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0日,伦敦金属交易(LME)突然宣布,将暂停包括人民币在内的多种非美元计价金属期货合约的交易。
![]()
很多人第一反应,怎么又扯到了“美元优先”?而且这次牵扯的,还是全球金属定价权的问题。
LME的解释其实很简单,说是这些非美元合约“缺乏流动性”,意思就是没人交易,没市场,但这个理由听起来太顺口了,反倒让人觉得有些刻意。
毕竟,LME表面上是个英国的交易所,实际上早就被港交所收购,是港交所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它虽然挂着英国的牌子,但背后真正的老板是香港的交易平台,这时候突然暂停人民币计价的合约,怎么看都不像是单纯的市场行为,更像是某种“配合操作”。
![]()
咱们再看数据就更有意思了,2024年初,光是铜这一种金属,在人民币计价的合约上,日交易量就有三十几万手,但到了今年上半年,这个数字已经涨到了四十多万手。
这种交易量真的能说是“没人交易”?显然不是,从数据上看,人民币计价的金属期货反而是在升温,越来越多的市场参与者开始选择用人民币来做交易。
其实,该数据也足以证明一个问题,那就是LME这次暂停人民币交易,很难说是出于交易冷清的原因,反倒像是,在全球金融格局发生变化的时候,有人开始重新找“队友”,而有人被“暂时请出局”。
![]()
就在LME做出这个决定的同时,还有两件事几乎同步发生,美国财政部宣布准备在2025年12月启动一轮新的量化宽松政策,说白了就是要继续“印钱”。
再者美国拉着七国集团以及其他几个资源型国家,组建了一个叫“关键矿产联盟”的组织,目的就是围绕关键原材料的供应和安全搞一个“小圈子”。
三件看似不相关的事,其实凑在一起就能看出一个清晰的逻辑链条,全球金属市场的定价权,正在经历一轮重新洗牌,而美国这一次,打的是“组合拳”。
![]()
他们大量印钞,制造全球资金流动的主导地位,同时又搞联盟,试图掌控关键矿产的供应链,紧接着,在国际交易所里把人民币排除出去,削弱人民币在商品定价中的参与度。
回过头来看美国为什么要这么做,其实也不难理解,这几年,美国内部财政压力越来越大,债务上限频频拉响警报,政府预算一再推迟,甚至还出现了政府短暂关门的情况。
民间消费疲软,硅谷和华尔街也开始裁员,金融系统的不稳定性比以往更加突出,在这种背景下,美联储要想维持国内经济的基本稳定,印钱也几乎成为了他们唯一能用的办法。
![]()
但美元作为全球通用货币,美国一印钱,不只是美国自己“水多了”,全球的资产价格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金属、能源这种大宗商品,最容易受美元流动性的波动而涨价,美国自己通过印钱解决问题,但是全球其他国家,却要为此承担商品价格上涨的成本。
现在的问题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金属消费国,很多关键金属的进口量占了全球的相当比例,不管是铜、铝、锌,还是稀土、镍、钴,中国都是全球最重要的买家。
以前买这些金属,几乎都是用美元来计价结算,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交易开始转向人民币计价,尤其是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广州期货交易所这些本土平台上,人民币的使用率在不断提升。
![]()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铁矿石,过去买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必须用美元,价格也基本上是对方说了算,但最近几年,中国和澳洲之间达成了新的协议,越来越多的铁矿石交易开始允许用人民币来结算。
其实不只是澳洲,像巴西、印尼、蒙古这些资源型国家,也在逐步接受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这就带来了一个新的现实问题,在全球金属市场上,谁说了算,不再是看谁能控制卖方市场,而是要看谁是最大的买家。
![]()
市场不是靠说服就能“领导”的,是靠谁的购买力强、谁的订单多来决定的,而咱中国,正是这个市场里最大的“买家”。
LME这次暂停人民币合约,看起来是人民币被“踢出局”,但实际情况可能正好相反,它反而暴露出一个趋势,原来大家默认的美元定价体系,正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人民币不是被动退出,而是正在退出旧体系,着手建立自己的新体系。
![]()
目前,中国的金属期货市场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上海期货交易所和广州期货交易所在铜、铝、锌等品种上,不管是交易量还是参与者数量都在持续上升。
而且还有香港、迪拜这样的“离岸市场”可以补充,形成了一个“境内加离岸”的双层网络,这个网络可以让人民币在全球市场上有更多的使用场景,不再受限于某一个交易所的决定。
美国方面,组建关键矿产联盟的事情也值得关注,这个联盟的成员主要来自七国集团,加上澳洲、加拿大等资源国家,目标是保障关键矿产的供应安全,比如锂、钴、稀土这些新能源产业急需的原材料。
![]()
美国想通过建立供应链联盟,来减少对中国在这些矿产领域的依赖,同时也想建立一个新的定价机制,把这些矿产的交易牢牢绑定在美元体系里。
但现在的问题是,就算他美国组了联盟,也得有人买单,而全球新能源产业的最大市场在哪?还是在中国,不管是电动车、光伏产业还是高端制造,中国的产业体量和消费能力都摆在那里。
美国想卖东西,但总得有人接盘,在这种情况下,强行排除人民币的参与,反而会让这个新联盟的运作效率打折扣。
![]()
今年年底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会议,就是金砖国家的年度峰会,这几个国家里,不乏既是金属资源供应国也是消费大国的成员,如果在这个会议上,人民币结算能和更多国家达成共识,那对于整个金属市场的格局来说,会是一个实质性的推动。
过去几十年,全球金属市场的定价权基本都掌握在欧美手里,核心就是美元定价和美元结算,但现在,市场的力量正在发生变化,买家的话语权越来越大,人民币作为结算工具的吸引力也在不断提升,LME的决定,是对旧体系的捍卫,但也可能是新体系加速建立的催化剂。
这次事件让人看到,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一个国家的货币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尤其是在真实商品交易中被广泛使用,它的影响力就会自然扩大,这种变化不是靠谁宣布的,而是靠市场参与者“用脚投票”决定的。
![]()
人民币现在面临的,是一个被动退出LME合约的局面,但却是主动拓展全球交易渠道的机会,只要贸易还在,只要中国还是这个市场上最大的买家,人民币在金属市场上的角色,就不会被边缘化,反而会越来越重要。
所以,这次LME的操作,看似把人民币“请出了局”,但实际上,并没有改变谁才是真正主导市场的人。
![]()
市场的走向,不是靠一个决定就能定下来的,而是靠一个国家的产业规模、贸易实力和技术能力来决定的。
那从这个角度看,咱人民币真正的机会,或许才刚刚开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