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持续近四年,乌克兰盼了许久的远程打击利器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
美国战斧导弹制造商早已明确表态,只要白宫点头就能立刻启动供货流程,五角大楼也给出了 “不影响美军库存”的支持评估,但这笔足以改变战场格局的交易,最终决定权还是牢牢攥在特朗普手里。
泽连斯基为了拿下“战斧”可以说是拼尽全力,10 月里动作频频,11 日和 12 日他连续两天与特朗普通话,详细说明了乌军对这款导弹的需求数量和使用规划,双方通话被他形容为“富有成效”。
![]()
紧接着 17 日,他第八次到访白宫,这也是 8 个月内第三次走进白宫大门,而此次访问的核心议题之一,就是敲定“战斧”导弹的援助事宜。
有意思的是,泽连斯基在白宫会晤前,还特意会见了美国雷神公司的代表,作为战斧导弹的主要制造商,雷神公司与乌方讨论了生产能力、远程打击能力合作,甚至提到了联合生产的可能性。
泽连斯基当场提出,乌方愿意用自制的数千架无人机作为交换,希望能促成这笔武器合作,双方还就导弹交付后的操作适配问题交换了意见。
美方内部的态度其实已经相当明朗,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 10 月 31 日报道,三名美欧知情官员透露,五角大楼早在 10 月初就向白宫提交了专项评估报告,明确支持向乌克兰提供“战斧”导弹。
评估结果显示,即便向乌方供货,也不会影响美军自身的库存安全,这相当于从硬件层面为交易开了绿灯,欧洲盟友得知这一消息后备受鼓舞,有官员直言美方“已无过多拒绝借口”。
但特朗普的态度始终摇摆不定,成为最大变数,10 月 12 日他曾警告俄罗斯,如果不尽快结束冲突,就“很可能”向乌克兰提供“战斧”。
可到了 17 日与泽连斯基的联合记者会上,他又降低了调门,表示 “现在不打算供应远程战斧导弹”,还强调这款武器“非常危险,可能导致冲突升级”。
![]()
更关键的是,在这次会晤前一天,特朗普还与普京进行了长达 2.5 小时的通话,普京明确告知他,向乌提供 "战斧" 不会改变战场态势,还会严重损害俄美关系,特朗普也表示会在决策时考量俄方意见。
这场博弈中,俄罗斯的态度同样强硬,普京早已划下红线,明确表示如果乌克兰使用 "战斧" 导弹袭击俄领土,将招致 "非常强烈甚至惊人的回应"。
俄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更是直言,战斧导弹飞行时无法分辨是否携带核弹头,向乌提供这类武器可能给所有人带来严重后果,俄军事专家也放出消息,俄方已掌握追踪定位战斧导弹部署地点的能力,一旦运抵乌克兰就能及时摧毁。
![]()
即便政治层面达成共识,“战斧”援乌还面临不少实操难题,这款导弹最大射程超 2000 公里,通常由舰艇或潜艇发射,而乌克兰海军已严重受损,美方需要将其改装为陆基发射模式,可能要适配“提丰”集装箱发射系统。
更重要的是,导弹使用需要北约提供数字高程地图和目标坐标,乌军人员培训、操作维护也需要数月时间,而且战斧导弹单价高达 130 万美元,美军年产能仅 50-70 枚,即便供货,数量也会非常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10 月 24 日泽连斯基在伦敦出席 "志愿联盟" 会议时,仍在呼吁西方提供更多远程武器。
同日俄罗斯总统特别代表德米特里耶夫抵美,计划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会面,而特朗普在 25 日明确表示,在俄乌达成和平协议前,不打算与普京举行会晤,这一系列动作,让“战斧”导弹的最终去向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
冲突的最终解决,终究要回到谈判桌前,无论 "战斧" 导弹是否最终抵达乌克兰,国际社会对和平的期盼从未改变,相信随着各方沟通的持续推进,终将找到兼顾彼此利益的解决方案,让俄乌大地早日恢复平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