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假马上到!
你的行程计划好了吗?
可顺德陈村的余女士
却遇到一场 “航班取消风波”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完整视频戳↓
家长糟心经历:
临飞前航班取消,退票还要扣钱?
10月14日,家长余女士在携程 APP 购买了三张中转机票,先搭海南航空从广州白云机场飞去大连周水子机场,再搭南方航空从周水子机场飞去长白山机场,总价2334元,原定11月12日出发,当天可以到达长白山。
没想到11月3日,她突然收到第二趟航班取消的通知……
![]()
“携程说能免费帮我改到 13 号的航班,但秋假就 3 天,哪能在飞机上浪费 24 小时?只能选退票。” 余女士无奈道,可接下来的回复更让她生气:“携程说南航的票能免费退,但海航的票要收手续费,每人68元,3个人一共 204元!”
![]()
更让她崩溃的是,临出发才取消航班,低价票早就没了,再买直飞单程要贵 1300元/人。她分别找携程和南航投诉,得到的答复却很敷衍:
携程:“不负任何责任,所有经济损失由消费者承担”
南航:“没有相关条款支持赔偿”
“又不是我的原因要退票,凭什么让我承担损失?” 余女士越想越不合理。
![]()
中转机票退改水有多深?
不同平台规则差太多!
为什么中转机票的一程取消后,另一程退票需要消费者买单?记者也以广州飞长白山为例,在多个旅行平台搜索中转机票,发现购票页面都有小字提示。
![]()
从去哪儿平台可见,只有两程航班均为同一航司的联程机票,有全程免费退改的 “无忧飞” 保障;但两程不同航司的非联程航班,就有细则写明:取消或延误,另一程退改需自费。
而携程平台显示,即便两程航班同一航司,也是 “一程航变,另一程退改需自费”。
律师提醒:责任怎么分?
消费者该注意什么?
有律师分析,消费者购买了中转机票,等于分别与不同的航司签订了服务合同,每份合同都是独立的,不能因为其中一份合同变更影响了另一份合同的履行。
由于飞机航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往往在机票退改过程中,购票平台、航空公司、消费者三方可能都要承担责任,但是无论航司还是购票平台也都需要尽到显著提示义务。

律师郑宇佳:“平台作为整体的后台服务方,当知道其中一个航班延误的情况下,可以发挥一定的调度协调功能,使另一趟航班可以协助衔接上。
作为消费者,其实应该对于航空的不确定性有自己的预判,不能将非联程航空机票安排得太过紧凑。
航空公司 “免责条款” 本身是对消费者权利的削弱,如果并没有用一种明示清晰、足以引起消费者注意的方式去提示消费者的话,那么我们认为这个免责是不存在的,你就要赔付;
但是,如果已经对消费者有引起注意的提示,那么这种免赔在法律上也是合理的。”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出行顾虑
大家一起出出避坑主意~
有更多精彩视频和直播!
来源:小强热线记者何满灿、先伟豪、谭嘉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编辑:吴自强
责编:马 涛
监审:黄柏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