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11月10日(星期一)16:00,在广西新闻发布厅举行“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邀请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李兴华,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万绍杰,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周鹤鸣,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唐亚涛,柳州市柳东新区阳和消防救援站站长何博,介绍广西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消防安全体系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巩光胜主持。
![]()
巩光胜:
![]()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今天举行的是“以实干实绩实效推动广西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十八场),主要介绍广西推动构建更高水平的消防安全体系有关情况。
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李兴华先生,请他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万绍杰先生、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副总队长周鹤鸣先生。同时,我们还邀请了两位基层消防工作的先进代表,他们分别是桂林市龙胜各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唐亚涛先生,中国消防忠诚卫士、柳州市柳东新区阳和消防救援站站长何博先生。
下面,首先请李兴华先生作介绍。
李兴华:
![]()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广西消防救援总队,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广西消防救援工作的关心关注和大力支持。
2018年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并致训词,标志着一支全新的人民队伍举旗定向、踏上征程。广西消防救援队伍以“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四句话方针为指引,坚定不移抓队伍、谋打赢、防风险、护发展,队伍建设上走出全新之路,应急救援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消防安全治理持续优化,消防工作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我们践行训词精神,初心如磐筑牢忠诚底色。始终把党的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党委一线工作法”等制度,每年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累计举办22期领导干部理论读书班及政治轮训班、7场先进事迹报告会,用训词精神筑牢队伍思想根基,时刻听从党和人民召唤,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始终做到“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七年来,全区队伍有4名先进典型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53个集体和个人获省部级以上表彰,18名同志荣立个人二等功以上奖励,1108名个人荣立三等功,涌现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兰雄杰,“中国消防忠诚卫士”何博、蒋胜强等先进典型,新时代“火焰蓝”形象深入人心。
我们坚持实战导向,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对标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职能定位,加快推进转型升级、提质强能。组建高层、地下、水域、化工、地震、水域、应急通信保障、无人机等700余支专业救援队伍。近7000人次参加潜水、水域救援、地震救援、新能源灭火技术等专业培训。连续举办5届“壮鹰竞桂”比武竞赛,组织乡镇专职消防队伍实战化会操,全面提升练兵成效。2018年以来,全区队伍共接警出动35.6万起,出动人员378.3万人次、消防车71万辆次,抢救疏散被困人员8.9万人,抢救保护财产价值超100余亿元。先后成功处置了“3·21”东航MU5735航空器飞行事故救援、南宁“10·8”邕江北大桥外江区域漩涡抢险救援等一系列急难险重任务。“火焰蓝”成为灾难面前最亮丽的颜色、人民群众心中最温暖的身影。
李兴华:
我们树牢底线思维,防范化解消防安全风险。推动完善消防责任体系,将消防安全纳入政务督查和市级政府安全生产考核巡查,明确市县乡三级消防权责清单,联合11个主要行业部门开展行业标准化管理和“消地协同”示范检查培训活动,推动全区建立市县两级管理基层消防力量的专门机构65个。紧盯全区火灾防控工作的“十二类”重点场所,开展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等10多个专项治理。全区560余名消防监督员对398万家市场主体实施抽查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73.1万处。推广基层消防管理“街长制”、“楼长制”、村寨防火改造等经验做法,创新消防科普宣传“九有”模式,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消防安全的浓厚氛围,开展“消防科普乡村行”暨数字乡村消防直播活动,网络传播量超1亿。通过治理,全区火灾亡人数量由以往年均上百人,降至2024年的37人,2025年至今亡23人,火灾形势稳中向好。
我们勇于创新破局,探索消防提质发展路径。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推动消防救援事业高质量发展。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技术,成功举办2025年中国(广西)—东盟应急管理合作与发展大会,在东博会上设置消防人工智能科技展区,集中呈现中国消防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正在有序筹建全国首支以省份命名的联合国重型国际救援队——中国广西救援队,将肩负起面向东盟国际救援合作的使命。推进防消联勤工作,与公安、卫健等部门建立“警卫医消”“铁骑护航·绿波带”等机制,基层消防力量平均到场时间缩短约4分钟。
我们积极融入大局,高效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建立消防监督执法“五个规范”机制,扎实开展“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出台《优化营商环境便民利企十项措施》,推行包容审慎柔性执法,提升消防执法服务质效。开展“消防安全服务年”活动,在全区组建消防执法服务队、重大项目消防安全指导服务工作专班,主动靠前服务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2193个,帮助企业解决消防安全技术难题1.1万个。
站在新起点,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做到实干为要、创新为魂,推动消防救援工作和队伍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西篇章贡献消防力量!
我就介绍这些。谢谢!
