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浙江省召开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会议系统总结了“十四五”以来浙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成就,并展望”十五五“发展蓝图。
![]()
“十四五”期间,浙江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五年间累计完成交通投资1.8万亿元,较“十三五”增长34%,构建起省域、市域、城区3个“1小时交通圈”,人口覆盖率达98%,实现从“走得了”到“走得好”的全方位升级,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和高能级开放强省建设筑牢交通根基。
路网建设实现量级突破。截至2024年底,全省公路里程达12.1 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15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省际接口增至23个;铁路网总里程达4059公里,高铁覆盖所有陆域地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翻番至近1200公里,7个地市迈入“地铁时代”。
水运与航空能级同步提升。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达296个居全国第三,内河四级及以上航道1781公里,实现所有地市“通江达海”;新增嘉兴、丽水2座运输机场,总数达9个,杭甬温三大空港均接入轨道交通,年旅客吞吐量突破8400万人次,跻身全国前五。
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成效显著。宁波舟山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持续稳居全球第一、第三,国际航线增至256条,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历史性突破4000万标箱,国际航运中心指数跃居全球第七。“四港联动”模式全国首创,海铁联运量全国第二,全社会物流总费用占 GDP 比重降至13.37%。
中欧班列与航空货运逆势增长。浙江中欧班列(义新欧)辐射欧亚50多个国家、160多个城市,年开行量达2619列居全国第五;全省机场开通国际(地区)货运航线54条,2024年跨境电商货量预计达20万吨,成为外贸增长新引擎。
城乡出行更趋便捷。城乡公交一体化率从66%提升至90%,山区公交“固定班次+预约响应”模式推广,偏远乡村“乘车贵、等车久”问题大幅缓解;“浙客行 定制城际巴士、高铁公交化运营等服务,让跨区域出行“说走就走”。
服务保障更加暖心。全国率先推出高速公路免费救援,低地板公交车占比达46%,地铁点对点辅助服务、出租车“一键叫车”覆盖全省;高速服务区建成绍兴黄酒、熊猫猪猪等主题场景,充电设施近5000个,满足节假日高峰需求。
数字交通全国领跑。交通大脑汇聚数据超3千亿条,“浙路救援”“浙闸通 等应用落地见效,入选全国首批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非现场执法占比达55%,“信用交通省”建设成为全国典型。
绿色与新业态蓬勃发展。新能源公交、出租车占比超90%,营运交通工具碳排放强度下降6%;低空经济“先飞区”试点推进,无人机物流、低空旅游等场景逐步拓展,综合交通产业总产出达3.4万亿元,占GDP比重10%。
展望“十五五”,浙江将锚定基本建成现代化高水平交通强省总目标,聚焦“高效、创新、开放、经济、共富、安全”六个方向,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培育交通新质生产力,增强全球辐射能级,打造现代化交通物流体系,实现高品质一体化服务,建设韧性交通,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篇章贡献交通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