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0日,乡建院院长、乡村建设协作者、优质三农领域创作者李昌平老师发表一篇文章,他解读了湖北省的“三化”改革是什么?在文章中,李昌平老师直白是说,这不是什么新鲜事物,而是早就尝试过的办法。
文章中,李昌平开头这样表示:最近经常有朋友问他,怎么理解湖北的“三化”改革?做为一名湖北人,而且还在湖北的乡镇党委书记任上干过的李昌平,网友们对他的解释似乎不太认可。
![]()
李昌平老师这样说: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以上这样的湖北“三化”改革没什么新东西,只是这些排比句用得好而已。
资源资产化——老掉牙了,40年前就开始干,把一个大湖水或一片荒山确权给一个市场主体承包70年,并颁发70年承包证,他就可以凭“确权证”抵押贷款了,这就是资源资产化;资产证券——不是新东西,中国股市每天都有新股上市,这就是资产证券化;资金杠杆化——数百年来一直没间断,如今市场上加杠杆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
平时很赞成李昌平老师的观点,这一次反而不能支持他的说法,感觉李昌平把他们老家湖北省的“三化”改革看的太简单了。别说湖北的“三化”改革绝对不像李昌平说的那样,没有一点新东西的内涵,只不过是走老路罢了。
即便真的是走老路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最初我们这样或者那样做,那是在没有一点经验的情况下,很多时候应该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就像路一样,当走的人多了,才能叫路,然后就需要制订规矩,往哪里走更符合便捷规则。
简单的说,法不明确的时候可以随意干,但是,最终还是需要按契约和制度公平操作。总之,规范过去的不规范之处,路子再走一遍又有什么不妥?其实,改革和我们平时的生活一样,很多时候在生活中遇到了难题,兜兜转转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我们应该支持湖北省的“三化”改革。
![]()
至于李昌平把湖北的“三化“改革如下的形容为“年轻小伙,他的老爸是个有实权者”更不妥!小伙入了房地产老板的伙,老板无偿给小伙10套房,这就叫资源资产化了;老板的房企在A股上市了,小伙的10套房子也作股上市,这就叫资产证券化;小伙再把股票卖了,拿到1亿元现金,之后再加杠杆去股市上炒股,这就叫资金杠杆化。
咋看李昌平这种说法就像他批评湖北的“三化”改革,只是写的顺口,排比句用的多,这样的批评句子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如果李昌平老师真的办法多,希望能写出来切实可行的东西提交给相关部门,让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去检验是否可行,这样未尝不可。没有必要批评别人是“创造、创新、创优口头作秀”,其实自己可能也是这样的。#上头条 聊热点#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