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特朗普不得不访华,美国人发现了,现在中国跟二战时期美国一样强

0
分享至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美关系逐渐展现出一种趋向“平起平坐”的态势。特朗普曾表达访华意愿,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中国这个竞争对手的认可。

特朗普本人曾透露,打算在明年年初访问中国,这一说法是他在韩国亚太经合组织峰会之后亲口讲出的。不过,中国方面并未对此予以证实,而且特朗普以往也有说话不算数的情况。但明眼人都注意到,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以来,其对华态度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变呢?原因在于美国人察觉到,如今的中国已与特朗普第一任期时大不相同,中国如今的实力已堪比二战时期的美国。

近期,《大西洋月刊》刊载了一篇报道,圣安德鲁斯大学战略研究教授菲利普斯·奥布莱恩在文中提出一个观点。他认为,美国如今沉浸在“单兵作战勇猛无敌”的幻想之中,却忽视了自身在工业产能方面与中国存在的巨大差距。这使得美国已不再是二战时期那个为盟军提供大量物资的“民主兵工厂”,反而更像当时的德国。

反观中国,一直秉持和平发展的立场,近年来持续大力发展工业实力。目前,中国已具备甚至超越了二战时期美国的战争潜力。由此衍生出一个潜在看法:美国不应将中国逼至绝境,就如同特朗普曾提出的“中美共治”设想那样。



从历史视角审视,二战期间,美国工业产能的爆发式增长是盟军取得胜利的关键因素。从1939年到1945年,美国迅速转型成为“民主兵工厂”,制造业输出大幅扩张。

依据公开的历史资料,二战前美国失业率高达17.2%,军队规模在世界仅排第18位。但战争爆发后,美国工业总产值从1939年的水平迅速跃升,到1944年,制造业部门产量在诸多领域增长了好几倍。

这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有效干预、劳动力的充分动员以及资源分配的优化,美国的汽车业等民用产业迅速转向军工生产,其中钢铁、船舶和飞机制造产业发展尤为迅猛。

再看中国的情况,进入2025年,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领军者,工业产能规模远远超过了二战时期美国的峰值水平。

相关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4.66万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29%,超过了美国、日本和德国的总和。

尽管去年和今年全球经济形势波动,但中国制造业依旧保持强劲增长势头,预计2025年产量将增长2.8%。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探讨中国工业实力发展时,要与二战时期的美国有所区分。毕竟当下中国的工业制造业主要还是侧重于民用领域,也就是民间所说的“战争潜力”。

这种战争潜力具有“藏富于民”的特点,让中国工业的战争潜力更具韧性。一旦发生冲突,中国能够像二战时期的美国一样,迅速将民用产能转化为军工产能。例如,船舶业可以快速建造军舰,钢铁和电子产业能够支撑导弹、无人机的生产。美国海军情报就曾指出,中国船舶产能超过美国200倍,这在持久战中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美国不应误判中国的实力和立场,将中国逼入绝境的后果,无论对哪一方来说都难以承受。挑衅行为只会激发中国的潜力,最终导致双方都遭受损失。和平竞争才是未来一段时间中美关系更为明智的选择。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玉涵简书 incentive-icons
玉涵简书
专注军事历史,提供精彩阅读体验
7573文章数 245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