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0月CPI同比增长0.2%
11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10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环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2%,涨幅连续第6个月扩大。具体来看,服务价格由上月下降0.3%转为上涨0.2%,高于季节性水平0.2%,影响CPI环比上涨约0.07%。食品价格上涨0.3%,季节性水平为下降0.1%。
中国10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连续第3个月收窄。环比由上月持平转为上涨0.1%,为年内首次上涨。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7%,降幅比上月收窄0.4%;环比上涨0.1%,涨幅与上月相同。1—10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2.7%,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2%。(国家统计局)
|点评|10月中国价格指数全面回升,略强于季节性因素。10月消费价格回暖,除了国庆中秋假期带来的服务业价格小幅升高外,北方降雨和南方降温共同推动全国鲜菜鲜果价格走高。猪肉价格仍处于负增长区间,不过,随着后续猪肉价格基数走低,产能逐渐出清,猪肉价格有望成为CPI后续修复的支撑项。除此之外,10月国际金价大涨,带动国内金饰价格走高,短期拉动因素之一。
在“反内卷”行动的持续下,国内上游煤炭、有色等行业出厂价格快速回升,价格向中下游传导的进程较为缓慢。值得注意的是,国内供需关系的变化是影响价格指数的决定性因素,10月价格指数修复中包含着较大的外部因素干扰,能否确立修复趋势,仍需等待11月的数据进一步确认。
进博会意向成交额创历史新高
11月10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式闭幕。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本届进博会上海交易团累计意向成交额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4%,连续8年位列地方交易团之首;其中,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意向成交额同比增长34%。
据悉,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吸引超过4100家境外企业参展,其中包括290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企业数量相比2024年又新增了600余家,企业总数和展览面积均创历史新高第九届进博会的筹备工作目前也已经全面铺开,企业展签约展览面积超8万平方米。(综合央广网)
|点评|进博会是全球首个国家级的进口博览会,也是我国主动向世界开放市场的战略性举措。意向成交额指的是采购商与参展商达成的未来一年内意向采购金额,可能因市场因素变化有所调整,大部分会转化为实际订单,具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逆全球化思潮下,本届进博会参展企业增加,意向成交额再创新高,可见我国庞大内需市场对国际企业的吸引力。地方交易团中,进博会主场上海继续保持较突出的表现。
从数据来看,上海交易团与“一带一路”国家的意向成交额增长显著,贸易往来的成果有望惠及各国。秉持开放合作的态度,我国积极拓宽“朋友圈”,深化区域经济协同,也能增强抵御外部不确定性的能力。
全球存储芯片掀起涨价潮
11月10日消息,闪存龙头闪迪11月大幅调涨NAND闪存合约价格,涨幅高达50%。其涨价消息引发整个存储供应链震动,导致创见、宜鼎国际与宇瞻科技等模组厂决定暂停出货并重新评估报价。其中,创见自11月7日起暂停报价交货,理由为“预期市场行情将继续向好”。
