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老郎中,我这身子骨还能撑几年?"一个穿着普通布衫的中年男子坐在药铺的诊台前,伸出手腕。
李春元抬起头,看了看这个客人。这人面相不俗,气质也有些特别,但说话倒是很随和。
"让我先摸摸脉。"李春元说着,三根指头搭在客人的腕上。
这一摸,他的眉头慢慢皱了起来...
![]()
01
乾隆二十三年三月,京城的春天来得特别早。
皇宫里的太医刚刚退下,乾隆坐在养心殿里发愁。这些太医说来说去都是那几句话,什么"圣体安康""龙体无恙",一点实用的都听不到。
"魏忠,你说这些太医是不是都被吓糊涂了?"乾隆问身边的大太监。
魏忠弯着腰:"奴才不敢妄议。"
"我又不是问你什么机密事,就是问问我的身体。"乾隆站起来,在殿里踱步,"听说民间的郎中医术不错,不如我去看看。"
魏忠吓了一跳:"万岁爷,您要出宫?"
"怎么了?我又不是没出过宫。"乾隆笑了,"就是想听听实话,这宫里的人说话都绕弯子。"
第二天一早,乾隆换了身商人的衣服。青色的棉袍,黑色的布鞋,头上戴着一顶普通的帽子。镜子里的人看起来就是个做生意的中年男子。
"爷,要不多带几个人?"侍卫小李子有些担心。
"带那么多人干什么?人家一看就知道来头不小了。"乾隆整理了一下衣领,"就咱们两个,你也换身衣服,就说是我的伙计。"
小李子换了身小厮的打扮,两人出了宫门。
京城南边有条街叫药市街,两边都是药铺。有大有小,生意都不错。乾隆慢慢走着,看着这些铺子。
"同德堂、回春堂、济世堂..."乾隆念着这些店名,"都起得挺响亮。"
小李子跟在后面:"爷,咱们进哪家?"
"看看再说。"乾隆在每家门口都停一下,听听里面的动静。
济世堂的门口排了几个人,里面传来说话声。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很清楚:"大娘,你这是湿气重了,吃点健脾的药就好。"
"真的吗?我这腿疼了好几个月了。"
"你放心,三副药下去,保证好转。"
乾隆听着,觉得这个郎中说话倒是实在。
"就这家吧。"他对小李子说。
济世堂里面不算大,几张桌子,一面墙的药柜。一个四十来岁的男子坐在桌子后面,正在给人诊脉。这就是刚才说话的郎中。
乾隆仔细看了看这个人。脸庞方正,眼神专注,手法娴熟。给那个老大娘看完病,又接着看下一个。
"大夫,我这胸口总是闷得慌。"一个年轻人说。
"什么时候开始的?"郎中问。
"有半个月了吧。"
"吃饭怎么样?睡觉呢?"
"吃饭还行,就是睡不好。"
郎中点点头,开始诊脉。过了一会儿说:"你这是心火旺,再加上最近事情多,想得多了。"
"对对对,我最近确实事情多。"年轻人连连点头。
乾隆在边上听着,觉得这个郎中问诊很仔细,诊断也有道理。等了一会儿,轮到他了。
"这位老板,那里不舒服?"郎中抬头看着乾隆。
"我是外地来京城做生意的,最近总觉得身子有些不对劲。"乾隆坐下来,"麻烦大夫给看看。"
"哪里不对劲?具体说说。"
"就是觉得累,有时候头也疼。"乾隆故意说得含糊一些。
郎中点点头:"伸手我摸摸脉。"
乾隆伸出右手,郎中的三根指头搭在他的腕上。一开始还挺正常,慢慢地,乾隆发现郎中的表情有些变化。
先是专注,然后有些疑惑,接着眉头皱了起来。
"怎么样?"乾隆问。
"再等等。"郎中又仔细摸了一遍,"换个手。"
左手的脉摸完,郎中的表情更加凝重了。他看看乾隆,又看看旁边的小李子,然后低下头想了想。
"大夫,有什么问题吗?"乾隆装作担心的样子。
"没...没什么大问题。"郎中的声音有些不自然,"就是有些上火。"
乾隆心里暗笑,看来这个郎中确实有真本事,从脉象里摸出了不对劲的地方。但是他想知道这个人会怎么处理这种情况。
"大夫,我这身子骨到底怎么样?实话说,我今年四十多了,总担心身体不行了。"乾隆继续试探。
郎中抬起头,仔细看了看乾隆。这一看,他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周围还有几个等着看病的人,都在旁边听着。
![]()
"这个..."郎中停顿了一下,"一般来说,从脉象看,身体还是不错的。"
"什么叫一般来说?"乾隆追问,"我就想听听实话。"
小李子在旁边也有些紧张,他看出来这个郎中可能发现了什么。
郎中沉默了一会儿,店里的空气好像都凝固了。其他病人也安静下来,等着听这个诊断结果。
李春元确实是个有真本事的人。他行医二十多年,什么样的病人都见过。但是像今天这样的脉象,他只在医书上看到过描述,从来没有亲自遇到过。
医书上说,这种脉象叫"龙脉",只有极其尊贵的人才会有。而且这个人的气质,说话的方式,还有旁边这个"伙计"的紧张样子,都在说明一个问题。
但是他不敢说出来。
如果说错了,可能会惹来杀身之祸。如果不说,这个人可能会继续追问。
李春元在心里想了很多种应对的办法,最后决定用一种既能表达真实情况,又不会惹麻烦的方式。
他看着面前这个"商人",知道自己接下来说的话将决定自己的命运。
李春元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