巩光胜:
感谢李兴华先生的介绍。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示意。
新华社记者:
![]()
请问中国广西救援队的建设进展情况如何,未来将如何发挥国际救援作用?谢谢。
李兴华: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广西与东盟国家地理相邻、气候相似、地质条件类同,灾害类型具有高度共性。组建中国广西救援队,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盟国家在救灾技术、灾害风险管理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区域应急救援体系完善,有助于增强我国在东盟地区灾害救援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更好地在地区舞台上打造中国救援品牌。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于2023年正式启动国际救援队建设工作。近年来,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支队伍被命名为“中国广西救援队”,各方面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按照整体设计,这支队伍的出队架构为92人,内设若干个营救组、搜索组及建筑结构、救援、绳索和危险化学品专家,并配备运行管理、后勤保障和医疗救护团队等,现已集结150人开展集中训练,下一步还将吸纳专业医疗队员和结构专家进来,逐步扩充规模,短期目标是于年内形成出队战斗力,远期目标是积极应用广西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来赋能提升中国广西救援队在灾情侦查、行动处置、装备储运、人员管理等方面的效率,助推2027年顺利通过联合国的测评认证,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直接调派下,在应急管理部、国家消防救援局的科学指挥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下,闻令即动,响应各类跨国、跨区域应急救援行动,奉献广西救援力量。
谢谢!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
![]()
何站长您好,您作为基层一线消防指战员的代表,在您看来,改革转制后消防指战员在战斗精神和血性胆气方面是如何传承和体现的?谢谢。
何博:
![]()
感谢您的提问。作为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制的亲历者、见证者和实践者,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消防救援队伍的战斗精神在新时期应急使命任务中,淬炼得更加鲜明、更加纯粹。
第一,训词精神是科学指引。七年来,我们全体指战员始终牢记领袖的政治嘱托,通过持续开展理想信念、光荣传统、职业精神教育,把战斗精神传递给每名指战员。面对重大应急救援任务时,广大指战员始终闻警即动、冲锋在前。在上个月邕江北大桥抢险救援中,南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战友面对汹涌洪水,连续奋战三天三夜,确保了邕江大堤的安全。这种把忠诚落到实处的坚守,就是对战斗精神的有力传承,对训词精神的生动实践。
第二,过硬本领是打赢底气。总队、支队始终坚持实战化练兵导向,常态化组织比武、竞赛、演练,不断提高战斗力。我所在的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推行了“岗位首席”“练兵英雄榜”评选活动,每月评选出业务尖子,让大家在比学赶帮超中锤炼本领。各支队都组建了高层、地下、水域、新能源等专业队伍,我们支队精心打造了“蒋胜强绳索救援工作室”,针对性开展高空绳索救援、狭小空间破拆等科目训练,培养了一批批专业人才。在今年2月4日柳州城中区蜈蚣岭洞穴救援行动中,就是依靠绳索专业队的救援技术,历经15小时从80米深的洞穴中成功救出被困者,得到人民群众的点赞和好评。
第三,为民情怀是初心使命。队伍改制后,队伍职责向“全灾种、大应急”转变,是与人民群众贴得最近的队伍。改制七年来,柳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出警量达6.3万余次,平均每天有24次警情,既有火灾扑救、抗洪抢险等紧急任务,也有帮群众开门、摘马蜂窝等日常任务。七年来,我和所在消防站的战友们,共抢救疏散群众208人,保护财产价值3146万余元,数字背后,都是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的真心付出,更是我们攻坚克难、不畏艰险的力量源泉。
今后,我和战友们依然会坚守岗位,把每一次训练都当作实战,把每一次出警都当作使命,坚决守护好身边群众的平安。
谢谢!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
人工智能赋能消防救援为提升新质战斗力提供核心动能。请问广西消防救援总队如何面向东盟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消防救援需求深度融合,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广西消防事业高质量发展?谢谢。
周鹤鸣:
![]()
感谢您的提问。人工智能时代,广西不能缺席、不能落后。广西消防救援总队以打造重型国际救援队为抓手,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为引擎的新质战斗力,面向东盟加快推动人工智能在消防领域的运用与合作,推动广西消防事业高质量发展成“形”起“势”。
在第22届东博会期间,广西消防救援总队第一次从幕后走向前台,成功举办了“一展一会一演练”系列国际活动,营造了携手东盟国家共御灾害的浓厚氛围,在东盟国家和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展:消防人工智能科技展区紧扣“智汇消防,共护未来”主题,集中展出全国消防系统顶级科研机构(应急管理部“四所一中心”)自主研发的前沿装备,发布广西城市安全管理大模型等37项先进技术。一会:大会首次以“消防救援人工智能协作与交流”为主题,通过产品展示、标准研讨、实战演练,为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注入科技动能。一演练:“一带一路”应急救援演练,汇集中国、东盟等12个国家23支队伍,展现高水平国际协同行动能力与专业素养。
下一步,总队将把消防工作放在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新格局和自治区重大发展战略中谋篇布局,超前谋划“十五五”消防规划和2026年第23届东博会“五办”活动,携手东盟国家共建AI消防救援人才培训与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进AI消防应急产业园和联合实验室建设,推行消防产品检验检测结果和标准互认。同时,以人工智能赋能为牵引,服务消防主责主业,培养一批AI消防卫士、火灾分析师、算法工程师,以新装备、新战法提升新质战斗力,助力消防事业高质量发展。
谢谢!