2025年9月以来,存储芯片产品的核心组件,DRAM和NAND颗粒持续上行。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DRAM价格较去年同期大幅上涨171.8%。10月,三星电子率先暂停DDR5 DRAM合约报价,SK海力士、美光等原厂随即跟进,恢复报价时间预计将延后至11月中旬。(综合财联社)
|点评|本轮储存芯片涨价,主要仍是受全球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驱动。AI芯片需要的储存芯片基本都是规格较高的芯片,全球存储产品生产商在庞大的AI订单面前,都选择将生产重心转移至利润更高的高端产品中。然而,数据中心的建设对于普通存储产品同样具有大量需求,再加上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缓慢修复,所有存储产品的需求都有所提升。
储存产品行业刚经历过一轮低谷期,库存与产能均处于相对低位。新增产线的周期需要2—3年,短期内储存产品市场陷入了全面的供需失衡状态中,不少供应商见到这种苗头选择大规模囤货,相关产品价格全线上涨,新一轮的库存周期就此拉开序幕。
低价“银行直供房”挂牌数量激增
11月9日消息,包括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银行,近期均通过线上平台大量直接销售房产。部分银行的在售房产标的已超千套,处置速度明显加快。这些被业内称为“银行直供房”的房源,实际上大多来自不良贷款处置。当企业或个人借款人无力还贷时,银行通过债权剥离取得完整产权,随后以房东身份直接出售或出租。
与普通二手房及法拍房相比,这类“银行直供房”正以其独特优势形成差异化市场。这类房产普遍具有显著价格优势。以兰州农商行在9月底拍卖的兰州市城关区铁路东村街道某小区房产为例,该125平方米的抵债房产获拍价为151万元。某第三方中介信息显示,该小区同面积段户型的挂牌价在180万元至220万元不等。(第一财经)
|点评|通常情况下,债权人将房产抵押给银行,无力偿还债务后,银行会通过法拍市场处置这部分房产。然而,房地产市场需求迟迟不见趋势性修复,法拍房市场遇冷,银行收回现金的速度越来越慢。部分银行通过与债权人协议抵债,拿到房产产权后,绕过中间环节,自己降价出售,以期尽快回收流动资金。
不同于单个急于出售房产而降价的个人房东,银行部门集中抛售抵押房,对全国房地产市场价格体系都将形成冲击。并且,银行体系内持有的大量抵押资产,也可能面临资产减值的压力。近期国有大行已获得财政部注资,核心一级资本得到补充,但大量中小银行在这一过程中可能承受一定压力。
上海市中心动迁开启房票机制
11月10日消息,上海市浦东新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官方微信号发布“带您解读《浦东新区房票安置实施办法(试行)》”,其中明确:浦东新区范围内国土、集体房屋征收均可适用房票安置;浦东新区(含临港新片区浦东区域)内新建商品房楼盘经审核均可纳入申报房票房源库。原因包括加快推进浦东新区存量商品房去化,拓展征收补偿安置方式,鼓励被征收居民以征收货币补偿资金购买新建商品房等。
根据实施办法,如果被补偿人户选择房票安置,可以享受到一定的政策性奖励。比如若某项目房票奖励率为8%,那么房票购房资金上限可以达到房屋货币补偿金额的108%。根据相关办法,具体的房票奖励率按照“一基地一方案”,具体结合项目实际予以确定并公示。(第一财经)
|点评|上海城市更新计划已全面推动,未来几年城中村改造项目将加速上马。在现金补偿和安置房之外,房票机制给了拆迁户更为广泛的选择空间。早在去年,上海金山区就曾试点房票政策,而今年房票可供选择的房源覆盖面更广,有些城区的房票能够在全上海市的一、二手房中任意选择,使用时间也有所延长,极大提升了房票安置的吸引力。
通过房票政策,拆迁户能够得到额外补偿,又能将资金继续留在上海房地产市场中。同时,拆迁户选择房票后,减少了城中村旧改项目中安置房的建设,可以用来建设更多高价值商品房或者配套设施,从而提升土地利用效率与整体价值。未来,房票机制或将在更多有旧改需求的城市得到推广。
前三季黄金首饰消费量同比跌超三成
11月10日,据中国黄金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黄金消费量682.730吨,同比下降7.95%。其中:黄金首饰270.036吨,同比下降32.50%;金条及金币352.116吨,同比增长24.55%;工业及其他用金60.578吨,同比增长2.72%。
