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党建让空心村实起来(前沿观察·农村党建调研行)

0
分享至

本报记者 李林蔚 施 钰


起步镇上长治村党员干部、菌菇专家在查看秀珍菇生长情况。 刘其燚摄


白塔乡梅洋村党员干部开展健康科普宣传活动。 辛佳荧摄


白塔乡凤坂村风貌。 林双伟摄

“雷奶奶,您来啦!”临近午饭,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西兰乡西兰村长者食堂里,党员助老志愿者雷发泉忙前忙后,招呼前来用餐的老人入座。

西兰村常住人口137人,其中60岁以上老人有79人。“把老人服务好,让在外的子女安心,是我们该做的。”西兰村党支部书记雷章华说。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常住人口比例下降,不少空心村面临党组织功能减弱、公共服务缺失、产业发展乏力等难题。

近年来,罗源县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推进空心村服务治理的若干措施》,着力夯实组织基础、强化兜底服务、发展特色产业,探索以组织优势破解空心村治理难题。

建强组织,把人心聚起来

“几个书记轮流领学,结合发展实际,把‘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些词讲活了!”这两天,白塔乡南洋村党支部牵头,联合周边塔里、白塔等4个村党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集中学习,南洋村党员兰雁森说。

“空心村在村党员少、组织生活难开展。”南洋村驻村第一书记陈俊峰深有感触。罗源县按照“区域相近、优势互补、抱团发展”的原则,将全县村庄划分为40个片区,组织大村、强村党组织与空心村党组织联建共建,通过组织生活联过、主题党日联办,增强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

陈俊峰见证了联学联建带来的“转变”:现在不仅人多了,可利用的资源也更多了,组织生活的内容更丰富了。“之前几个联建村把县里甚至市里的党校教师请来授课,还组织去先进村参观,看别的村有啥好经验,党员们听得进、学得会,热情更高了。”陈俊峰说。

在一些空心村,在村党员年纪偏大,发挥作用的积极性有限。为此,罗源县探索党员积分制管理模式,将党员参加党的组织生活等情况纳入基础积分体系,在参加志愿服务等方面设立加分项,每月上墙展示党员积分情况。

积极参加党员志愿服务活动,加1分;走访帮扶困难群众,加2分……走进起步镇桂林村,村部广场公示栏里,全村党员的积分一目了然。

“我们村在村党员有40多人,有了积分制,大家参与组织生活的热情更高了。”桂林村党总支书记郑勤说,“现在不仅在村党员积极参与,我们还帮助在村群众在微信群发布线上‘订单’,外出党员也能够远程‘接单’,认领服务。”

党组织强不强,“头雁”是关键。罗源县持续深化新时代“堡垒工程”,强化村级带头人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奖优惩劣机制推动村干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的通知》;积极从本村大学生、在外能人、退役军人等对象中选拔储备村干部后备力量,建立村务工作者常态化跟踪培养机制,逐步压担子帮助其锻炼成长。

2018年,黄琴成为起步镇上长治村村干部。“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村里的古榕树下,不仅是村民乘凉的好地方,更是大伙儿日常交流的场所。”黄琴说,于是她牵头打造“榕树下·议事平台”,既讲政策,也收集群众意见。2021年,黄琴经推荐选举担任上长治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服务下沉,送到群众心坎上

空心村大多山高路远、分布分散,一些民生服务需求难以得到及时、充分满足。罗源县推动各村党组织走村入户,梳理需求、资源、项目“三张清单”。在此基础上,推动县直部门整理形成5大类48项服务清单,定期开展巡回式组团服务。针对人员相对密集、需求较大的村,积极推动公共资源下沉,辐射带动周边空心村。

白塔乡凤坂村人口相对集中,基础条件较好。“在乡政府支持下,我们联合农信社设置便民金融服务点,由专人驻点服务,让老人不用出村就能取钱。”凤坂村驻村第一书记陈艺彬说。

“以前取养老金得专门跑到城里,好不容易去了,几次输不对密码,账户又被锁了,别提多闹心了!”80岁的林幸春细数变化,“现在村里就能取养老金,还有工作人员帮办,方便多了!”

