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漫剧领域迎来两个重磅消息。
11 月 3 日,红果上线了红果漫剧APP。这是一个专注漫剧内容的独立应用,由之前推出的“咸柠免费短剧”升级而来。从短剧的附属版块变成独立应用,显示出红果对漫剧的重视。
同样在 11 月 3 日,百度旗下的七猫小说宣布成立七猫漫剧。七猫漫剧拥有 8 万多部独家长篇和近 2 万部优质短篇,共计超过 10万+ 的 IP 储备,全部开放漫剧改编权。
![]()
漫剧,是指结合漫画内容,搭配脚本、配音,实现漫画视频化的内容形态。
比起真人短剧,漫剧在自由度和灵活性上更具优势。有一比一还原漫画“名场面”的,也有专注搞抽象的,内容五花八门。特别是喜剧向的漫剧,各种炫酷的特效、魔性的配音令人上头,与年轻观众的脑洞极为适配,喜欢动漫的观众接受起来毫无压力。
不过漫剧的短板也很明显。部分低成本的作品画面较为粗糙,甚至更接近配图解说的 PPT ,能看下去全靠剧情的吸引力。同一类型的漫剧多看几部,就会发现爽点大同小异,容易陷入审美疲劳。
01.
进击的漫剧,各大公司跑马圈地
从今年年中开始,漫剧赛道的热度直线上升,迅速发展出丰富多样的内容生态。目前漫剧的形态主要有三种。
其一是最常见的动态漫。这类漫剧是将小说、漫画进行动态化的处理。如果画面不动,只简单地给漫画加配音,就是静态漫,可以视为动态漫的低配版。
其二是表情包蘑菇头为标志的沙雕漫剧。这类漫剧多以恶搞玩梗见长,成本最低,制作难度最小。
![]()
其三是 2D 或 3D 漫剧。相比前两种,成本最高,制作难度最大。
这三种漫剧因为其内容爽感十足,又能轻松解压,吸引了大批受众。相比真人短剧,漫剧在二次元群体以及年轻观众中吸引力更强,对平台来说,正是用户拉新、提升日活的好帮手。
除了红果、百度之外,B站、知乎、阅文等公司也纷纷押宝漫剧。作为从短剧市场衍生而来的“新物种”,漫剧正在被各大平台一致看好。
由于脱胎于短剧,漫剧的内在逻辑、变现方式和短剧高度相似,所以各大平台和制作公司也认为漫剧的发展路径可以复制短剧,甚至连 APP 都可以“克隆”。
以红果漫剧 APP 为例,打开之后红果免费短剧的用户会很熟悉。两者的操作界面相似,推荐榜、热播榜、新剧榜一应俱全,加上看剧有金币奖励、金币可兑换现金等细节,短剧用户上手十分容易。
![]()
既然路径是可预测的,那么抢占先机就格外重要,在这种战略的驱动下,这场漫剧大战正在逐步升级。
如今各大公司在漫剧领域的跑马圈地,像极了短剧当初的“群雄逐鹿”。
由于漫剧和二次元的密切关系,作为二次元的大本营,B站在今年年中就开始了对漫剧的资源倾斜。
6 月 18 日,B站推出了“觉醒计划”,面向 UP 主 、MCN 机构和动画短剧公司,提供流量扶持和更高的分成比例。
![]()
快手在 9 月份推出的创投计划中,主要针对商业化短剧类 AIGC 项目,分为联合出品、联合运营两种模式,其中联合出品模式明确提到漫剧类项目优先。
10 月 23 日,知乎盐言故事开启了第一期漫剧创作者激励计划,开放知乎 IP 内容库中 10W+ 的内容版权用于漫剧改编,并提供运营、资金、渠道等多方面的扶持。

10 月 30 日,抖音的短剧版权中心发布了《成品漫剧业务合作指引》,对涉及红果、抖音等不同渠道的漫剧合作做了统一规划。
其中合作方式包括三种:非独家分成合作、番茄 IP 改编合作、保底精品漫剧 or 保底框架合作,最长签约时间可达五年。
这些公司纷纷对漫剧业务进行加码,但是侧重点明显存在差异。
平台型的公司更看重漫剧的流量。目前红果、B站、快手等都有专门针对漫剧的政策,但不是所有的平台都有专门的漫剧入口。在短剧领域占据优势的红果,在漫剧领域同样走得最远,独立 APP 的推出显示了平台对漫剧的重视。
内容型的公司更倾向于让漫剧赋能自家的内容库,这是七猫、知乎、阅文等公司的打法。
网文平台对于漫剧的重视,在于同一 IP 的多类型开发,即所有能拍短剧的 IP ,都值得用漫剧的形式再拍一遍。这种“一鱼多吃”的 IP 开发模式,还有更高的商业潜力。
相比之下,知乎就显得门槛更高,这也和平台的调性有关。知乎作为内容市场的重要 IP 方,有大量高热度的短篇内容,开发的方式和网文有所不同。这点直观体现在漫剧创作者激励计划。
![]()
针对个人漫剧创作者,要求“有至少一部优秀代表作,具备成熟的动画、漫剧制作能力”。针对机构漫剧创作者,则要求“具备一定资质且有成熟的作品在媒体平台分发”。
各大公司的侧重点虽然不同,但都传递出同一个信号:漫剧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02.
