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政府
特朗普上台之后大肆对其他国家征税,对中国开始“贸易战”,将全球贸易体系规则破坏殆尽,那么他收到了什么结果?《经济学人》杂志日前公布,10个月内美国民众转变明显。赞成特朗普执政表现的人数下降了18%,比2017年至2021年“第一任期任何时候”下降了3个百分点。其力推的“全方位贸易战”政策成为核心诱因——这场旨在“重振美国制造业”“维护经济利益”的贸易博弈,最终因反噬国内经济、背离民生诉求而引发民意的反扑,甚至殃及到了他的“基本盘”。
![]()
特朗普
《经济学人》明确指出,美国制造业岗位减少的88%源于生产率提升,贸易因素仅占13%,而随着富裕国家消费向服务业转型,制造业就业占比从1950年的近三分之一降至如今的十二分之一,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关税引发的物价上涨进一步加剧民生压力,叠加预计2026年底将上升0.7个百分点的失业率,让特朗普“美国人将获得巨大收益”的承诺沦为空谈。
![]()
报道原文
更值得关注的是,和中国的摩擦最终“一败涂地”,让激进派民众也非常失望,认为他没有占到中国的便宜。贸易战引发的法律争议加剧了政策不确定性:最高法院多位大法官质疑其依据《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征收关税的合法性,认为此举本质是“向美国人征税”,违背了国会的核心职权而即便其酝酿“B计划”援引其他法律条款,也难以摆脱程序约束与执行效率的困境,这种政策摇摆让企业与民众对经济前景丧失信心。
![]()
特朗普
贸易战不仅未能凝聚国内共识,反而让美国民众吃了大亏:依赖进口原材料的中小企业不堪重负,农民因贸易伙伴反制措施失去传统出口市场,而关税带来的财政收入远无法弥补民生与产业损失。美国媒体评价指出,特朗普对“逝去工业时代”的执迷,本质上是一条“死胡同”——人工智能的兴起本将加速产业结构升级,而贸易保护主义反而会降低美国生产率、损耗国家财富。这种脱离实际的政策导向,让原本期待经济改善的选民深感失望,尤其是中间派选民对其“务实惠民”的信任彻底崩塌,最终转化为支持率的断崖式下跌。
![]()
美国国会
从中也不难看出,特朗普的贸易战与支持率暴跌,构成了单边主义政策失败的典型案例。它证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将国内问题外部化、以邻为壑的贸易保护主义,终将因违背经济规律而反噬自身。18个百分点的支持率跌幅,不仅是对特朗普贸易政策的直接否定,更是美国民众对稳定经济环境领导人的渴望,而不是“折腾人”的总统。如同中国之前说过的一样:任何脱离现实规律、忽视民生根本的政治算计,都难以维系持久的民意支持,而唯有秉持开放合作、尊重经济规律,才能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