农村留守老人多,就医、养老等需求大。2023年,凤坂村党总支组织党员中心户摸排情况,不少偏远自然村的老人提出“就医远、看病贵、问诊难”问题。

为此,凤坂村联合周边6个村,积极对接县卫健委,推动白塔乡卫生院凤坂院区在村里落地,不仅有医生和护士常驻,每周一、三、五还有县总医院和中医院专家坐诊。今年上半年,凤坂院区接诊量占乡卫生院接诊总量的60%。

今年3月,74岁的陈大爷突发胸痛,凤坂院区医护人员诊断其有心肌梗死隐患,立刻进行处置,同时联系上级医院转诊,帮助老人得到了及时救治。“我们为村里老人制作了‘家庭医生联络卡’,面向偏远自然村,还与社工一起提供移动诊疗服务。”白塔乡卫生院院长张时国说。

公共资源下沉,社工力量补充。罗源县采取公益服务、项目委托、低偿补贴等方式,推动社会组织深度参与空心村的公共服务供给与保障。今年年初,凤坂村对接引入团县委乘风社工等社会组织,成立社会工作服务站,与村党总支一起开展上门走访等活动。

90后党员社工辛佳荧在走访旺岩村时,看到一名80多岁的独居老人拿一根细细的竹棍当拐杖,走路摇摇晃晃。她便对接县里爱心企业,认购了20副防滑拐杖,捐赠给村中有需要的老人。

“老人其实都很渴望关心和陪伴。”辛佳荧和同事积极在村里组织健步走、健身操等活动,和不少老人成了朋友。“端午、中秋等节日,他们组织包粽子、做月饼等活动,热闹得很!子女不在身边,他们就像儿女一样,亲近得很。”74岁的村民黄细妹笑眯眯地说。

谋求发展,蹚出产业振兴路

有人兴业、有业留人,打通人与产业双向吸引、畅通循环,是破解空心村难题的关键。

“空心村情况各异,产业发展不能‘一刀切’。”罗源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罗源县按照发展程度、资源禀赋、产业特色等标准,将全县110个空心村划分为稳定改善、文化传承、民族团结、特色产业等不同类型,宜农则农、宜旅则旅。

步入西兰乡洋坪村,青山绿水间,黛瓦青砖、白墙挑檐。

很难想象,这曾是出了名的“脏乱差”村。过去,由于大规模发展石板材产业,洋坪村粉尘满天。2016年以来,随着石板材产业陆续退出,村民外出务工,村里渐渐人丁稀疏。

如何找到适合本村的转型发展之路?村两委梳理资源禀赋:全村有16座保存相对完善的明清古建筑,建筑面积占全村总面积的80%,明清时期曾走出40多位秀才、举人……“很多古村落靠文旅火起来了,这条路或许走得通!”洋坪村党支部书记肖友培提议。

彼时,村里不少古厝亟待修缮。“不少村民外出务工了,修缮的积极性不高。”为此,村两委挨家挨户做工作,发挥在外能人、热心村民作用,对全村16座古厝进行保护性修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盘活村里的闲置古厝资源,引进国学堂、国风主题民宿等业态。肖友培惊喜地发现:“人气慢慢旺起来了!”

产业发展小、散、乱,也是不少空心村面临的难题。如今,依托党建联建,各村抱团发展,形成致富合力。

曾经的中房镇下湖村,是一个没产业、没人气、没收入的空心村。2019年,下湖村开发荒山,发展水蜜桃产业,还办起“桃花节”,为村里赚来“第一桶金”。此后,下湖村谋划了一批文旅项目,成为附近有名的“网红村”。

下湖村发展起来了,周边的满盾、叠石、王沙3个村仍在找寻出路。2021年,4个村抱团合作,整合资源清单,建立组织联建、服务联抓、产业联兴机制。“我们村有水蜜桃,3个兄弟村有茶叶、砂糖橘等特色产品,游客来游玩,除了欣赏美景,还能把农特产品带回家。”下湖村党总支书记兰建国介绍,如今,特色产业已累计带动4个村170名留守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空心村党建实起来,关键在于围绕‘人’字做文章。群众身边有组织、群众困难有人帮、群众收入有保障,村子才会大变样。”罗源县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 人民日报 》( 2025年11月11日 19 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金台资讯 incentive-icons
金台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
1464168文章数 20077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