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南昌“十四五”:残疾人事业实现质效双升

0
分享至

残疾人事业被喻为“春天的事业”,

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

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和具体呈现。


“十四五”时期,

南昌市残联紧扣残疾人急难愁盼,

以政策落地解民忧、以服务创新暖民心,

社会保障、就业创业、

健康康复、文化体育等领域持续发力,

推动残疾人事业实现质效双升,

不断提升残疾人群体的

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织密兜底网

民生底线守得牢

由于生活自理能力弱,需要专人长期照料,智力障碍、精神疾病及重度肢体残疾人家庭往往面临生活困境。在南昌经开区的一家托养服务中心,这样的困境正得到缓解:中心内棋牌室、图书室、手工艺陈列室、康复训练室一应俱全。“这里设施全、护工好,家人也能放心出去工作了。”重度肢体残疾人小杨的话,道出了对托养服务的认可。

为切实保障残疾人生活,南昌从政策、服务、福利多维度发力,构建坚实保障体系。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方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体系和帮扶机制;开展定点帮扶,组织人员上门慰问困难群众。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南昌已建成20余家托养机构,每年为1000余名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与托养服务;同时为1400余名重度困难失能残疾人提供居家照护与托养服务。

在社会保障福利体系方面,南昌不断提升保障力度,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同时,成立南昌市残疾人困难帮扶专项基金,已筹集捐赠款约60万元;每年安排专项改造经费,对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提供资助,预计2025年年底完成6000余户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为全市70周岁以下的持证残疾人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全方位保障为残疾人生活兜底。

激发内生力

就创帮扶再升级

就业是残疾人平等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关键。为帮助残疾人实现较为充分较高质量的就业,“十四五”时期,通过平台搭建、行业扶持、竞赛赋能三大维度,南昌市构建起覆盖“就业—准备—岗位对接—创业支持”的残疾人就业创业“全链条”支持体系。


在行业扶持方面,南昌持续发力:修订出台《关于印发〈南昌市盲人创新创业扶持办法〉的通知》,完成33家盲人按摩机构“五统一”(统一标准、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培训、统一推广)打造,累计发放扶持资金210万元,持续打响南昌(洪派)盲人按摩区域品牌;落实新修订的《盲人医疗按摩管理办法》,完成112人全国盲人医疗按摩考试报名初审、276人远程继续教育培训报名,并开展“送按摩技术下县区”活动,切实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与行业竞争力。

在平台搭建方面,南昌多维度搭建就业创业平台。“十四五”期间,举办各类残疾人专场就业招聘会261场,吸引3253家企业参与,提供岗位32327个,服务求职残疾人15251名;针对残疾人大学生群体,开展励志大学生夏令营、“实赣有位来”就业能力提升夏令营等活动;建设32个农村阳光助残就业基地,举办“洪善行”南昌残疾人就业创业产品展示推介活动;同时积极探索残疾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运营,为创业残疾人提供场地支持、政策咨询、项目指导等“一站式”服务。

在技能竞赛方面,南昌先后举办南昌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第五届“洪城杯”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组织选手参与省级、国家级赛事,并在计算机小程序比赛中取得全国第五名;推荐优秀选手代表江西省参加2024年全国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职业指导竞赛、2025年全国残疾人岗位精英技能竞赛。

精准施良策

康复服务提质效

“从不会爬到独立行走,孩子每一点进步都让我看到希望!”在进贤县一家肢体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内,唐氏综合征患儿小黄(化名)的母亲看着接受训练的孩子,难掩欣慰。让她更安心的是政策带来的切实保障——孩子康复训练有补贴,家长陪护有补助。这份安心,源于南昌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全面部署与精准落实。近年来,南昌围绕“预防—康复—服务”全链条发力,用政策红利为残疾群体撑起“保护伞”。

为让残疾儿童“早干预、早康复”,《南昌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实施办法》等多项政策出台,构建起覆盖全年龄段的救助体系,累计为7891人次0—7周岁残疾儿童每人每年发放2万元康复训练补助与4000元陪护补助,为819人次8—15周岁残疾儿童每人每年提供1万元巩固康复训练补助,切实降低家庭经济压力。

在源头防控上,南昌从“防”入手减少残疾发生风险,联合省妇幼保健院为355位高危孕产妇提供产前筛查诊断补助,开展残疾预防与康复科普活动。为让康复服务更精准、更专业,南昌还多举措提升服务能力,不仅对全市33家准入协议管理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加强规范化建设以保障服务质量,还在全省率先遴选残疾人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市级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建设南昌市残疾人辅助器具综合服务平台,开展辅具平台培训班,编印11万册便民手册、2500册操作指南,让辅具适配更便捷。

此外,南昌全力做好残疾人康复服务,不仅设立了4家市级残疾人自助互助康复服务基地,还打造了6个市级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示范点;累计为70936人次残疾人提供精准康复服务,其中14581人次获辅具适配服务,为15511人次困难精神障碍患者发放服药补助,守护特殊群体身心健康。


搭好活力台

文体并进促发展

“生命若出现裂缝,不要紧,那是阳光照进来的方向。”对于许多残疾人而言,文化与体育恰是这缕“阳光”,帮他们重拾信心、汲取前行力量。在南昌市培智学校,教师正耐心指导孩子们练习运球、传球,还和他们玩起足球游戏。“目前,学校有200名残疾人学生,开设了举重、田径、乒乓球、旱地冰壶、足球等特奥运动项目,花样跳绳、举重等项目多次在赛事中获奖,为残疾孩子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校长秦文英说。

近年来,南昌大力发展残疾人体育事业,接连举办南昌市残疾人100米轮椅跑、跳绳比赛,南昌市第十八次“全国特奥日”暨残健融合趣味运动会等赛事,让更多残疾人参与运动。同时,积极向省残疾人文体中心输送优秀残疾人体育苗子,建立残疾人体育人才库,为体育事业发展储备力量。“十四五”以来,南昌残疾人在各类体育赛事中斩获金牌20枚、银牌23枚、铜牌22枚,南昌市残联更向67名参加第九届至第十一届残运会的运动员发放奖金共计190多万元,用荣誉与关怀激励他们不断突破。

在文化服务领域,南昌同样多点发力,让残疾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宣传层面,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节点开展系列宣传,让社会更多关注残疾人事业。服务层面,组织开展“五个一”文化进家庭、进社区项目,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公共文化权益;打造2个国家级、30个省级残疾人自强健身示范点,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康复健身场所;文艺发展上,开设书法、绘画等多领域艺术培训课程,集中对有文艺潜质的残障青少年进行培训;在省级、国家级舞台上,南昌残疾人也屡获佳绩,选送的钢琴独奏《平湖秋月》在首届江西省残疾人文艺展示活动中获三等奖,40余件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宣纸绣”亮相首届全国残疾人文创展,尽显南昌残疾人文艺风采。

接下来,

南昌残联系统将紧扣全市工作要求

及“十五五”规划部署,

立足残疾人实际需求,

把人民至上理念

转化为服务残疾人的具体行动,

聚焦残疾人急难愁盼,

在康复服务、就业帮扶、

家庭无障碍改造等领域持续发力。

同时,

强化兜底保障力度,

严格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

困难残疾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政策;

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

让他们在共享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果的过程中,

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来源:洪观新闻记者 万敏/文 影视部/图

编辑:梁琼 二审:刘培堃 终审:邹岚


南昌发布

微信公众号:nc_fabu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南昌发布 incentive-icons
南昌发布
中共南昌市委宣传部官方网易号,欢迎互动交流。
18400文章数 1517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