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人和钱,悄然集聚广州

0
分享至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正在发生人们都不曾预料到的巨大变化。

从宏观上讲,去全球化的贸易博弈一直在持续,对产业链的争夺在国家之间展开,不但没有马上结束的迹象,反倒大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从中观来说,于国家之下的层面,全球那些有着雄心的城市也掀起了新一轮的人才和资金的争夺战。这一点,和国家层面的产业链争夺形成了一种呼应,凸显了全球经济竞赛的复杂性和立体性。

以新加坡、中东石油富国为代表的一些城市,利用税制灵活度、地缘独特性等相对于其他大国城市的“非对等”优势,在竞争中成为焦点。然而,更多的世界性城市依然通过传统的产业发展和人口集聚之路,不断地自我革新,实现对过去的超越。

比如,在最新的2024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World Cities 2024)中,这些世界性城市依然坚挺。欧美的纽约、伦敦和巴黎,日本的东京,以及中国的超级城市们,坚守在榜单顶部,地位稳固。


2024年世界城市体系排名/图源:新快报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广州位居第22位,排名大幅提升,不但稳居世界一线城市,而且斩获了在榜单上的最高排名。除广州外,其他中国的世界一线城市有香港、北京、上海、台北和深圳。世界城市体系排名由最权威的世界城市研究机构之一“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简称GaWC)发布,是全球城市发展研究领域的风向标之一。

再比如,2025年11月6日,广州的自动驾驶企业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同时在港股挂牌上市,此前两家公司分别于2024年10月和1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自此构建了“美股+港股”双重上市格局。

同一天诞生了两个超级IPO,广州走出全球自动驾驶的“双子星座”, 是全球自动驾驶领域的重要事件。

11月9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在广州举行,全国人民的目光将聚焦于此。十五运会是党的二十大后举办的首届全运会,是首次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的全国性大型综合赛事,也是历史上规模最大、赛期最长、承办城市最多的一届全运会。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上,旗手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入场/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赛事的价值,远不止在赛场,我们不得不问——广州,为何总是给人惊喜?

排名、IPO、赛事是一种已然发生的结果,值得挖掘的还有过程,以及其中所指向的未来。

城市,靠什么穿越周期?

在2025年过去的时间,广州的经济穿越周期,稳中向好,更蓄势待发。

10月30日,广州市统计局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广州经济运行情况。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5年前三季度,广州市地区生产总值23265.6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1%。

按照传统的出口、投资和内需“三驾马车”来看,成绩单的亮眼之处不只在于数量,更在于结构的优化,为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积蓄了动能。

前三季度广州商品进出口总值破9000亿元,出口总值全程保持20%以上增长。新业态发力,保税物流进出口增19.5%,跨境电商、市场采购均两位数增长;新产品提效,“新三样”出口增46.7%,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16%;新主体突围,国货美妆出口增31.5%,生物医药、高端设备出口交货值均有两位数增长,外贸从“走量”转向“提质”。


广州港南沙港区/图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在投资上,广州的产业结构优化趋势表现得更加明显。

投资是一门学问。在房地产的火红岁月,一些城市的投资数据很大比例都由房地产和临近领域投资构成,而工业投资投资显得不足。但对广州等经济质量较高的城市而言,后者比重较高,投资结构更健康,经济抗风险的能力也更强。

近年来,广州的工业投资一直都表现不错。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其中工业投资增长9.6%,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2%,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2.4%。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同比增长5.7%,10亿元以上项目数量增加,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撑。

消费表现更突出。前三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57.59亿元,同比增长4.1%。文体娱乐、升级类商品消费增长显著,如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26%、金银珠宝类增长12.2%。线上消费延续热度,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10.1%。


广州融创乐园举办烟花秀活动/图源:广州日报

消费绝非无源之水,它需要靠消费意愿,更需要资金支撑。对一座城市来说,消费的资金供给来自于两股力量,可以称之为“财富效应”和“产业效应”。

财富效应指的是,资产价格的上升会提升人们的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通俗来说就是房价涨了,居民会更愿多消费,高消费。但反过来,如果这座城市的房价曾一度处在高位,后续却出现下跌,居民财富缩水,那么就会损害消费。

产业效应则是说,城市的产业强劲,能够为居民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同时,还不断吸引人口流入,安居乐业的工薪族让消费成为一股活水,并且源源不断。

广州消费的畅旺,可以从这两个效应来理解。过去,在一线城市中,广州的房价一直都最温和。此外,有关方面对楼市的调控也卓有成效,这使得广州楼市虽然也会受到大环境的影响,但避免了楼市较为激烈的财富效应变动,对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



广州消费的畅旺,可以从“财富效应”和“产业效应”这两个效应来理解/图源:广州日报

广州的产业一直都在进行主动的,持续的结构性变革,在传统的房地产、燃油汽车、日化轻工之外,不断寻找新的增长点。通过给居民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流入,夯实了消费的底盘,有效抵御周期性的压力。

数据印证了这一点。截至2024年末,广州常住人口达189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1万人,增长0.8%,在大城市中名列第二,更在以上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中名列第一。