漫剧大爆炸,一拼内容二靠AI
为何今年漫剧的发展如此迅速?
因为套在漫剧脖子上的枷锁被打破了。
制约漫剧发展速度的因素有两点,一是内容,二是技术。这两点在 2025 年都实现了突破。
此前各大平台的海量 IP ,其改编权主要对长剧和短剧开放,漫剧能分得的资源有限。可就是这有限的资源,漫剧却迸发出了巨大的活力,令市场为之侧目。
根据巨量引擎数据显示,漫剧在 2025 年上半年累计上线 3000 部,复合增长率高达 83% 。这一数字意味着漫剧市场的快速扩容,投身其中的企业数量也直线上升。
巨大的市场孕育着新的生机,有机构的调研报告预测,漫剧市场有望在今年突破 200 亿的规模,此前表现谨慎的各大平台纷纷开放漫剧改编权,在内容方面开了绿灯。
![]()
有了足够丰富的 IP 内容,漫剧的发展愈发如鱼得水,而 AI 带来的技术突破,则进一步释放了漫剧的商业价值。
AI 技术今年的发展突飞猛进。国外以 Sora2 为代表、国内以字节跳动的即梦和快手的可灵为代表,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工具趁手,作品自然就丰富。今年AI漫剧的数量增长迅速,而且一改以往 AI 作品的粗糙质感,画面精致,故事曲折,可看度大大提升。
知乎就拿出了不错的 AI 漫剧。
改编自知乎盐言故事 IP 的漫剧《明日周一》,通过AI工具的加持,在团队仅有 10 人的条件下,45 天内完成了 50 集的内容制作,上线 5 天播放量突破 500 万,创下了无流量扶持单平台的最快纪录。
![]()
腾讯视频也先后推出了两部 AI 生成的精品漫剧《传武》和《我的治愈系游戏》,包揽平台漫剧榜的前两名。
其中,《传武》上线首周 12 集播放量破 1000 万,抖音端的播放量也突破了 1700 万。
据了解,漫剧的制作成本在每部 10 — 15 万之间,在 AI 工具的加持下,产能得到极大提升,一个成熟团队的月产量可以超过 20 部。
目前,AI 的技术进步仍在继续,这就意味着,漫剧的降本增效仍有巨大的想象空间。在这种趋势下,漫剧的大爆发实际上水到渠成。
03.
漫剧的未来:一阵风刮过还是新的风口
快速扩张的产能,颇具前景的市场,吸引了众多的入局者,这也导致了漫剧生态的不断变化。
抖音、红果、快手、B站等平台方,通过各种扶持政策和流量倾斜,推动漫剧发展。
即梦、可灵这类 AI 技术公司,提供工具,助力漫剧产能提升。
阅文、知乎、七猫这些手握 IP 版权的公司,成为漫剧上游的内容供应商,一个分工明确又不断变动的漫剧产业格局已经初步形成。

AI漫剧
目前来看,各家在漫剧领域取得的突破不尽相同,但是一批有影响力的漫剧作品已经破圈。
由知乎盐言故事改编的漫剧累计播放量已经突破 10 亿,其中由盐言故事作者浙三爷原著《过江龙》改编的漫剧作品单渠道播放量突破 2000 万。
单部播放量破亿的漫剧也不稀奇。
从类型上看,漫剧内容满足了观众对快节奏、强爽感的需求。其中各类奇幻、玄幻等拼脑洞的内容,尤其受到观众青睐,这也正是 AI 擅长的领域。
漫剧相比真人短剧,有一个巨大的优势,那就是试错成本更低。凭借 AI 的技术优势和 IP 海量内容,通过走量可以跑出来合理的商业模式和有竞争力的作品。
然而数据耀眼的同时,同样也有诸多隐忧。
产能爆发带来的丰富供给,观众不可能完全消化,在头部漫剧播放量破亿的同时,还有更多漫剧扑得悄无声息。众多同质化的内容制约着漫剧的发展,观众的耐心在被不断消耗。
另外,AI 进步带来的产能,导致内卷加剧,留给作品的利润空间也被摊薄,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
更关键的是,观众对漫剧的认知度仍没确立,很多人还把它视为短剧的附属品,而非独立的文娱形态。比起短剧来,漫剧领域仍缺乏一部类似《盛夏芬德拉》那样的现象级爆款。
相信随着平台对内容创新的重视、更多的创作者投身漫剧创作,这些问题终将解决。
短剧内行人备用号 ↓↓↓
合作 | 读者群 | 应聘
欢迎添加微信 1734608
短剧内行人诚招记者、实习生、兼职若干名,要求对影视、网生、微短剧和泛娱乐领域产业报道有态度、有热情、有文笔,善于观察和思考。有媒体经验者优先,财经和新闻相关专业优先。
简历或作品请投递至邮箱:
mike.yan@playletpost.com
✉️ 邮件标题「姓名+岗位名称」(请随简历附上项目/作品或相关链接)
点击小程序查找优质短剧公司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