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作者|深水财经社 纳兰
星巴克中国被出售的事情刚落定,又一家知名外资餐饮品牌的中国业务被卖掉了。
11月10日晚间,私募巨头CPE源峰与汉堡王母公司餐饮品牌国际集团(RBI)同步发布公告,宣布成立合资企业“汉堡王中国”,这家进入中国市场二十年的快餐巨头正式迎来本土掌舵人。
![]()
01 、3.5亿美元拿下控股权
根据双方公告,CPE源峰将以3.5亿美元的初始资金注入新公司,获得约83%的绝对控股权;RBI则保留17%股权,同时授予合资企业一份为期20年的独家开发协议,意味着未来二十年汉堡王在中国的门店拓展、菜单创新、数字化建设等核心运营权将完全移交本土团队。
这笔资金将定向用于门店扩张、市场营销、产品研发等关键领域,交易预计在2026年第一季度完成,具体时间取决于监管审批进度。
双方还同步公布了一份“十年增长蓝图”。截至2025年11月,汉堡王中国在营门店数约1250家,而新规划明确提出,2035年要将这一数字提升至4000家以上,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同店增长。
CPE源峰董事总经理毛卫在声明中直言:“依托我们对本土消费者的深刻洞察,要让更多中国人尝到汉堡王的火烤汉堡”,言语间透露出加速本土化的决心。
值得关注的是,这场交易堪称“闪电操作”。2025年2月,RBI才以约1.58亿美元从原合作伙伴TFIAsia和笛卡尔资本手中收回汉堡王中国100%股权,短短9个月后便敲定新合资方案,足见其调整中国战略的迫切性。
而在此期间,汉堡王中国已启动预热调整。6月份是汉堡王入华二十周年,公司任命餐饮资深高管陈玟瑞为首席执行官副手兼供应链官,设立首席变革官岗位,同时关闭低效门店并规划新增40-60家核心商圈门店。
02、新主CPE源峰的来头
和收购星巴克中国的博裕资本类似,拿下汉堡王中国控股权的CPE源峰,也是一家神秘的国内产业资本超级玩家。
其前身为“中信产业基金”的资产管理机构,总部位于北京,目前累计管理规模已超1500亿元,聚焦科技与工业、消费与健康、基础设施三大领域,在消费赛道深耕十七年,仅连锁服务领域的投资就累计超100亿元。
其投资成绩单堪称“国民品牌集合”,从蜜雪冰城、泡泡玛特这类新消费龙头,到爱尔眼科、老铺黄金等连锁标杆,再到美丽田园、雍禾植发、丝域养发等服务类品牌,CPE源峰的布局精准覆盖餐饮、零售、医疗等多个赛道。
![]()
尤其在餐饮领域,其投资的蜜雪冰城已成长为全球门店数超3万家的茶饮巨头,CPE源峰不仅有资本实力,也懂中国餐饮的运营逻辑。
针对汉堡王中国,CPE源峰已明确了经营战略,在产品端开发本土化新品,在营销端升级品牌沟通,线下复用蜜雪冰城拓店经验,线上重构外卖与私域渠道,同时搭建数字化运营体系。
03、老东家RBI为何要卖?
汉堡王在中国这些年走下坡路是被出售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其门店增速从2023年的257家骤降至2025年的26家,单店年销售额仅40万美元,不足全球平均水平的40%,在RBI全球市场中排名末位。
![]()
让出控制权的RBI,实力同样不容小觑。这家总部位于加拿大的餐饮集团,旗下拥有汉堡王、TimHortons(天好咖啡)、POPEYES、FIREHOUSESUBS四大知名品牌,在120多个国家运营超3.2万家餐厅,2024年系统内销售额接近450亿美元,市值超220亿美元。
汉堡王曾是RBI的中国王牌,2005年入华后,2012年与TFI、笛卡尔资本达成合资后加速扩张,从60家店增长至2025年初的约1500家。但转折出现在新冠疫情后,汉堡王中国业绩明显承压。2025年第一季度,RBI整体净利润同比减少32.62%,中国市场门店扩张不力是重要诱因——2023年新增约400家店后,总数反而从1700家下滑至1500家左右,截至2025年6月仅余1501家,远不及肯德基的11938家和麦当劳的7784家。
此次引入CPE源峰,被业内视为RBI将转向“轻资产模式”。首席执行官JoshuaKobza坦言:“中国市场变化太快,必须依靠本地强者”,保留17%股权既能分享增长红利,又能通过品牌授权获得稳定收益,更符合集团“与本地强者合作”的全球战略。
有趣的是,RBI采用“一牌一策”布局。TimHortons仍与笛卡尔资本合作运营,门店超2000家;POPEYES2023年交由百胜中国操盘后,门店从50家增至200多家,展现出差异化运营的灵活性。
04、外资餐饮集体“找靠山”
汉堡王在中国的易主并不是第一家。近五年来,随着本土餐饮品牌强势崛起,多家国际巨头纷纷通过出让股权、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为中国业务寻找本土搭档,形成独特的“本土化托管”浪潮。
就在一周前的11月4日,星巴克宣布与博裕资本达成协议,以24亿美元的价格出让中国零售业务60%股权,创下外资餐饮在华最大规模股权转让纪录。
交易完成后,星巴克保留40%股权及品牌所有权,合资企业将运营全国8000多家门店,并计划在未来拓展至20000家。
尽管2025财年星巴克中国收入达31.05亿美元,同比增长5%,但表现出量增价跌的隐忧。第四季度同店交易量增长9%,客单价却下降7%。
反观本土对手瑞幸,门店数已超24000家,凭借高性价比持续挤压星巴克市场份额。
选择博裕资本颇具深意,这家2011年成立的私募机构,投资过阿里巴巴、小红书、北京SKP等企业,兼具资本实力与本土资源。
更早的还有麦当劳、百胜、达美乐等外资品牌,在下面简单介绍下他们出售中国业务的情况。
麦当劳中国:2017年,麦当劳将中国业务80%股权出售给中信股份、中信资本控股与凯雷投资集团,开启“金拱门”时代。借助本土资本的渠道资源,其中国门店数已跃居全球第二,成为发展最快的市场。
百胜中国:2016年从百胜集团分拆时,引入春华资本和蚂蚁金服作为股东,2020年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本土化运营后,旗下肯德基、必胜客门店数持续增长,还成功孵化出塔可贝尔等新品牌。
达美乐中国:2024年,达美乐全球将中国业务51%股权出售给春华资本,交易估值约15亿美元。春华推动其上线“30分钟必达”承诺,2025年同店销售额增长12%。
POPEYES中国:作为RBI旗下品牌,2023年与百胜中国达成战略合作,由百胜负责独家开发运营。借助百胜的供应链与门店管理经验,其门店数四年增长四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