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中方担忧成真?朝罕见一幕轰动全球,导弹腾空而起,美韩坐不住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7日中午,一枚疑似短程弹道导弹从朝鲜平安北道大官郡附近升空,随后精准落入东海海域,这一幕直接让全球目光聚焦朝鲜半岛。

要知道,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军事动作,发射时间刚好卡在美國对朝最新制裁的第二天,这种 “前脚制裁、后脚亮剑” 的操作,放眼全球都少见。

中方之前一直反复提醒,半岛局势敏感脆弱,任何单方面施压或挑衅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现在看来,这份担忧是不是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美韩这边又是紧急联动又是加强戒备,到底在慌什么?朝鲜这波反击背后,又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博弈?

«——【·24小时闪电反击!朝鲜这次发射藏着三大不寻常·】——»

单说发射导弹这事儿,在朝鲜半岛不算新鲜事,但在发射前一天,也就是11月6号,美国刚宣布对8名朝鲜个人和2个实体实施制裁,理由扯的是“网络洗钱”。



朝鲜外务省当天就炸了,骂这是“老掉牙的敌对歪理”,还放话“肯定要给点颜色看看”。谁都没料到,这“颜色”来得这么快,不到一天就用导弹发射给出了答复,这么干脆利落的反击,这几年半岛上还真少见。



从后来各方监测到的数据看,这枚导弹射程能到700公里——这距离啥概念?说白了,整个韩国都在它的打击圈里,连日本部分地区都覆盖得到。而且能“精准坠落在东海”,说明朝鲜的导弹制导技术又精进了一步。



更关键的是,朝鲜官方后来直接挑明,这是“战术核打击演习”,模拟的就是端掉敌方军事基地的场景。

要知道,以前朝鲜就算试射导弹,大多时候都不明说真实目的,搞点战略模糊,很少这么直白地把常规导弹和“核打击”绑在一起说,这种威慑力度的升级,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在递强硬信号。



还有个点很关键,就是发射时机选得太有讲究了。那段时间亚太地区正好有好几个重要国际会议在推进,周边国家都在琢磨着营造稳定的合作氛围,可朝鲜偏在这时候发射导弹,显然不是临时起意。



在这种关键节点主动打破平静,一方面是回应美韩最近密集的军事动作,另一方面也是想靠军事威慑挣点谈判筹码。毕竟半岛博弈这事儿,导弹能打多远、技术多过硬,直接关系到谈判桌上的话语权——朝鲜就是想让美韩明白,光靠制裁和施压没用,逼急了只会让自己更玩命搞军事建设。

«——【·提前军演、航母驰援,急得乱了章法·】——»

朝鲜这边导弹刚落地,韩国总统府青瓦台瞬间就乱了套,韩国军方其实提前察觉到了导弹发射的苗头,但除了赶紧发预警,根本没辙拦下来——这种“看得见却防不住”的尴尬,直接让韩国老百姓的安全感掉了一大截。



当天下午,韩国总统就火急火燎召集国家安全委员会开紧急会,会上把这次发射骂成“破坏地区和平的严重挑衅”,还放话要跟美国联手搞“强力反击”。



美国的反应更直接,干脆升级了军事威慑。原本计划几周后才搞的美韩联合反潜演习,直接提前到11月12号,而且派来的兵力一点不含糊——美国“罗纳德·里根号”航母打击群亲自压阵,再配上韩国的“世宗大王级”驱逐舰,在朝鲜半岛东边海域专门搞针对性演练,重点就是防朝鲜的潜射导弹。



美国印太司令部发声明时,嘴上说演习是“防御性的”,但话里话外都带着威慑劲儿,明着说这是对朝鲜“挑衅的强硬回应”。与此同时,美国还赶紧拉上日本开三方会,三家凑一起拍板,要“加码制裁朝鲜”,还要往半岛周边增派兵力。



美韩的慌乱不光是动作上的,更藏不住战略上的没招。仔细看看就知道,他们翻来覆去还是那两板斧:制裁加军演,这套“朝鲜发射导弹→美韩加码制裁→朝鲜再发导弹”的循环,历史早就证明走不通了。

«——【·半岛“制裁—发射”死循环,警钟已敲响·】——»

美韩的慌乱加上朝鲜的强硬,凑成了这套“一制裁就发射”的恶性循环——这恰恰是中方一直担心的事,现在真真切切成了现实。

早在10月28日,中国代表团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聊朝鲜半岛核问题时就提醒过:“现在半岛局势本来就复杂紧张,到处是不确定因素,靠军事威胁和制裁施压,只会把矛盾越激越烈。”



更早之前,中方代表耿爽在联合国安理会聊朝核问题时也说过,半岛局势越来越敏感,各方都得沉住气,别干激化矛盾的事,不然局势只会更糟。这些话绝不是空口白话,全是从半岛问题的历史教训和现实困境里摸出来的门道。



说到底,中方担心的是半岛和平稳定这摊子太不结实了。半岛问题的根儿,从来不是“谁发射了导弹”或者“谁搞了制裁”这么简单,而是冷战留下的尾巴没割干净、和平机制没建起来、美国和朝鲜互相不信任这些深层矛盾。

