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省教育厅专场)

0
分享至

11月11日上午,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二场新闻发布会,省教育厅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靳然: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

本场是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二场,也是省教育厅专场发布会,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马骏为大家介绍“十四五”时期全省教育高质量发展成效,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新闻发布会的还有: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王爱国;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侯文一;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金碧;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梁宏宇。

首先,请马骏厅长作介绍。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马骏:

各位媒体朋友:

上午好!很高兴在这里同大家交流,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山西教育事业的理解、关注和支持。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也是每个家庭的心头事。“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有力推动“十四五”规划各项指标任务全面完成,为“十五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奠定了坚实基础。重点介绍五方面的情况:

一是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铸魂育人结出丰硕果实。坚定不移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系统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实施高校党建工作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全面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推动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落地。培育32个教育部“双创”项目、203个省级“育人先锋”品牌,辐射带动立德树人提质增效。省党政领导每年登上讲台讲授思政课,形成强有力示范效应。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和“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全覆盖建立校地协作平台,持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全面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加快“五育融合”体系建设,我省学生在多项体育赛事中取得历史佳绩,“身上有汗、眼里有光、心中有梦、脚下有力”正在成为全省青少年最美的成长注脚。

二是持续提升教育公共服务水平,老百姓教育获得感不断增强。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坚定落实“两个只增不减”,教育经费总收入、财政性教育经费等年均增长超过5.5%,2024年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突破1100亿元。持续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组建600个城乡教育共同体,有序增加高中学位供给,20万人口以上的县实现特殊教育学校全覆盖,随迁子女、残疾儿童平等接受教育得到充分保障。学生资助体系实现学段、学校、学生全覆盖,累计惠及1373万人次。今年起免除公办幼儿园学前一年保教费,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可以说,这些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正是我们朝着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不断迈进的生动实践。

三是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教育支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更加有力。高等教育百亿工程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全省高校办学能力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新设、转设11所高校,新增1所博士学位授予高校、3所硕士学位授予高校,全省设区市实现本专科高校全覆盖,形成以山西中部城市群为核心的高等教育集聚圈,以及以晋北、晋东南、晋南为基点的高等教育集聚区,“一核引领、三圈联动、省市协同”的人才培养版图基本成型。持续增加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博士、硕士招生计划分别增长165.3%、25.5%,实施优本扩容计划,高校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突破百万,累计向经济社会主战场输送140万毕业生。高校理工农医类学科专业占比超过55%,学科专业结构更趋合理。国家级创新领军人才增至150人,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增至42个,百余个产业学院实现全省重大战略、重点产业、重要领域全覆盖,一批重大科技项目成功转化落地。目前高校集聚全省60%以上重点实验室、70%以上国家级领军人才,获得80%以上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项,承担90%以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已成为我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四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48.73万名教师成为支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力量。推动建立与学龄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教师资源配置机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均超99%,普通高校博士化率提高8个百分点,各项指标均居中部六省第一。持续拓宽教师发展通道,中小学中级岗位增加1.8万余个、高级岗位增加3万余个,分别增长11.7%、80%。省级进校园事项从75项大幅压减至10项,教师非教学负担大幅减轻。实施系列强师尊师惠师政策,教师地位待遇不断巩固。52名教师获国家级荣誉,197名特级教师、8000余名省级骨干教师脱颖而出,9名优秀教师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全社会尊师重教之风日益浓厚,全省教师职业荣誉感与归属感持续提升。

五是不断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教育事业生机活力有效激发。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指挥棒”作用,出台一系列根本性改革举措,为不同禀赋学生搭建成长“立交桥”。“双减”重塑教育生态,“5+2”课后服务全覆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得到强化。持续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今年还优化调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部分事项,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统筹“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加强“留学山西”品牌建设,教育国际化水平持续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出台《山西省学校安全条例》,坚持综合施策,全省教育系统保持安全稳定良好局面。

去年,我省高规格召开全省教育大会,出台《山西省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擘画了未来一段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我们将锚定2035年建成教育强省目标不松劲、接续奋斗再发力,以更实举措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切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中彰显教育担当和作为。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靳然:

感谢马骏厅长的介绍。

接下来请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众所周知,山西省有非常丰富的红色资源。请问,教育部门是如何把这些红色资源利用起来,推动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落地的呢?