前三季度,国内黄金ETF增仓量为79.015吨,较2024年前三季度增仓量29.927吨,同比增长164.03%。至9月底,国内黄金ETF持仓量为193.749吨。央行的购金动作仍在继续,从2024年11月至2025年9月止,我国已连续11个月增持黄金。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增持黄金23.95吨,截至9月底,我国黄金储备为2303.52吨。(澎湃新闻)
|点评|黄金可以说是近两年市场中最热门的资产之一,金价一路震荡上行,金饰品价格水涨船高,高价位或也逼退了部分消费者,黄金饰品消费显著减少,成为前三季度黄金消费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与之相对,更具保值增值空间的金条、金币等实物消费明显增多,黄金投资热潮下,门槛较低的黄金ETF等金融产品更是保持强劲增长态势。
黄金自身的货币属性,使其成为国际秩序动荡下不可替代的避险资产。需要注意的是,近期国家层面已对黄金进行税收调整,抑制短期实物黄金的囤积与炒作。监管引导下,未来黄金ETF等金融标准品的持仓量或将进一步增加。
债基市场单季度缩水近1700亿元
11月10日消息,三季度,在A股一路走高,上证指数接连突破多个整数关口之际,不少公募高管仍在为公司规模下滑而发愁。数据显示,三季度总规模高达10万亿元的债券基金单季度缩水近1700亿元,增长态势明显趋缓。结构分化更为突出,纯债基金规模大幅缩水7700亿元,混合债基规模逆势增长约5000亿元。从全行业来看,三季度规模缩水超30亿元的110只基金产品中,债券型基金高达102只。
2025年8月以来,债市已先后经历多轮重要政策调整:一是财政部推出债券税收调整方案,对国债、地方政府债、金融债等品种恢复征收利息所得增值税;二是中国证监会修订公募基金销售费用管理规定,拟对中短期赎回资金分别征收不低于1.5%、1.0%、0.5%的惩罚性费率。(证券时报)
|点评|A股市场走强和行业政策调整,共同推动公募债券基金市场新一轮变革。今年股市表现明显优于债市,除了债市的部分资金被股市虹吸外,大部分配置债券,少部分配置股票的“固收+”类产品成为稳健型投资者追求收益的新宠,纯债基金持续面临着赎回压力。
除了市场风格的变化外,政策调整也是引发债基市场巨震的重要因素。部分机构闲置资金此前会选择购买债基获取短期收益,在利息所得增值税和惩罚性费率的征收下,短期债基投资的收益或将难以覆盖这部分额外税费,部分机构资金提前赎回,加重了债基市场的赎回压力。往后看,头部“大而全”的基金和为客户提供客制化策略的公募基金在行业竞争中将更具有优势。
周一两市探底回升沪指涨0.53%
11月10日,两市探底回升,三大指数涨跌不一,沪指午后翻红后震荡拉升,创业板指跌幅收窄,此前一度跌超2%。沪深两市成交额2.17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1754亿。盘面上热点快速轮动,个股涨多跌少,全市场超3300家个股上涨。大消费板块爆发,食品饮料方向领涨,锂电池板块表现活跃,光伏概念局部走强。下跌方面,人形机器人概念走弱,燃气、风电设备、机器人等板块跌幅居前。
截至收盘,沪指报4018.6点,涨0.53%,成交额为9606亿元;深成指报13427.61点,涨0.18%,成交额为12139亿元;创指报3178.83点,跌0.92%,成交额为5232亿元。(新浪财经)
|点评|周一“老登股”全线爆发,白酒板块强势上涨。10月国内CPI数据修复,消费板块的回暖预期终于得到了宏观基本面数据的初次确认,再加上“小登股”近期势微,白酒、饮料制造、旅游等大消费板块全面走强。得益于此,券商、房地产等低位板块也得到部分资金关照。美国“停摆”危机有望得到解决,美国财政部或将向市场释放万亿美元流动性,再加上储存芯片价格上涨,科技板块情绪午后略有修复。
由美国政府创纪录停摆和“AI泡沫”讨论升温带来的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正在降温,A股有望进入新的阶段,科技与消费之间的热点之争或许仍将进一步延续。
文中股市、期货内容仅供参考
不构成投资建议
栏目主编|魏英杰| 主编|何梦飞
揭开投资产品的底层逻辑
结合普通家庭真实问题
讲解三大资产在投资中的具体运用
点击图片▼立即订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