翻历史就知道,半岛局势但凡能缓和一点,都是各方各退一步、往一块儿凑的结果。2007年《10·4宣言》那阵儿,韩国停了大规模军演,美国松了点制裁,朝鲜立马就关了宁边核设施;2018年美朝领导人握手,也让无核化谈判看到过一点希望。



可这些好苗头最后都黄了,就是因为总有一方又捡回“对着干”的念头,不用对话商量,非要用制裁和军事威慑解决问题,硬生生把局势拽回恶性循环里。

信息来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11月16日,券商给予评级并且给出目标价的公司一览

11月16日,券商给予评级并且给出目标价的公司一览

A股数据表
2025-11-16 06:05:02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发小当上公安局长后,竟把我调去守水库!三个月后他突然深夜到访

呆子的故事
2025-11-14 16:18:57
谢什科最新伤情曝光!曼联宁可少打一人也不让他继续踢,原因揭晓

谢什科最新伤情曝光!曼联宁可少打一人也不让他继续踢,原因揭晓

罗米的曼联博客
2025-11-16 10:33:55
申真谞走下神坛,中国围棋抬眼一看:对手呢?

申真谞走下神坛,中国围棋抬眼一看:对手呢?

真理是我亲戚
2025-11-16 11:07:58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意外之喜!“航天鼠”待了14天安全返回,意外滞留反让其价值倍增

鱼缸里的假山
2025-11-15 16:16:51
美军前最高将领,说了和东大开战后果的大实话,全场寂然无声

美军前最高将领,说了和东大开战后果的大实话,全场寂然无声

大国观察眼
2025-11-08 06:35:06
重庆一大型超市门店即将关闭

重庆一大型超市门店即将关闭

说故事的阿袭
2025-11-16 09:30:14
深圳200亿国企换帅,去年人均薪酬17万元

深圳200亿国企换帅,去年人均薪酬17万元

华美财经
2025-11-16 11:22:07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官宣!003A型与004型核航母同步建造,2035年前中国实现“2核4常”!

纾瑶
2025-11-13 10:04:57
河南35岁夫妻长期吃自制饺子双双确诊胃癌?妻子痛哭:都是我的错

河南35岁夫妻长期吃自制饺子双双确诊胃癌?妻子痛哭:都是我的错

呼呼历史论
2025-11-16 10:23:48
泰国王后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穿裙式大衣脚踩10公分鞋,太有东方美

泰国王后去人民英雄纪念碑!穿裙式大衣脚踩10公分鞋,太有东方美

爱史纪
2025-11-15 21:19:18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男子56万购入300块和田玉,搁置10年后,急用钱才发现其真实价值

兰姐说故事
2025-11-14 17:15:03
太突然,沃尔玛CEO将卸任!有人问他是否会竞选总统,他如此回答→

太突然,沃尔玛CEO将卸任!有人问他是否会竞选总统,他如此回答→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6 00:17:20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越来越不对劲,小县城的工资开始崩塌了

诗意世界
2025-11-13 10:25:43
你认识被诈骗的人最惨的有多惨?网友: 认知决定命运,拦都拦不住

你认识被诈骗的人最惨的有多惨?网友: 认知决定命运,拦都拦不住

夜深爱杂谈
2025-11-15 22:07:07
两校合并!安徽拟成立新大学

两校合并!安徽拟成立新大学

双一流高校
2025-11-15 18:03:36
山西狗咬人反杀事件最新后续来了

山西狗咬人反杀事件最新后续来了

大张的自留地
2025-11-15 08:32:00
台名嘴狠批高市早苗:就凭你日本?无条件投降国

台名嘴狠批高市早苗:就凭你日本?无条件投降国

看看新闻Knews
2025-11-15 15:12:08
三峡大坝有可能报废?淤泥堆积超18亿吨,究竟该如何治理?

三峡大坝有可能报废?淤泥堆积超18亿吨,究竟该如何治理?

文雅笔墨
2025-11-14 00:13:42
活了101岁的英王太后,很有远见,把遗产大部分留给了哈里

活了101岁的英王太后,很有远见,把遗产大部分留给了哈里

喜欢历史的阿繁
2025-11-14 15:35:44
2025-11-16 13:56:49
墨羽怪谈
墨羽怪谈
制作不易,感谢喜欢
5319文章数 21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头条要闻

毛宁援引《中日联合声明》 发英日双语海报提醒日方

体育要闻

樊振东和他的尖子班 勇闯地表最强乒乓球赛

娱乐要闻

宋佳二封,易烊千玺拿奖张艺谋乐开花

财经要闻

涉三宗罪 释永信被批准逮捕

科技要闻

谁在炒作全固态电池?

汽车要闻

"冰彩沙"全配齐 红旗HS6 PHEV预售17.88万起

态度原创

本地
手机
旅游
数码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沈阳都市圈“冷资源”点燃“热联动” “组团”北上“圈粉”哈尔滨

手机要闻

小米之家重返法国巴黎,首店开启试营业

旅游要闻

11月的浪漫被TA承包了!南宁“空中花桥”火了,秒变童话世界

数码要闻

英特尔Arrow Lake Refresh处理器曝光:频率提升100MHz

军事要闻

解密福建舰电磁弹射背后的硬核支撑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