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成员 王爱国:

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山西是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是抗日战争主战场之一,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等闻名中外,红色资源非常丰富。近年来,在利用红色资源服务立德树人方面,省教育厅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大力开发精品课程。遴选67个“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比如红军东征纪念馆、刘胡兰纪念馆等,以项目方式支持学校与基地结对,馆校合作开发“场馆里的思政课”,其中依托省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开发的“廉洁教育思政课”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报道。联合省文物局支持山西大学和八路军太行纪念馆成功申报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遴选一批革命文物主题“大思政课”,其中6个项目入选国家文物局和教育部推介项目名单。建设“何以山西”思政精品课资源库,广泛开展“精彩一课”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今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后,省教育厅联合有关部门编印百团大战教学增刊,组织全省学生同上“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做光荣自豪中国人”思政大课,推动革命精神入脑入心。

二是广泛选拔优质师资。定期举办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场馆育人大赛和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及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带动广大思政课教师把革命文化融入思政课建设。组织全省六个学段思政课教师,开展一体化示范培训和“大练兵”“大展示”活动,建立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示范培训和高校思政课教师全员轮训、访学研修等制度,建设集体备课平台,打造一县对接一高校的“县校协作”平台,为讲好思政课蓄势赋能,比如太原师范学院和晋城市陵川县合作打造“太行思政”品牌,把“陵川号兵”故事分学段搬进大中小学,让思政课堂更加生动鲜活。

三是全面丰富活动载体。开展“重走太行吕梁 致敬不朽丰碑”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活动,太原、晋中等5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作为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营地,全方位辐射周边红色资源。连续举办六届“悦读 明理 笃行”爱国主义读书教育活动,培育成我省响亮的读书品牌。开展“学习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童声里的中国”“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献给祖国”等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谢谢!



人民网记者:

基础教育事关千家万户,请问,过去五年来山西省在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中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 侯文一 :

感谢记者朋友对基础教育工作的关心关注。

建设教育强省,基础教育是基点。“十四五”期间,我们对标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总体部署,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热切期盼,扎实开展了基础教育的扩优提质行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强化经费保障。在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下,持续加大教育经费投入力度,与“十三五”末相比,全省普通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园四个学段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分别增长27%、28%、23%和51%;生均一般公共预算教育经费分别增长10%、6%、11%和53%,在全国位于中上游水平,在中部六省位居前列,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优化资源配置。积极应对学龄人口“梯次渡峰”,推进建立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机制,持续优化学校布局。五年来,在学龄人口集中地区建设公办幼儿园和认定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共1286所、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1700余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与“十三五”末相比,全省小学、初中校均规模分别达到403人和514人,分别增加了143人、185人,中小学教学仪器设备值增加25.58%。推进普通高中扩容,2024、2025两年增加普通高中学位6.73万个,更好地满足了群众希望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期盼。

三是深化全面育人。坚持立德树人、推进“五育”并举。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大力规范校外培训,强化作业、考试、作息管理,实现义务教育阶段“5+2”课后服务全覆盖。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理念,推动落实每天一节体育课及不少于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与“十三五”末相比,中小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6.67个百分点,儿童青少年近视率下降5.74个百分点。

四是加强内涵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学前教育法》,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着力提升幼儿园科学保教水平。通过教师交流、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全面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缩小城乡、区域、校际差距,努力办好群众“家门口的好学校”。持续稳定县中生源,建强县中教师队伍,组织高校和省示范高中对口支持薄弱县中,县中办学质量稳步提升。

五是提升管理水平。连续两年开展基础教育规范管理年专项行动,严格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一网通办”,持续开展校园餐、教辅材料、校服等专项治理,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基础教育生态不断净化、持续向好。

当前,面对学龄人口结构性变化和区域发展差异,面对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新希望、新期盼,基础教育工作还面临不少新挑战。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教育强省建设部署,进一步建立完善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资源配置机制,持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谢谢!



中新社记者:

刚刚马厅长提到了高等教育百亿工程,能否向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百亿工程取得的成绩和亮点工作,以及下一步的谋划吗?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 李金碧: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高等教育百亿工程是省委、省政府站在推动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谋划实施的一项旨在“夯基垒台”的重大工程,2023年启动,2025年收官。三年来,工程安排100亿财政资金,聚焦立德树人、院校布局、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学研究和内部治理六个方面,实施了20项具体行动,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得到教育部的充分肯定、兄弟省市的点赞。可圈可点的成绩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高等教育战略布局更加优化。山西电子科技学院、山西医药学院、晋中健康学院、山西文化旅游职业大学,先后获批并开始招生。山西大学大同校区建成启用,山西中医药大学、运城学院成功增列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省高校空间布局、办学类型、结构层次与我省区域发展和产业转型的战略安排更加贴近。

二是学科专业建设和内涵发展水平全面提升。三个学科首次晋级A类学科,三个国家“双一流”学科取得重要进展,4所高职院校入列国家第二轮“双高计划”。新增ESI全球前1%学科10个,1个学科首次挺进全球前1‰。新增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5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设置新兴、急需本科专业105个。对接我省重点产业链和特色专业镇,布局建设了31个现代产业学院和66个特色产业学院,与16家省属国有企业共建4个“卓越工程师学院”,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适配度显著增强。

