人民网北京11月11日电(记者汪思源)近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际竹藤中心承办的巴西“以竹代塑”科技创新研修班在北京圆满结业。这场为期20天的研修活动是林草系统第一个中巴双边培训班,不仅为来自巴西的25名政府官员和学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更成为中巴深化绿色合作、共推可持续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两国关系迈向新的“黄金50年”注入绿色动能。
“以竹代塑”倡议是国际竹藤组织与中国政府于2022年联合发起的全球行动。中国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竹产业特别是“以竹代塑”领域已构建全链条产业模式,积累了丰富经验。巴西作为国际竹藤组织成员国和相关示范项目试点国家,拥有得天独厚的竹资源,有望在凝聚区域力量、推动竹藤领域协作共赢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次研修班以“以竹代塑”科技创新为核心主题,精心设计了多元化学习内容。课程涵盖竹产业政策解读、高效竹林培育技术、竹产品研发创新等关键领域,组织学员赴福建南平竹产区进行实地考察,深入感受中国竹产业的发展实践。
结业典礼上,巴西农业发展和家庭农业部处长布鲁诺·安德拉德·马丁斯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他激动地表示,“以竹代塑”核心技术与发展理念,将成为推动巴西农业与竹藤产业升级的强大动力,回国后将全力搭建中巴合作桥梁,让研修成果在巴西落地生根。20天的相处不仅传递了知识,更凝聚了友谊,中巴绿色合作的纽带因此次研修愈发紧密,学员们承诺将成为本国生态转型的先行者,让“以竹代塑”理念在拉美大地传播。
巴西驻华大使馆代表路易斯·凯佩专程出席结业典礼,他高度认可研修班成果,称其为中巴生态合作的生动缩影。“从技术交流到理念碰撞,我们不仅提升了能力,更深化了彼此的信任。”他代表使馆致谢中国政府,期待未来更多此类交流让中巴伙伴关系在绿色发展道路上行稳致远。
此次研修班是落实“一带一路”及全球发展倡议、深化南南合作的具体行动,是中巴携手推进绿色发展的务实之举。随着研修班落幕,中巴“以竹代塑”合作已开启新征程,未来将在推动巴西竹产业提质升级、生态治理转型的同时,为深化南南合作、落实全球发展倡议持续贡献力量。
国家林草局长期致力于林草援外培训工作,指导国家林草局管理干部学院、国际竹藤中心、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和北京林业大学持续推进援外培训班的组织实施工作。十四五期间,林业领域共计举行176期(含5个长期人才培养项目)援外培训相关任务,培训来自亚非拉美欧等地区约9000名学员,主题涵盖森林资源管理与利用、野生动物保护与履约、湿地保护与履约、荒漠化防治与履约、林业碳汇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竹藤加工与利用、林业减贫、生态城市建设、自然保护区管理、生态文明建设等我优势领域。通过培训,持续助力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国际传播,拓展林草人脉建设,深化与相关国家林业主管部门交流合作,助力发展中国家通过林草科技脱贫致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