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谍战剧向来是国产剧的“王牌赛道”。
从《潜伏》到《伪装者》,再到《风筝》,一部部经典让观众对这个题材始终抱有高期待。
而央视向来也是品质保障,播出的剧往往都自带关注度,可这次却翻车了?
就在昨天,号称“筹备五年、改编自真实历史IP”的谍战剧《隐锋》登陆央八。
开播前各大平台满是“年度力作”“隐蔽战线传奇”的宣传,再加上杜淳、涂松岩等“实力派”演员,不少观众期待满满。
可谁能想到,该剧仅播1晚就骂声一片,“挂羊头卖狗肉”的吐槽刷屏评论区,更有观众要求这剧赶紧下架。
是观众要求太高,还是这部剧真的辜负了期待?这部让央八“翻车”的谍战剧到底问题出在哪?
期望多大,失望就多大,这句话用来形容《隐锋》一点都不夸张。
![]()
原本以为会是《潜伏》那样的高能开局,结果真是让人大失所望。
谍战剧的核心是啥?是隐蔽战线的步步为营,是敌我双方的智力较量,是生死一线的紧张刺激。
可在《隐锋》里,这些核心要素全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神操作”,完全把谍战当成了“过家家”。
第一集的核心剧情是主角李亨和战友老周接头,结果遭遇军统和中统的双重埋伏。
按说地下党接头,讲究的是隐蔽、谨慎,一旦暴露就得迅速撤离或反击。
可剧中的老周倒好,打倒几个特务后,居然不管不顾提着枪就冲了出去,这不等于主动告诉敌人“我就是地下党”吗?
被抓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
更离谱的是主角李亨,身处敌人包围之中,不想着怎么突围,反而直接一个“窝心脚”踢向特务头子,把人踢得倒地不起。
关键是,那个特务头子被踢得“差点生活不能自理”,居然就这么忍气吞声地走了。
稍微动脑子想想就知道,这情节有多离谱。
解放前夕的成都,白色恐怖笼罩,军统、中统对地下党恨不得赶尽杀绝,遇到接头的可疑人员,怎么可能因为被踢一脚就善罢甘休?
哪怕抓不到主角,也得封锁现场、全城搜捕吧?可剧中的特务就这么走了,仿佛刚才的埋伏只是一场误会。
这种完全脱离历史和现实的情节,不仅让谍战剧失去了紧张感,更让观众觉得被当成了傻子。
还有审讯室的戏,更是让人无语。
![]()
李亨被带到审讯室,看到还没遭受酷刑的老周,居然直接湿了眼眶。
地下党潜伏的第一准则是“保护自己、保守秘密”,面对敌人的审讯,也得强装镇定吧?
哪有刚进审讯室就暴露情绪的?这不是明摆着告诉敌人“我和他是一伙的,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吗?
这种幼稚到离谱的情节,别说符合地下党的工作逻辑了,就连基本的常识都没有。
对比经典谍战剧《潜伏》,余则成在军统总部潜伏,每一步都如履薄冰,时刻提防隔墙有耳。
同样是遭遇危机,余则成靠的是智慧和应变,而不是《隐锋》里这种“武力开挂”和“敌人降智”。
《隐锋》的剧情之所以让人觉得胡编乱造,就是因为它无视了谍战工作的专业性和危险性,把残酷的历史变成了悬浮的“爽文”。
既辜负了原著的真实历史背景,也亵渎了那些为革命牺牲的地下工作者。
![]()
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剧中人物的行为完全没有动机可言。
李亨明明是装醉混入场合,结果看到车外的贾云英后,立刻恢复正常状态开始浮想联翩。
这哪里是潜伏的特工?分明是春心荡漾的毛头小子。
要知道,在那种危机四伏的环境下,特工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怎么可能因为看到一个女人就分心?
这种情节的设置,完全是为了强行加感情线,而忽略了人物的身份和所处的环境。
一部剧的成败,演员的表演至关重要,尤其是谍战剧,对演员的演技要求更高。
可在《隐锋》里,无论是主角还是配角,都让观众分分钟出戏。
![]()
先说说男主角杜淳饰演的李亨。
这个角色本应该是“深藏不露、内心坚定”的地下党,既要在敌人面前伪装自己,又要在危机中展现智慧和勇气。
可杜淳的表演,全程只有一个状态,“装高冷”。
不管是被敌人包围,还是在审讯室面对战友,亦或是和女主相遇,他都是眉头紧锁、面无表情,仿佛“高冷”就是角色的全部。
剧中多次通过台词强调李亨“有信仰”“喜欢独来独往”,但这些特质完全是靠嘴说出来的,而不是演出来的。
但杜淳只是生硬地念出台词,脸上没有任何情绪波动,让人完全感受不到他对信仰的执着。
对比《叛逆者》里的朱一龙,杜淳饰演的李亨,从头到尾都是一个“面瘫”状态,没有任何层次可言。
![]()
这样的表演,别说打动观众了,就连让观众记住角色都难。
再看涂松岩饰演的贾云武。
这个角色本应该是李亨的“死对头”,是一个多疑、狠辣的特务头子,可涂松岩的表演却充满了“喜剧感”。
挤眉弄眼,说话的语气阴阳怪气,完全没有特务头子的阴鸷和压迫感。
涂松岩之前在《以家人之名》里的表演都挺自然的,怎么到了《隐锋》里就变得这么“用力过猛”?
难道是对特务角色有什么误解?
最让人出戏的是田昊饰演的军统头子陈默。
这个角色一出场,五官就扭曲在一起,表情狰狞到夸张,仿佛生怕观众不知道他是“坏人”。
![]()
谍战剧里的反派,表面上和蔼可亲,实则老谋深算,这样的反派才让人觉得可怕。
而陈默这个角色,完全是“脸谱化”的坏人,一出场就差把“我是反派”写在脸上了,不仅没有任何威慑力,反而让人觉得滑稽。
谍战剧,需要的是“于无声处听惊雷”的细腻表演,而不是这种“标签化”的表演。
《隐锋》在细节上的粗糙程度,简直让人震惊,完全看不出“筹备五年”的诚意,反而像是一部赶工期的“粗制滥造之作”。
最明显的就是“穿帮镜头”和特效问题。
第一集里,贾云武用刑具刺老周的脖子,刑具刚举起来,老周的脖子上就已经流了一圈血。
这特效也太敷衍了吧?哪怕稍微做个过渡,让刑具碰到皮肤再流血也行啊。
![]()
这种“未刺先流血”的操作,简直是把观众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还有李亨踢陈默的那场戏,脚还没碰到人,陈默就已经倒地。
这种“隔空伤人”的特效,比抗日神剧里的“手撕鬼子”还要离谱。
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恰恰是决定一部剧品质的关键。
一部连细节都懒得打磨的剧,怎么可能成为“年度力作”?怎么可能打动观众?
谍战剧不是“爽剧”的代名词。
它承载着历史记忆、传承着红色基因,每一部谍战剧都应该对历史、对原著、对观众抱有敬畏之心。
![]()
观众想要的不是“开挂式”的情节、“脸谱化”的表演,而是真实、立体、有温度的作品。
只有尊重历史、尊重观众、用心创作,才能拍出真正的好作品,才能让谍战剧这个“王牌赛道”继续发光发热。
至于《隐锋》最终是否会下架,或许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它暴露的问题能够被重视。
大家都看这剧了吗?大家觉得它怎么样呢?不妨在评论区聊一聊。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隐锋》
![]()
[免责声明]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文章内容、图片来源于网络,此文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仅个人观点,请理性看待。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