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电子鼻”嗅生命!西电收两封感谢信!

0
分享至


近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程鹏飞团队

接连收到来自应急管理部

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的

两封感谢信

信中对该团队在

“12·4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

和“8·7兰州榆中山洪泥石流”

两次重大灾害救援中的突出贡献

表示高度肯定与诚挚感谢





在2024年12月4日发生的深圳深江铁路坍塌事故救援中,程鹏飞团队的研究生白皓宇、廖佳新同学第一时间奔赴现场,不畏艰险,昼夜坚守,与上海消防研究所救援队伍并肩作战,深入一线开展探测搜索工作。期间,他们运用团队在“十四五”期间研发的“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探测装备”,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显著提升了搜救效率。

在2025年8月7日兰州榆中县发生的山洪泥石流灾害中,程鹏飞团队教师何晓川与研究生余泽韬同学挺身而出,携带专业装备迅速赶赴灾区。面对烈日高温和泥石流威胁,他们手提肩扛设备,徒步登山深入核心区域,与救援队伍协同作战,运用同一先进装备开展生命探测,展现出高度的责任感和专业素养。




团队在兰州榆中县山洪泥石流灾害现场

在救援中,西电师生以实际行动展现了科研力量在社会应急救援中的重要作用。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科技处在感谢信中表示,程鹏飞团队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难、勇于担当,为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并对此表示“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团队研究生廖佳新、 白皓宇 同学 向 应急管理部队员 示范仪器应用,模拟灾害情况

据悉,“人体痕量气体标记物探测装备”是程鹏飞团队在“十四五”期间重点攻关的科研成果,具备高灵敏度、快速响应等特点,通过高灵敏度气体传感器阵列,成为救援现场的“电子嗅觉搜救犬”,可精准探测被困人员代谢产生的痕量气体,帮助救援队伍在复杂环境中快速锁定人体生命体目标,装备可穿透钢筋混凝土、泥石流的阻隔,为废墟下的生命点燃希望之光。该设备曾用于12·18积石山地震、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山体滑坡的灾后救援工作,受到灾区一线消防指战员和人民群众高度赞誉。相关事迹曾获央视新闻、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等媒体报道。

点击查看往期报道《》

点击查看往期报道《》


来源 / 空间科学与技术学院

通讯员 / 叶宇

编辑 / 王冠玉

责编 / 王 格

出品 /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incentive-icons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官方网易号
2624文章数 38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