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越阶,靠的并非吃苦,而是这5大生存智慧
一个普通人,没有大的机遇,一辈子都会很普通,无论他多么努力。
因为,向上爬的通道很窄,能够真正实现越阶的,寥寥无几。
你可能说自己很能吃苦,但比你吃苦的人大有人在。
所以,想要真正成功逆袭,下面这5大生存智慧,你就必定要悟透。
![]()
一:弹性生存:刘邦的“低头哲学”
老话讲得好:“黄河拐了九十九道弯,最后还是流进了大海。能弯腰也能抬头,那才是真龙。”
当年刘邦牛气冲天,一口气打下了咸阳,然后就派兵把守函谷关,不让其他诸侯进来,连西楚霸王项羽的面子都不给。
这下可把项羽给惹毛了,立马带着诸侯联军来收拾刘邦。
那时候刘邦的实力跟项羽比,差得远了。
要是真硬碰硬,他瞬间就得被碾碎。
刘邦一看这架势,知道硬刚不行,只能先忍着。
明知道鸿门宴是场“鸿门宴”,也得硬着头皮去。
宴会上,面对项羽的步步紧逼,刘邦那叫一个谦卑,又是敬酒又是道歉,说自己绝没想独占关中的好处,愿意听项羽的。
这么一来,项羽果然放松了警惕。
结果刘邦转头就“暗度陈仓”,偷袭了三秦,最后还带着联军打下了项羽的老都城彭城。
这套“先低头,再反攻”的玩法,把“弹性生存”演绎到了极致:该示弱的时候就示弱,但一有机会就果断出手。
反观项羽呢,又固执又自大,最后落得个乌江自刎的下场。
所以司马光评价楚汉之争时说:“太刚强的人,死在自己的固执上;懂得变通的人,赢在自己的灵活上。”
刘邦的智慧就在于这个“弹性”。
在强者面前懂得弯腰,在逆境里悄悄积蓄力量。
社会这个大江湖,直来直去的人,往往被撞得头破血流。
要是能学学刘邦“以退为进”的智慧,在妥协中慢慢积累自己的实力,反而能扭转局面,反败为胜。这,就是生存的终极辩证法。
二:立身之法: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
天冷了,没比穿件厚实的皮大衣更管用的;被人说闲话了,没比提升自己更有效的办法。
这事儿发生在西汉。
有个叫直不疑的人,在汉文帝手下当官。
有一次,他同宿舍的一个同事休假回家,错拿了另一个同事的金子。
丢金子的人发现后,一口咬定就是直不疑偷的。
面对这凭空而来的指责,直不疑既没跟他吵,也没费劲去找真凶,而是很坦然地承认了,自己掏钱买了同样多的金子还给了人家。
后来,那个休假的同事回来了,把误拿的金子还了回去,真相大白。
丢金子的人那个惭愧啊!从此,大家都夸直不疑是个忠厚老实的人。
当别人非议你、攻击你的时候,最没用的就是跟人争辩,最傻的就是想着报复,而最高明的“反击”,就是管好自己,提升自己。
你想想,当你比别人只强一点点的时候,会招来嫉妒;但当你比别人强一大截的时候,别人就只剩下仰望了。
所以,把那些想用来解释、用来吵架的精力,全都用在提升自己身上。
等你站得足够高了,曾经的那些闲言碎语,你自然就听不见了,因为它们已经够不着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