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动汽车竞争进入“体验红海”的今天,什么才是打动用户的“第一性原理”?东京车展的交流舞台上,比亚迪集团品牌中心总经理李云飞给出答案:把用户体验拆成无数细枝末节,最终全部指向一个圆心——安全。而磷酸铁锂,正是比亚迪为用户划定的“安全圆心”。
发言伊始,李云飞先给产业链“定调”:中国动力电池已集齐“快、大、全”三要素——迭代速度全球最快,产能规模全球最大,配套体系全球最全。“有了这条成熟产业链,我们才有底气谈体验,否则一切参数都是空中楼阁。”
他随即把话题拉进日常场景:北方冬季-30℃、南方夏季45℃、山区连续长下坡、城市拥堵频繁启停……这些真实用车工况,才是检验用户体验的“大考”。“磷酸铁锂的低温保持率三年里提升了18%,热失控温度天然高200℃,循环寿命多30%,等于把‘怕冷、怕热、怕衰减’三大痛点一次性打包解决。”
李云飞特别提到常被忽略的心理体验。“一次非磷酸铁锂车型的起火视频,会让所有电动车品牌集体‘扣信誉分’,而用户根本分不清化学体系。”因此,比亚迪选择把“安全”从配置表升级为品牌宪法——全系车型,现在与未来,全部固守磷酸铁锂。“安全是最基本的,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是最基本的产品设定目标。”三句话层层递进,把用户体验的“地基”牢牢钉在零事故之上。
![]()
为了让“安全”可被量化,他搬出中国公交电动化“十五年考卷”:五十万辆大巴、1200亿公里、零恶性火灾,核心答案只有五个字——磷酸铁锂。“当五十名乘客的生命都能被零事故守护,私家车里的三口之家当然更安心。”
市场正在用订单投票。今年1—9月,磷酸铁锂装车量493.9GWh,市占率突破80%,意味着每十辆下线的新车就有八辆把“安全”写进化学式。李云飞认为,这正是用户体验与产业理性的双向奔赴:“当安全成为共识,规模会带来成本红利,成本红利又会反哺安全冗余,用户体验因此进入正向循环。”
交流尾声,李云飞把视角拉远:比亚迪已在全球90个国家交付超130万辆磷酸铁锂车型,从挪威极昼到沙特极热,从南美高原到东亚沿海,都在复刻“零重大伤亡”纪录。“让不同肤色、不同气候、不同驾驶习惯的用户,都因为同一块电池而放心——这就是比亚迪理解的终极用户体验。”
他最后呼吁,行业应共同守护这条“安全底线”,在追求续航、快充、智能的其他维度时,绝不触碰用户体验的“生命线”。“把确定的安全感先交到用户手里,再去谈论不确定的星辰大海,这是比亚迪的战略,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最珍贵的全球通行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