广西日报记者:
![]()
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将持续到今年年底,请问当前进展情况如何?关于电动自行车火灾防范,有哪些事项是需要提醒市民注意的?谢谢。
万绍杰:
![]()
大家好!感谢记者朋友的提问。
广西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十分适合电动自行车出行,车辆数量多。据统计,全区上牌车辆已超过1800万辆,单是南宁市就有约530万辆,人均1.7人就拥有一辆。
因为数量大,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发生频次高,相关安全问题凸显。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部署,从去年起,我们联合工信、公安、住建、市场监管等多部门,围绕生产、销售、使用、回收等环节,开展了专项整治工作。
经过近两年的治理工作,整治初见成效:生产方面,新国标车辆全面推广,旧国标车辆将于今年12月1日起禁售。新国标车辆强化了防火、阻燃、防改装等设计,安全系数大幅度提升。销售方面,常态化打击非法改装现象,查处案件超千起,有力震慑违法行为。停放充电方面,为确保充电安全,新建充电端口超18万个,全面推行居民电价,让充电更安全、更实惠。回收方面,通过“以旧换新”等措施,淘汰老旧电动自行车超27万辆,有力提升了电动自行车行业消防安全系数。此外,我们每月公布电动自行车火灾情况和相关典型案例,持续开展政策宣传和消防科普,不断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截至现在,全区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90起,同比下降83.05%,没有发生亡人火灾,电动自行车行业安全形势稳步向好。
整治工作将持续到年底,届时我们将建立长效机制,同时更期盼全体市民积极践行安全用车理念:首先,买车要买“放心车”。买符合新国标、带有CCC认证标志的车辆。其次,用车杜绝“乱改装”。严禁改装车辆电池、限速器等配件。第三,停车充电“守规矩”。严禁进楼入户充电、飞线充电,提倡将车辆停放在集中充电区充电。让电动自行车真正成为大家方便出行、安全出行的好伙伴。
谢谢大家!
央广网记者:
![]()
唐教导员,请问龙胜各族自治县消防救援大队在增强少数民族村寨居民火灾防控意识方面,有哪些具体的、富有特色的做法?谢谢。
唐亚涛:
![]()
谢谢您的提问。“消防工作,宣传先行”,我们严格贯彻总队“九有”消防科普模式,将其与龙胜的民族特色、乡土文化深度融合,将消防知识传播到村村寨寨、田间地头。具体做法包括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精准宣传上,我们坚持“内容与渠道”双管齐下,让消防知识“听得懂、用得上”。我们不仅是语言的翻译,更是文化的融合。例如,在泗水乡白面瑶寨,我们用瑶族谚语改编消防口诀。针对民宿经济开展“民宿消防安全”专项培训,并建立微信群进行线上指导;针对季节性风险,通过“大喇叭”发布方言版“应景式”提示。去年,全县119个行政村的“双语喇叭”每日播报,覆盖所有民族村寨。
第二,在阵地建设上,我们坚持“固定+流动”相结合,让宣传触点“无处不在、随时可及”。我们在侗族鼓楼等地设立65个固定宣传点,消防员“扎”在田间地头讲解防火知识。这就是“防消联勤”机制在消防科普中的重要作用:消防员在开展防火检查、执勤演练的同时,身兼宣传员职责,实现“检查一户、宣传一户”。此外,我们建成的138个应急广播平台和6个“智慧消防”云平台,也为宣传注入了科技力量。
第三,在队伍建设上,我们激发群众主人翁意识,让老百姓成为“安全主角”。我们不仅建有专职消防宣传队伍,更关键的是组建了覆盖全县的义务消防队和特色志愿队。例如,“红瑶长发女子消防志愿服务队”多次获得全区表彰。今年红瑶大寨一起小火,当地义务消防队和村民凭借平时所学,几分钟内将火扑灭,阻止了火势蔓延。这支“身边的力量”,是实现“救早救小”的关键。
我们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践行一个核心理念:“科普宣传久久为功,平安村寨代代相传。”我们坚信,只有持续深耕,让安全文化浸润心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筑牢守护生命的坚实防线。
谢谢!
巩光胜:
感谢5位发布人,也感谢现场的记者朋友。如果大家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广西消防救援总队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
来源:广西消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