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已至,寒意愈浓。当我们裹紧外套抵御降温时,心血管系统也面临一场 “隐形考验”。相关研究发现,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占全年的80%,气温每降低1℃,心脏疾病发病率增加2%,在我国,冬季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比夏季高41%左右。
为此,我们本期将调查方向定为了心内科,统计了成都28家大三甲医院与心血管疾病相关门诊医生的号源情况,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28家三甲医院分别为:四川省第四人民医院、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核工业四一六医院、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三六三医院、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成都上锦南府医院、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现代医院、成飞医院、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四川省妇幼保健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四川友谊医院、成都西区医院、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医院)
统计结果,28家三甲医院中,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相关科室医生们的号源,毫无意外地属于抢手状态。在本次统计周期内,共有82位华西医生的号源在截至门诊前一日被全部预约,几乎所有门诊医生都有号源被挂完的时候。并且,不少医生的号源提前好几日就已经挂完。
由于人数太多,本次仍不对华西医院心内科医生进行详细展示,挂华西的号一定要提前。
(*注:①本次统计对象为各医院所开设的心内科疾病诊疗相关门诊的医生号源情况,包括成人与儿童,但不包括教学门诊、护理门诊等特殊划分。②本次统计不包括特需门诊、专家团队;③因人力有限,统计或有疏漏。且本次统计以各大医院微信端挂号系统为主,若医生未在统计周期内出门诊,或周期内门诊情况有变动,如“停诊”等特殊情况,则不计入数据。)
除开华西医院之外,27家医院中,共有11家医院,84位医生的号源在截至门诊前一日被全部预约。其中,四川省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的医生号源更为紧俏。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内科成立于1954年,是国家级临床重点建设专科、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四川省临床重点专科、国家心血管疑难急重症诊治中心等。学科涵盖五个病区(心内一、心内二、CCU、心衰中心、城东病区),五个中心(胸痛中心、高血压中心、心衰中心、房颤中心、瓣膜中心),一个心血管病研究所和一个心血管病实验室的综合性科室,共计开放床位156张,8个亚专业,各种硬件设施配套齐全。基本涵盖了目前国内能开展的所有心血管介入手术,每年出院一万人次,年门诊18万人次。本次统计周期内,截至门诊前一日,有45位医生的号源被全部预约。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创建于1979年,目前已成为集医、教、研为一体的特色医学中心。该科为成都市心血管病研究所的主要构成部分,同时为成都市重点学科、四川省甲级重点学科、成都市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四川省心血管病区域医疗中心、成都市心血管疾病质控中心挂靠单位,获批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房颤中心、国家级房颤中心示范基地、首批国家级心力衰竭中心、国家标准化的心脏康复中心、心脏起搏远程程控中心、国家卫健委心源性脑卒中防治基地、国家心血管病中心肺动脉高压专科联盟达标中心等。该科设3个普通病区,开放床位200张,年心血管疾病介入手术量超过14000台次。本次统计周期内,截至门诊前一日,有14位医生的号源被全部预约。
不同医院对科室的划分可能存在差异,且因医学领域中的交叉性与综合性等原因,同一位医生或存在多科室坐诊情况,故统计过程中仅以第一次出现号源被全部预约的信息为主。以下是本次统计周期内,号源抢手的医生基本信息,供有需要的朋友们参考。(*注:①本次统计周期为10月21日—10月27日;②医院、医生先后顺序无关排名,且不排除医生与往期内容重复,以及医生多点执业等情况)
![]()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