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丢”了作品,还丢了人。建议中国书法大厦就别丢给他获奖证书了!
这事儿在书法圈里闹得挺有意思。知名书法家伍剑参加第二届中国书法大厦杯,得了个优秀奖,回头在社交平台发了段话,字不多,味儿挺冲。
“凑个热闹,游戏一场”——开门定调,先把自己摘干净。
“十多年不参商业赛了”——身份立住,老艺术家重现江湖。
“丢了一幅作品”——精髓在此,一个“丢”字道尽玄机。
最后还不忘补一句“终评排名第一,获奖排名第三”,以“感谢感恩”收尾。
好一篇言简意赅、进退有据的“凡尔赛”范文。
![]()
![]()
![]()
“丢”字里的学问
咱们普通人对珍视的作品,都说“投递”、“呈送”、“创作”。到了伍老师这儿,成了“丢”。这轻飘飘的一个字,用意颇深:我没认真,所以得了优秀奖也不是我水平问题。
可若真这么超然,何必特意强调曾经“排名第一”?这不小心流露的耿耿于怀,恰恰暴露了真实心境——不是不在乎,是太在乎结果不符合预期。
书法圈向来重“书品人品”,伍老师这番操作,让人看到的是精心计算的姿态管理。一边要展现清高,一边又难掩失落,拧巴得很。
书法大厦杯不是谁家的游戏场
![]()
中国书法大厦杯作为专业赛事,汇聚了全国书法同道的认真创作。李士杰费劲心力爱护每一位书法作者,不应该受到如此侮辱!每位参与者,从初出茅庐的新人到成名已久的大家,都在这方舞台上以笔墨相见。
伍剑将这般严肃的艺术交流称为“游戏”,轻慢了谁?是那些挑灯夜战、反复打磨的参赛者,还是严谨评审、恪守专业的评委们?
成名艺术家享受了身份带来的声望,更应珍惜羽毛。若因结果不如意就轻慢待之,损失的不仅是个人风度,更是对书法圈共同维护的专业精神的伤害。
这个时代缺的不是书法家,是敬畏心
说实话,如今能写一手好字、顶着各种头衔的书法家真不少。但真正让人从心底尊敬的,是那些既技艺精湛,又心怀敬畏的艺术家。
书法这门古老艺术,之所以能穿越千年依然动人,靠的不是轻浮的“游戏”心态,而是一代代创作者对手中笔、笔下字的虔诚。没了这份敬畏,再纯熟的技巧也只是空壳。
伍剑老师这番言论,表面看是丢了面子过不去,深里看,是丢了对待艺术的那份初心。
书法大厦杯的舞台,容得下各种风格的作品,但容不下对艺术本身的轻慢。因此建议取消获奖资格,或许有人认为言重,但这份公开表现出来的傲慢,确实值得书法界深思。
名利场里打滚久了,容易忘记自己为何提笔。但愿每位书法工作者都能记得:笔墨的重量,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握笔之人的品格。丢了什么,也别丢了那份对艺术的虔诚。
ps: 人呢,有时候装13,别过头了!
来源:书法界,特此鸣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