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正如俗话所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川西地区,受复杂地质条件的影响,公路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许多路段不得不采取开山架桥的方式,而这背后潜藏着巨大的风险。
![]()
据报道,2025年11月10日15时许,国道317线(K381+030m附近)马尔康市红旗桥右岸山体出现变形,相关部门迅速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并发布了《交通管制通告》。
![]()
不幸的是,11月11日16时许,由于山体变形加剧并发生滑塌,导致该路段的路基及引桥垮塌。值得庆幸的是,由于管控及时,整个过程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据知情人透露:山体滑坡现场桥梁瞬间垮塌,场面十分惨烈。
![]()
目前,抢通时间尚无法预估,进出车辆需按照《交通管制通告》中的绕行路线通行。川西地区的公路建设既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工程技术和安全保障的严峻考验。如何平衡发展需求与安全风险,是未来川西公路建设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山体滑坡倒地有多危险?
山体滑坡是一种破坏性极强的自然灾害,其危险性体现在多个层面,对人类生命、财产及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威胁。
滑坡发生时,高速下滑的土石可能瞬间掩埋房屋、道路,造成致命冲击。滑坡中裹挟的巨石和树木,也可能以极高速度撞击目标,导致建筑物损毁和人员伤亡。
![]()
滑坡还常常引发次生灾害,进一步加剧危险。例如,滑坡可能诱发泥石流,这种混合泥土、石块和水的流动体,具有更强的破坏力,能够冲毁桥梁、堵塞河道,甚至引发洪水。
滑坡体阻塞河流还可能形成堰塞湖,一旦溃决,下游地区将面临突发性洪水威胁。此外,滑坡还可能破坏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救援困难,扩大灾害影响。
从长远来看,滑坡还会对环境和社会造成深远影响。它会破坏植被和土壤结构,导致水土流失,影响区域生态平衡,并摧毁农田、工厂和住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旅游、交通等产业的发展。
![]()
对幸存者而言,滑坡带来的心理创伤可能长期存在,社区的恢复需要数年甚至数十年。
由于滑坡具有隐蔽性和突发性,使得其危险性更加难以预测。滑坡前兆往往难以被察觉,特别是在夜间或偏远地区,预警时间极短。
同时,强降雨、地震等因素都可能引发滑坡,使其发生时间难以精准预测,增加了人员撤离的难度。
![]()
在山区居民区、交通要道以及矿区或施工场地等不同场景下,滑坡的危险性也各有差异,可能直接掩埋房屋、阻断道路,或摧毁设备、掩埋工人,造成重大安全事故。
如何降低风险?
山体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降低滑坡风险,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
首先,建立完善的预警系统至关重要。这包括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大范围山体进行监测,以及在重点区域布设倾斜仪、裂缝计等地面监测设备,实时掌握山体稳定性变化情况。
![]()
其次,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能够有效降低滑坡发生的概率。例如,修建挡土墙可以加固山体,防止其滑动;排水沟能够及时排除地表水和地下水,减轻水对山体的浸泡和冲刷;护坡工程则可以保护坡面,防止风化和侵蚀。
此外,应急准备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通过制定详细的疏散路线,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可以提高居民的自救互救能力,在灾害发生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
最后,应坚持避让原则,尽量避免在滑坡高风险区域建设永久性建筑。如果必须建设,则应采用“上避下让”的规划原则,即建筑物选址尽量避开山体上方,同时确保建筑物下方有足够的安全距离,以应对可能发生的滑坡。
通过以上多方面的综合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山体滑坡的风险,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