吸引人,并让人安居乐业,这种能力无疑是一座城市穿越周期的凭借。

财富,产生于“交通”全球

经济学关于理性选择的议题中,最接地气的两句话,一是“人们用脚投票”,二是“钱不会撒谎”。它们用在城市发展领域,更显贴切和生动。

除了常住人口的稳步增长,资金也在悄悄向着广州集聚。广州市委金融办数据显示,2024年末,金融业总资产近13万亿元,其中银行业总资产超11万亿元。2024年末,全市本外币存贷款余额超17万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第四位。

除了银行业之外,在其他金融业态中,保险表现不俗。2024年全市保费收入1978.8亿元,规模居全国城市第三位,保险资金投资广州累计余额超1万亿元。

在一个好的区域金融生态中,资金在集聚之后,会迅速进入生产领域。2025年6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7.69万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贷款余额8.46万亿元,增长5.0%。资金流向中,住户中长期经营贷款、企事业单位中长期贷款余额分别增长9.8%和10.0%,市场主体信贷需求旺盛,凸显了城市经济的向上势头。



市场主体信贷需求旺盛,凸显了城市经济的向上势头/新华社发(谢惠强 摄)

从对资金的集聚能力来看,广州作为一线城市的地位无法动摇。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北交所设立之后,广州是四大一线城市唯一没有股票交易所的城市。这意味着在对交易型资金的吸引和沉淀上,广州并不具备优势。

然而,广州依然可以在资金总量上保持一线城市的段位,很大程度是因为广州对倾向于固定资产投资的实体型长期资本,具备着独特的吸引力。比如,上半年,广州工业投资增长12%,便是对这种吸引力的印证之一。

对营商环境极其敏感的外资,更是风向标。

从1970年代末到现在,广州一直都是改革开放前沿,对外资巨大的吸引力从未改变。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十年,广州市累计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300亿美元。2024年,全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而广州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就达到了8445家,意味着全国每新设7家外资企业,就有1家在广州生根发芽。



十一届广州国际投资年会主题大会特设“广州市投资发展机遇”展览专区/图源:广州日报

吸引全国、全球的人才和资金,将人的才智和产业资本在给定的空间范围内转化为财富增量,做大蛋糕,无疑能成就一座城市的优秀。但要成就一座城市的卓越,那就对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成就自身的同时,还必须是一座“利他”的城市,要承担起为更大的空间范围进行资源配置,提升更大区域财富创造活动效率的责任。

换句话说,这座城市必须是一个国际性的资源枢纽,连接内外,交通全球。

广州,当仁不让。

在国际商务旅行领域,广州早已是全球闻名的航空枢纽。

在疫情期间,根据国际机场协会的2020年世界机场客运量排名,白云国际机场吞吐量达4376.8万人次,为全球第一,成为当时世界上最繁忙机场。在2025年上半年,白云机场完成旅客吞吐量4003.59万人次,增长达到9.2%。其中,国际航线旅客吞吐量大幅增长23.9%,国际航空枢纽的地位不容置疑。


白云机场/图源:广州日报新花城

在货运领域,中国物流版图“南大门”的地位愈发强化。根据《广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高质量发展白皮书(2024—2025)》,2024年,白云机场货邮吞吐量达238.25万吨,同比增长16.9%,创历史新高;同时,连续五年位居国内机场前两名。

面向2035年,广州在已实现国际综合交通枢纽的基础上,把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未来,通过“全球123快货物流圈”(国内1天送达、周边国家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 天送达)和“全球12小时航空交通圈”(从广州出发,12小时的航空飞行到达全球主要城市和地区)建设,广州世界空运枢纽的地位将不断巩固。

另在航运领域,至2035年,将实现广州港年集装箱吞吐能力达3600万标准箱,广州航运枢纽竞争力位居全球前列。


广州港南沙港区/图源:广州日报

从火车站春运的那种充满温情的繁忙,到国内首屈一指的公共交通运营水平,再到国际高端商务航线的强大配置能力;从四海客商络绎不绝的人流,到“中国制造”行销全球的货流,再到全球性资金流的汇聚和分发;广州不断用自己的实践,对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义进行了最生动,也最立体的诠释。

中国古代充满经济智慧的《管子》一书,曾对“交通”有这样的描述,“天气下,地气上,万物交通”,这是一种最广义的“交通”,指的是万物之间相互连接和交汇。同样,经济发展的基础也是连接和交汇,经济的增长,财富的增加,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以及信息流在汇聚碰撞之后,所衍生的一种必然性结果。

资源枢纽,交通全球,只是这座低调却充满力量的城市的一面。

静水流深,方能穿越震荡,进入更广阔的大洋。从这个意义上讲,珠江和她所哺育的全球枢纽之城,一直都血脉相连,气质相通。

作者 |谭保罗

编辑 |江 江

值班主编 | 张来

排版 | 菲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风窗 incentive-icons
南风窗
冷静地思考,热情地生活
1827文章数 12285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