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11月10日发布讣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著名古陶瓷研究专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名誉会长,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资深委员、故宫学研究院古陶瓷研究所名誉所长耿宝昌先生于2025年11月10日6时5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
公开信息显示,耿宝昌1922年生于北京,从14岁起开始学习古瓷器鉴定与研究,1956年进入故宫博物院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古陶瓷及其他古代工艺品研究。
据报道,耿宝昌从做学徒时就开始练“火眼金睛”,在故宫工作60多年,他为国家鉴定了数万件一级文物,被称为“中国古陶瓷鉴定第一人”。
耿宝昌鉴定生涯中最为人称道的一次,是1994年从香港的拍卖会上以110万人民币给故宫拍回的成化罐。这个通高31厘米的成化罐是现存少有的大件器物,目前全世界仅存4只,而故宫的这件是唯一带盖的最完整的成化罐,现价值不菲。
耿宝昌曾任中国古陶瓷学会会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审委员会委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等,是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009年,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奖。他所撰写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为中国首部古陶瓷研究鉴定学专著。
耿宝昌与冯先铭同为中国水下考古发起人,对丝绸之路作了详尽的考察。1986年,耿宝昌将瓷器、铜器等文物22件捐献故宫博物院。
耿宝昌多次强调文物工作者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以及应掌握的学习方法与应具备的职业操守。
他说,古陶瓷研究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学习古陶瓷鉴定应该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既然选择了这个行当,就要一心做到底,不要半途而废,要认真学好。关于怎样学,耿宝昌认为重在实践,要多观察、多看实物,看造型、胎、釉、纹饰、色彩、款识等方面,认真地由表及里把它看透。
据报道,耿宝昌逝世后,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发文哀悼:“择一事终一生的耿宝昌先生,103岁无疾而终,陪伴他深爱的故宫博物院度过了百年华诞。先生淡泊名利、献身学术、提携后学的高尚品德乃故宫人‘诚敬典守、匠心传承’精神的真切践行!耿先生千古!”
综合来源:故宫博物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