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岁的王先生在医院做胸部CT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肺结节,即便医生告诉他是良性的,但他还是特别担心,担心肺结节会恶变或是已经恶变,王先生惶惶不可终日。
由于过度担心,王先生开始去不同的医院多次进行CT检查,甚至曾做过PET-CT检查,殊不知,这样频繁的进行CT检查,反而会增加致癌的风险。
其实很多人都有王先生这样的经历,反复到医院进行CT检查,甚至很短的时间里要做很多次,殊不知,CT检查,虽然没有痛苦,但并非是无创的检查,CT检查最大的创伤就是辐射。
不同部位的CT检查,辐射剂量也是不同的,头部CT:约2 mSv(相当于8个月自然辐射)。胸部CT:5-7 mSv(相当于2年自然辐射)。
腹部或盆腔CT:8-10 mSv(相当于3年自然辐射)。
去医院检查的时候,CT检查又分为普通平扫CT或增强CT检查,毋庸置疑的是,增强CT检查的辐射剂量更大。
很多人,动不动就去医院做全身CT检查,从头到脚,辐射剂量无疑更大,更糟糕的是,有些人做全身CT检查,根本不是病情需要,而只是出于体检,这样肆无忌惮地做CT检查,本来没问题的,却可能对身体造成难以估计的影响。
医生提醒,以下这些CT检查都属于过度检查,千万要注意。
第一,同一部位,一年内反复检查
即便是罹患了癌症,出于病情需要,也不需要总是去做CT检查,对于那些没有罹患癌症的患者,更不能过度进行CT检查。
很多人发现了肺结节,为了观察结节的变化,需要定期进行CT检查,但是这种定期,往往也是一年的时间里最多2次,很多人一个月或两个月就去医院做一次CT检查,这显然是过度的。
![]()
第二,为了体检,进行全身CT检查
现在有很多患者,为了及时发现癌症,会选择全身CT检查,这显然是错误的,一次全身CT检查,意味着你要承受过多的辐射负担。
还有,不要过度迷信全身CT检查,对于某些癌症,CT的确敏感,比如肺癌、肝癌、胰腺癌等,但是有些癌症,CT是无能为力的,像早期胃癌、大肠癌等,CT检查都是无能为力的。
其实,要想降低CT检查的频率,并非是没有方法的,有些部位,彩超检查可能更加敏感,比如甲状腺、乳腺等部位,而彩超检查不同于CT检查的是,它可以反复利用,因为不存在辐射的风险。
对于早期胃癌和大肠癌的筛查,CT检查不是必须的,也是无能为力的,一般胃镜用来筛查早期胃癌,而肠镜用来筛查早期大肠癌。
如果确实没有办法替代,比如肺部的筛查,彩超是无能为力的,虽然胸片的辐射较小,但是胸片却存在清晰度和对比度欠佳的情况,这个时候,CT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很多人做CT检查的时候发现了肺部病变,这个时候,定期复查就变得很有必要,有些肺部病变,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具有恶变的倾向,这个时候,定期筛查就可以发现肺部病变的蛛丝马迹。
但是如果实在要检查,尽量要减少次数,一年可以控制在2-3次这样的频率,而且检查的时候尽量选择低剂量CT。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