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内蒙古频道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人民网乌兰察布11月11日电 (记者 张雪冬)11月10日晚,由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倾力打造的东路二人台红色剧目《赤土青松》在察右前旗政府礼堂成功上演。该剧以革命烈士纪松龄(赛胜嘎)的英雄事迹为原型,通过传统戏曲形式讲述抗战故事,以丝弦唱腔奏响家国情怀,用光影艺术铺展抗战长卷,为北疆文化注入了磅礴的精神力量,赢得现场观众热烈反响。
《赤土青松》以20世纪三四十年代绥远、察哈尔地区抗日斗争史为背景,聚焦察右前旗革命烈士纪松龄(剧中化名赛胜嘎)的传奇人生。剧中,这位蒙古族共产党人以蒙旗旅骑兵团长的公开身份为掩护,深入敌后建立地下情报联络站,在隐蔽战线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通过“车站遇险”“狱中斗智”“带兵出征”等扣人心弦的情节,生动展现了纪松龄传递情报、保护同志、唤醒民众的生死考验,诠释了“舍小家、顾大家”的赤诚初心,以及“赤土孕青松、初心坚如磐”的核心主题。
“纪松龄是察右前旗的英雄,也是北疆大地的脊梁。这部剧让我们年轻一代更深刻理解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从何而来。”现场观众感慨道。
作为察右前旗深耕北疆文化的重要成果,《赤土青松》充分发挥东路二人台“接地气、聚人气”的艺术特色,将传统散板、亮调等经典曲调与民族音乐元素深度融合。激昂的唱段烘托出战斗的紧张氛围,婉转的旋律又细腻刻画人物内心,既保留了“字正腔圆、韵味醇厚”的乡土特质,又赋予经典艺术形式全新的时代内涵。
舞台上,演员们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与生活化的台词,将纪松龄、山丹、李二牛等角色塑造得鲜活立体。纱幕投影、LED屏幕与实景道具的巧妙结合,更是让老集宁火车站、岱青山山洞等历史场景跃然眼前,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当蒙汉群众团结一心、同仇敌忾抗击敌人的群像上演时,全场掌声雷动;而纪松龄等革命志士面对威逼利诱坚守信仰、慷慨赴死的片段,更令不少观众热泪盈眶。
下一步,察右前旗以《赤土青松》成功创排演出为新起点,紧扣北疆文化根脉深挖地域精神富矿,通过搭建更优质的文艺创作平台,激发本土艺术家的创作活力,推动更多兼具思想深度、艺术温度与鲜明地域特色的精品力作涌现。这些扎根北疆文化沃土的文艺作品,既以鲜活的艺术表达传承地域文脉,又以深刻的思想内涵凝聚奋进共识,通过文化的滋养与赋能,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为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强劲持久的“文化引擎”,绘就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的生动图景。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观众观看演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
演出现场。人民网记者 张雪冬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