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因为一场会议,很多人的命运被改变,原先位高权重的彭老总被免除了军职,此后基本上赋闲状态。
当初的国防部长是有实权的职务,基本会兼着主持军委工作,彭总去任后,该由谁来接替才能服众呢?中央领导们思考商议过后,终确认让另一种元帅101来担任国防部长,此后一直到1971年都未再换人。
而在101上任之初,为了能更好地协调工作,国防部还安排了9位副部长,他们分别是谁?当时的工作重心又是什么呢?
![]()
第一位副部长是开国大将罗瑞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101接了彭总的班,罗瑞卿就是接了黄克诚的班。原先由黄大将担任的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1959年都是罗瑞卿兼任了。
这两个职务权力可大可小,原先精力旺盛的彭总当国防部长主持军委时,工作事务都亲力亲为,总长和秘书长就不太突出。
但101接任国防部长后,由于长期养病等各种原因,在北京的时间不多,包括军委日常工作在内的很多事情就交给罗瑞卿去处理,为此还设立了军委办公会议,由罗负责。
当初的军队工作流程是先上报总参,总参筛选过后汇总给军委,而罗瑞卿一个人既负责总参又负责军委之际,很多事情基本只要他拍板就能定下来。这个权力就非常大,让他隐隐成了三军的实际负责人。
![]()
往后几年罗瑞卿身上的担子不断加重,陆续兼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副部长、国防工业办公室主任等职,光是实权要职就多达13个。
为能处理这庞大的工作量,他配备了四个秘书,分别协助梳理军队、国防工业、党政、日常事务。
此时的聂帅、徐帅、陈老总、叶帅等开国元帅基本都只管理着一个领域,很多工作都还需要得到罗瑞卿的支持才能推进。
此外,罗瑞卿的政治地位也非常高,虽然没有成为政治局委员,但有资格列席政治局会议,也能在会议上发表意见、参与决策。实际他离政治局委员就差一个名义而已,此殊荣,其他九位大将都没有。他这个国防部副部长,实际行使的是部长之权。
![]()
第二位副部长是开国大将谭政,1954年9月国防部刚成立时,他就已是副部长,时隔5年继续担任要职,可见他的能力是得到一致认可的。并且他身上还有个非常重要的职务——总政治部主任。
1956年,罗荣桓元帅因健康问题主动申请卸去总政主任一职,同年12月谭政开始接替主持总政的工作,狠抓全军思想,一直到1960年前他的工作都是以总政为主。
第三位副部长是开国大将萧劲光,同样的,他也是第一届国防部的副部长。
不过他这位新中国的首任海军司令员,重心主要还是放在海军,如果国防建设有需要,他会全力配合。
![]()
第四位副部长是开国大将粟裕,他在1954年至1958年间是总参谋长,但因为一些工作上的分歧,导致他在反“教条主义”运动中挨批,随即被免去了总参的职务。
当时上级对他后续的工作问题给出几个选择,其中之一是到国防部坐班,粟裕本就跟国防部长彭总有矛盾,自然不愿意。
幸好叶帅关键时刻伸出援手,说军事科学院刚刚组建,需要一个会打仗的人过去加强领导力量,得到中央批准后,粟裕于同年9月19日正式到军事科学院出任副院长、党委第一副书记。
组织或许是为了缓和关系,同年12月仍让粟裕兼任国防部副部长,虽然他没有去上过班,但这个职务他一兼就兼了20年,直到1978年卸去。
![]()
第五位副部长是开国大将陈赓,他的工作重心也不在国防部,作为哈军工的创始人,陈赓最关注的始终还是这所倾注了大量心血的学校。并且1957年12月突患心肌梗塞后,他的健康状况一直很糟糕,没有太多精力去负责具体繁杂的工作。
早年受过的伤对他身体打击太大了,1960年这张与老战友的合影,虽然他还是笑着,但走路已是困难,照片中也能看到到了需要拄拐的程度。1961年3月16日陈赓不幸病逝,着实令人痛心。
第六位副部长是开国大将王树声,他是老资历,可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没有特别耀眼的成绩,建国初期只担任了二级军区湖北军区的司令员。
不过毕竟他曾是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红四必须要有一个大将代表,因此在1954年他调到中央担任国防部副部长并负责筹建解放军总军械部。
总军械部后来划归到总参谋部之下,中央就在1959年让王树声继续担任国防部副部长的同时,又兼军事科学院副院长,主要工作重心还是在军科院。
![]()
第七位副部长是开国大将许光达,他1959年时还身兼两个职务:装甲兵司令员、装甲兵学院院长。
从1950年开始,他就负责了装甲兵的相关事宜,包括兵种组建、人才培养等等,这项事业占据了他的所有精力,国防部的职务更多就是兼顾着。
第八位副部长是开国上将许世友,建国初期,陈老总调到上海出任市长,粟裕先是养病后又到中央工作,华东的军队事务,基本上都是许世友在具体指挥、执行。
1955年军区改制后,许世友出任首任司令员,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8年。他平日里主要在南京,到首都的时间都比较少,更不可能去负责太多国防部的具体工作了。
![]()
第九位副部长是开国上将刘亚楼,虽然说他深受101器重,但同样也不是以国防部的工作为主。作为新中国首任空军司令员,刘亚楼心思更多是用在了发展、建设空军上。
第十位副部长是开国中将廖汉生,他是新中国唯一一个担任过国防部长的开国中将,这里面还有段特殊的往事。
其实拟授名单中,贺炳炎、廖汉生两位一开始被当做了红二军团的上将代表,但名单汇报上去后,毛主席认为各级将官人数过多、需要减少。
贺老总想到廖汉生是自己亲戚(廖汉生原配是贺龙二姐贺戊妹的女儿),贺炳炎又为革命付出一条手臂劳苦功高,就决定“大义删亲”,将廖汉生从名单删除,留下了贺炳炎。
本来1954年国防部刚成立时,廖汉生已是副部长,也是在为授上将做准备。结果贺老总的改动,让廖汉生成了一个“唯一”。他1954年在国防部的首个任期主要工作在军事学院,1959年后的第二个任期则主要负责北京军区。
![]()
这个国防部的领导班子配备非常齐全,总参、总政、军种、兵种、大军区等各单位的负责人都有,如果有什么紧急事务需要临时调动,也能很快协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