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全网最火的瓜,非某三甲医院祖副院长和贾主任的 “值班室风云” 莫属!剧情比医疗剧还曲折,如今新料不断,吃瓜群众的小板凳都快坐塌了。先别急着追新,咱们先捋捋来龙去脉。
- 8 月 18 日下午 3 点:医院正接诊高峰,已婚的祖副院长和离异的贾主任,却在值班室 “忙私事” 留下争议视频。更绝的是,视频里竟有带医院 LOGO 的蓝色无菌中单 —— 本该铺手术台,反倒成了 “八卦布景”,耗材管理员看了都得气笑。
- 10 月中旬:17 分钟视频先在医疗圈微信群 “串门”,后来彻底 “出圈”,连广场舞大妈都在聊。更意外的是,贾主任视频里穿的浅色睡裙,竟悄悄成了网购爆款,搜 “医生同款睡裙” 还能看到相关链接。
- 10 月下旬:患者发现俩人专家号全变 “暂无号源”,内部透露祖副院长停诊三周,贾主任 “近期不排班”。这期间,有消息说祖院长原配已知情,虽没公开表态,但私下在收集相关证据,态度低调却坚决。
- 11 月 6 日:湖南省卫健委通报 “生活作风问题属实”,俩人被停职,还放话 “依规严肃处理”,彻底没了转圜余地。
- 11 月上旬:停职通报刚出没几天,祖副院长就放出消息,称要报警追究视频泄露者的责任,理由是 “侵犯个人隐私”,这波 “先追责泄密者” 的操作,直接让本就热闹的舆论场又炸开了锅,有人觉得 “泄密违法该罚”,也有人吐槽 “自己先犯错还好意思追责”。
- 11 月中旬:就在祖副院长追责泄密者的风波未平之时,又传出新消息 —— 祖院长原配经过多日考量,最终选择原谅丈夫,还通过身边人表示 “愿意给家庭一个挽回的机会”,这波反转让不少等着看 “离婚大戏” 的网友直呼意外。
- 最新进展(11 月下旬至今):网友扒履历正欢,又有知情人爆料,视频清晰度高、角度隐蔽,像 “有预谋的抓拍”,让人猜背后是不是有利益纠纷。而贾主任那边,除了停职,名下部分科研项目也暂时被冻结,职业前景蒙上阴影。
事件一发酵,评论区成了辩论场。一派怒拍桌子:“私生活乱成这样,医德肯定烂透,赶紧脱白大褂!” 另一派看得通透:“能治病才是真本事,私德瑕疵犯不着一棍子打死。” 说实话,我站后者 —— 咱们去医院是救命,不是查户口。
先得承认,俩人这事确实不地道。上班时间在值班室 “摸鱼搞对象”,还挪用医疗耗材当 “垫布”,职业操守绝对挂科。更耐人寻味的是,祖副院长 2024 年 6 月分管人事,年底贾主任就升了副主任,时间线比手术缝合线还整齐,难免让人想是不是有 “权色交易”。但要说这就能否定俩人医术,也太一刀切了。
翻翻俩人 “成绩单”:祖副院长是泌尿外科带头人、博导,主持过国家级科研项目,给 82 岁老人做高难度前列腺手术的新闻还挂在医院官网;贾主任专攻复杂眼底手术,连续三年拿 “患者最满意医生”,还去非洲做过免费复明手术。这些都是手术台旁练出的真功夫,不是靠嘴吹的。
有个被贾主任救过眼的患者说:“2022 年我视网膜脱落,是她放弃休息救了我眼睛,总不能因为私人犯错,就抹了救命功劳吧?” 这话说到点子上 —— 对患者来说,医生手稳不稳、技术硬不硬,才是关乎性命的大事。要是因为一段视频把专家摁 “冷宫”,最后没处看病的还是老百姓。
![]()
![]()
网上总拿 “圣人标准” 要求医生,觉得穿白大褂就得又会治病又守妇道,私生活有瑕疵就是 “德不配位”。可医生首先是人,再是医生,谁还没七情六欲、没犯过错呢?
得搞明白:医德核心是对患者负责,不是当道德楷模。只要医生没要红包、没开高价药、没耽误治疗,就算守住医德底线。私下感情纠葛是家庭伦理账,就像祖院长原配选择原谅,也是人家家庭内部的选择,该由配偶、单位处分管,犯不着让患者健康 “买单”。至于祖副院长要告泄密者,这事也得一码归一码 —— 泄密者侵犯隐私确实不对,该担责就得担责,但这可不能成为祖副院长回避自己错误的 “挡箭牌”,总不能说 “别人泄密错了,我自己犯错就不算事了” 吧?
有人说 “私生活不清白,看病肯定不上心”,这纯属瞎琢磨。当年有位心内科泰斗,私下爱喝酒、脾气爆,可上了手术台比谁都专注,救了上千人。反观有些医生,表面规矩,背地里收红包、推高价药,这种 “伪君子” 才该被踢出去。祖、贾俩人要是看病糊弄,再干净也该处理;可现在问题在私人领域,就得就事论事,别拿 “医德” 当大帽子乱扣。
再说,好医生比挂号号源还稀缺。祖副院长这样的博导,培养接班人得十几年;贾主任擅长的眼底手术,全国能熟练做的没几个。要是因为一段视频吊销他俩执照,不等于断了患者活路?这哪儿是道德高尚,分明是对生命不负责任。
当然,说 “医术重要” 不代表纵容错误。上班干私活、挪用耗材,职业失范得罚,停职调查没毛病;要是查出祖副院长用职权给贾主任开 “后门”,触碰红线更得严罚。祖副院长报警追责泄密者是他的权利,但不能因为这个就弱化自己的问题,该承担的责任一点都不能少。但处理得有分寸。停职、通报、降职都能理解,可要是直接踢出医疗行业,就矫枉过正了。就像老师课教得好但爱打麻将,该批评教育,不能直接开除让学生没好老师教。咱们真正该警惕的,是 “德艺双差” 的人 —— 病治不好,还靠职位捞钱。前两年被查的某些医院院长,医术稀松,却靠卖设备、进药品赚得盆满钵满,那才真 “不配做医生”。相比之下,祖、贾俩人的问题虽不光彩,但至少没拿患者性命当儿戏。
这风波其实反映出大家对医生的期待:既要有华佗医术,又要有菩萨品德。可现实是,有医术的未必全有品德,道德完人未必会做手术。
咱们得想明白,去医院核心是 “治病”,不是 “追星”。评价医生,首先看能不能治好病,这是硬指标;私生活是锦上添花的道德要求,不是一票否决的 “死刑令”。俩人犯了错,该罚就罚,祖副院长要追责泄密者也合理,但罚完要是还能救死扶伤,总比让医术烂抽屉里强。
毕竟,患者躺手术台上,不会关心主刀医生感情史多曲折,也不会在意他有没有告泄密者、家人原不原谅,只会关心他手稳不稳、技术硬不硬。这世上没有完美医生,只有能治病和不能治病的医生。与其盯着值班室八卦不放,不如多关心怎么让好医生留岗位、让患者看好病 —— 这才是医疗行业该操心的事,不是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