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通讯员 徐智彬 徐圆梦
11月6日,湖北省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以下简称“荆州一医”)国医堂来了两位特殊的问诊者——津巴布韦留学生Tadiwa Chiedza Chirima(中文名:齐雨欣)和加拿大留学生Nasir Ikram Awan(中文名:李方)。
极目新闻记者了解到,两位留学生喜爱中国文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当天,他们相约来到荆州一医国医堂,准备沉浸式体验中医文化。
![]()
11月6日,外国留学生齐雨欣(右)和李方(左)在荆州一医中医科问诊(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伸出手,我来号号脉。”齐雨欣和李方来到仁术阁,荆州一医副院长、荆州市青年名中医黄蔚正在接诊,首先问诊的是齐雨欣。
“从你的脉象看,体内湿气比较重。可能你们的饮食习惯会有些影响,吃冰的、凉的,多吗?”黄蔚话音刚落,齐雨欣不禁掩面微笑,“今天来的路上,刚喝了一瓶冰水。”
“从你的舌头上看,舌苔发白,较厚。”黄蔚解释道,根据人体脾胃的特性,建议她在饮食中尽量少摄入冰凉食物。
今年28岁的齐雨欣已经来中国学习生活了10年,现为长江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习胃肠外科的她对中医有着强烈的好奇心。
从健康饮食到养生保健,从生活习惯到规律作息,齐雨欣向黄蔚讨教中医养生方法,黄蔚则不厌其烦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她阐释中医养生理论。
同行的李方今年27岁,和齐雨欣是同校师弟,目前是骨科的研一学生。“我喜欢中国的美景、美食。”李方说,学习西医专业的他,同样对中医有着浓厚兴趣。
在荆州一医国医堂的治疗室,住院医师李琳玲为他演示了中医拔罐和颈肩推拿。
![]()
11月6日,外国留学生李方在荆州一医中医科国医堂体验中医推拿(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你看,他体内有湿气。”约5分钟后,李琳玲将李方腰部肾腧穴的火罐取下,并解释道:“拔罐后,皮肤颜色较深。”
一旁的齐雨欣既兴奋,又好奇。她对李琳玲说,她平常有些偏头痛的症状,想要体验中医针灸疗法。
“面口合谷穴,头项寻列缺。”手部消毒后,李琳玲在齐雨欣手腕处的合谷穴、列缺穴分别扎针。
![]()
11月6日,外国留学生齐雨欣在荆州一医中医科国医堂体验针灸(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啊!No,No,No!”搞怪的齐雨欣故作痛苦状呻吟,吓得一旁的李方面露惧色。不过,她连忙笑着解释:“不痛,我故意地。”
李琳玲向齐雨欣解释扎两穴位的理由,她说,中医针灸针对偏头痛症状,一般还会关注到百会穴、外关穴、太阳穴和太冲穴等,“这些穴位配合针灸疗法,对于头痛症状会有很好疗效”。
“我觉得太神奇了!”齐雨欣对极目新闻记者说,针灸其实丝毫没有疼痛感,但当针扎入穴位时,有一股酸胀感。
![]()
11月6日,外国留学生齐雨欣在荆州一医中医科国医堂体验针灸 (极目新闻记者 黄志刚 摄)
除了对中国文化、中医文化有着浓厚兴趣,齐雨欣还交了不少中国朋友。她说,她认识了沙市大庆路的一位烧烤摊主,成为朋友后,她亲切地称老板娘为“曹妈”。
“每年春节,曹妈会邀请我一起吃团年饭。”齐雨欣说,在中国学习生活的10年,除了学习一口流利的中国话,更重要的是感受到中国人的人情味,“我常跟在津巴布韦的爸爸妈妈说,虽然不在他们身边,但中国干妈让她有了家的温暖。”
(来源:极目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