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历朝历代的中国人,习惯上把淮河以北,黄河以南,东起黄海,西达陕西潼关的这一大片盛产小麦的地区,称为中原。
在国人的传统心理上,中原就是国家、社稷、王朝、政权的代名词。
郑州雄踞中原,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素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衢”之称。
![]()
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上,郑州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在古代,达官显贵都非常重视风水,尤其是搞“地产”的,哪怕是现在的地产商,依旧非常重视风水。
郑州这么重要的城市,自然也少不了风水布局。
郑州的风水布局,早在千年前就开始了,此后从未停止。
中华的龙脉组成:
三大干龙:从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也叫三条干龙。
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
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泰山入海。
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十二支龙:是在三大干龙的基础上,细分为十二条主要山脉,如太行山、华山、泰山等。
无数小龙脉:在十二支龙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为各地的山脉、水系等。
郑州身处黄河和中干龙龙气汇聚之地,但五千年以来,两龙龙气与郑州相距略远,因为郑州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所以,古人一直在为郑州“引龙导气。”
郑州“龙气日盛,”这也就造就了郑州“五次为都,八代为州”的盛况。
到了近代,随着铁路、公路和飞机等交通的蓬勃发展,郑州地处中华核心区域,地理位置显得更加重要。
郑州的“引龙导气”再次被提上日程。
城市人工“引龙导气”有三种方法。
第一,聚水,水为真脉。
第二,修路,路为假脉,不过,也能引导龙气。
第三,造山,此方法工程太大,基本不会用。
1905年,黄河铁路大桥建成,1906年平汉铁路通车——生气行乎地中,发而生乎万物。
平汉铁路将黄河龙气引至郑州,自此郑州开始了大发展。
1938年,为了抵抗日军侵略,蒋介石“以水代兵,”炸开花园口大堤。
这次事件造成了大面积灾难,三千多平方公里的田园变成一片汪洋,九百万亩耕地被淹没,数十万人惨死,上千万人流离失所,还间接的导致了1942年的河南大饥荒,饿死数百万人。
花园口决堤造成的灾难,从风水学的角度上来看,属于“龙气溃散。”
但福祸相依,否极泰来,从此,黄河母亲安宁,之后龙气日盛,郑州运势蒸蒸日上。
1948年,郑州解放,1954年,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往郑州。
中国有三大龙脉,其中最尊贵的就是中干龙。
中干龙起于昆仑山,由岷山入关中,经洛阳、郑州、开封、徐州,由泰山入海。
一条中干龙,半部中国史,堪称“帝脉。”
中国七大古都中,中干龙占了四个,分别是西安、洛阳、开封和安阳。
此“帝脉”沿中干龙下山必经金水河,与京广铁路交叉于郑州火车站附近,形成一个大“十字”结局,两龙气场相汇的十字交叉处,发展成郑州市中心。
郑州解放后,政府、公园、广场全部在此建立。
1951年,在“十字交汇处”修建二七广场和二七塔。
二七塔本为纪念二七大罢工,同时,它还是一个上乘的风水布局。
![]()
塔一直被看作改善风水的重要法器,二七广场本为风水布局之“太极点,”太极点可将城市龙气定格并盘活,并使城市龙气大聚之。
二七广场主导郑州商业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至此,郑州的风水布局基本完成。
谁曾想,1972至1999年,黄河竟然断流了四次。
在风水学上,水是真脉,黄河之水竟然断流,这在风水学上极为不利,被称为——瓦陷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