三是高校科技创新能级大幅提高。我省高校牵头或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成功获批6个。高校作为依托单位建设了山西省实验室4个,国家大学科技园2个,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基地11个,培养了一支300余人的高校技术经理人队伍。山西中医药大学李青山团队自主研发的国家1类新药落地转化,成果转让金额超亿元。

四是高层次人才引育成效明显。投资人才是百亿工程的重头戏。全省高校引育国家级高层次人才53人次,引进青年博士及博士后3000余人,全省本科高校专任教师博士化率突破40%。山西农业大学徐明岗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山西大学程芳琴教授荣获“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

可以说,在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的加持下,山西高等教育在教育强省建设征程上高歌猛进,跑出了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当前我们总结分析百亿工程的成绩经验,接续谋划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工程,加快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和教育科技人才良性互动的新生态,努力让高等教育成为我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源、软实力和硬支撑。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社会与法治频道记者:

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请问,“十四五”期间,我省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 马骏:

感谢这位记者的提问!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基础性工程,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关乎国家战略和国计民生。“十四五”期间,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职业教育大会,印发一系列配套文件,采取一揽子措施,扎实推动全省职业教育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优化布局结构。“十四五”期间,新增两所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职教本科由1所增至3所,新建1所、撤并4所专科层次职业学校,停止48所中职学校招生,有效促进职业学校达标提质。推进优质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下沉县域,在23所中职学校试点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职教育。快速响应产业需求,积极推进职业院校专业调整,五年增设优势紧缺专业536个,撤销落后过剩专业437个。目前,全省高职学校共开设19个专业大类、472种专业、1653个专业点,中职学校共开设18个专业大类、189种专业、2540个专业点,学校布局和专业布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全覆盖。

二是加强内涵建设。聚焦立德树人,实施铸魂育人“百千万工程”,建设思政教育工作室102个、特色文化育人品牌1005个、思政微课10034个,培养“德技并修”的三晋未来工匠。聚焦关键办学能力,加强专业、课程、教师、教材、实训基地“五金”建设,打造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创新团队12个,入选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7人,获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6项、教材建设奖17项、精品课程49门、规划教材224种。4所国“双高”、10所省“双高”以及50所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成效突出、示范作用明显。

三是深化产教融合。面向省级特色专业镇和重点产业链,校企共建共管共享平遥牛肉、定襄法兰、上党中药材等66个特色产业学院,从“小切口”发力,做好产教融合“大文章”。面向产业园区、经济开发区,充分发挥政行企校四方作用,打造大同通用航空、晋中国家农高区等19个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各级各类主体有效聚合、协同配合。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能源产业、现代服务业,建设高端装备制造、数智煤炭、数智文旅等19个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优化教学组织,实现双向互动、同向奔赴。

四是搭建学生成长成才“立交桥”。加强“中职—专科—本科”纵向贯通,五年来全省对口升学、专升本、高本贯通招生计划分别增长60%、70%和近80%。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80所中职学校开展综合高中班试点,70所职业学校建成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氛围,建立多样化人才培养机制,满足不同禀赋学生的发展需求,鼓励学生广泛参与职业技能大赛、考取职业等级证书,提升岗位能力,增强就业本领,学生成长成才通道持续拓宽。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构建产教融合、职普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

“十四五”期间,山西省启动实施了高考综合改革,今年这项改革的首考也平稳落地了。请问,新高考改革取得了哪些效果?接下来又会用哪些办法,把这些成果巩固好呢?

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 梁宏宇: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我省高考综合改革顺利实现2025年平稳落地的目标,初步构建起教考招衔接顺畅、权责明晰的体制机制,学生选择权得到充分保障,高校选才精准度明显提升,教育公平底线持续筑牢,改革取得积极成效。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构建教考招一体化制度体系,全面落实“3+1+2”选考模式,配套出台学业水平考试、选课走班教学、职业生涯规划、综合素质评价、高校招生录取等政策文件,确保改革平稳有序衔接;二是健全教学适配保障体系,持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高中办学条件,通过专项师资培训、跨校教研共同体建设等举措,实现教学模式与改革需求精准适配;三是打造全流程技术支撑体系,升级迭代招生考试信息管理平台,开发计划管理、考务管理、成绩管理、投档录取、志愿填报服务等14个信息系统,为新高考改革平稳落地提供有力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聚焦“提质增效”,从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一是持续完善政策体系,确保改革符合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二是全面夯实办学基础,加强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创新,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和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三是系统提升命题能力,建立与学科核心素养衔接的命题机制,充分发挥命题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我们将以更实举措巩固改革成果,为推动我省教育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持续赋能。谢谢!



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 靳然:

非常感谢省教育厅五位负责同志的出席,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来源:山西发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锦绣太原 incentive-icons
锦绣太原
太原市融媒体中心官方账号
76244文章数 756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