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1月10日, 作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后举办的首场重要经济外交活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落幕。数据显示,本届进博会成交活跃,按一年计意向成交额达834.9亿美元,比上届增长4.4%,创历史新高。
本届进博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实现了预期目标,充分彰显了中国发展的确定性和开放的确定性,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稳定性和正能量。
全球首发201项、亚洲首展65项、中国首秀195项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党委书记、副局长吴政平介绍,今年进博会国家展内容更丰富,助力各方拓展合作空间。据悉,今年共有67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加本届进博会国家展,展览面积3万平方米,会期举办了上百场活动。
其中,中国馆集中展示“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开创性进展与历史性成就,共汇集展品570件,为历届最多。CR450高速动车、C919大型客机、6G空天一体应用场景等展品,吸引中外观众纷纷驻足“打卡”,生动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最新实践和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最新成果。
第八届虹桥论坛以“开放共创新机遇 合作共享新未来”为主题,举办1场主论坛、25场分论坛及若干闭门会等活动,积极践行四大全球倡议,特别是全球治理倡议,深入探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新思路。数据显示,论坛注册总规模首次超过1万人,400多位政商学界权威嘉宾参与讨论,其中包括8位诺贝尔奖得主等顶尖学者。
今年的虹桥论坛设置贸易安全、多边主义、全球南方、产供链韧性等重要议题,共发布报告、指数、标准、倡议等成果20项。其中,旗舰报告《世界开放报告》迎来5周年,《报告》指出,国际贸易冲突加剧,世界开放指数小幅下降;而中国开放指数上升,扩大对外开放成效显著,为跨国公司提供发展空间与合作平台。
第八届进博会企业展创新氛围浓厚,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据悉,本届进博会企业展面积超过36.7万平方米,共有来自138个国家和地区的4108家企业参展,展览面积和企业数量均创历史新高。
吴政平介绍,今年的企业展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首秀功能提升,今年共发布461项代表性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其中,全球首发201项、亚洲首展65项、中国首秀195项,涵盖生物医药、绿色低碳、技术装备等行业,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占比更高。全球“最快”的无创体检设备、“最小”的X光机、“最轻”的大折叠屏手机等,都在本届进博会上首发首展,助力中国大市场进一步成为全球创新的试验场、应用场、利润场。
二是消费热点突出。“银发经济”“宠物经济”“悦己消费”成为新热点,智能助听器、智能舒眠系统、陪伴机器人等适老产品广受欢迎,低碳饮食、智能健身等助力“体重管理”的定制化方案得到全链条展示,经典老爷车与电动汽车上演“百年对话”。
三是顶尖企业齐聚。今年,近百家大型跨国公司、大型商协会负责人来到“四叶草”。其中,有10家行业顶尖企业由董事长或CEO亲自率队,将企业“总部决策层”集体带到进博现场,成为全球企业持续看好中国、加码中国、深耕中国的生动缩影。
记者了解到,本届进博会展客商交流对接务实高效,洽谈签约成果丰硕,共组建43个交易团和700多个交易分团,注册观众超过46万人,同比增长7%。进博会为展客商创造了多样化的交流对接机会。此外,本届进博会共举办83场配套活动,人文交流展示面积合计超过3.8万平方米。
进一步增强展客商在沪投资发展的信心
本届进博会服务体验全面升级、开放合作更加深入、综合效应持续放大,充分展示了上海作为全球开放高地的活力与魅力。
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进博会城市服务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朱民表示,本届进博会上采购成交进一步扩大。上海交易团组织了1.8万余家企业的12.4万名采购商,覆盖大型零售商、跨境电商、综合贸易商等重点行业与关键领域。按一年计上海交易团意向成交金额达106.2亿美元,同比增长5.14%,连续八年位居地方交易团首位。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意向成交额同比增长34%。
交流互动方面,浦东分论坛深入探讨推进构筑制度型开放高地、加快建设三大先导产业集群。虹桥分论坛深化要素、产能、市场与规则链接,更好服务企业有序“走出去”。上海会议活动以“破局共生,韧性增长”为主题,举办了100场小型研讨、圆桌会、闭门会,累计参会人数接近1万人次,首发报告、指数等各类重要成果逾60项。
进博会期间,上海全方位展现城市魅力。场馆内打造“上海城市形象展示区”,集中呈现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创新成果,累计参观达3万人次。围绕“申字形”高架打造的“空中花廊”生机盎然,全市市容环境美观大方。全市超6万个宣传阵地开展立体化、全天候公益宣传,累计触达受众超1亿人次。
持续放大进博会综合效应,上海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展客商在沪投资发展的信心。“投资中国·2025上海城市投资推介大会”举行,发布超过160个路演项目;“上海之夜”跨国公司高管交流招待会等105场形式多样的投资促进活动在沪举办,为展客商创造更多合作发展的机遇。
文旅商体展联动让进博红利惠及展客商和市民。进博会期间,启动“购在中国·2025精品消费月”,举办“申城五新”为主题的“上海迎进博消费嘉年华”系列促消费活动,开启全国“丝路云品”电商月,推出多国别主题日及千余款特色商品线上专享活动。进博首发“第二现场”活动推动10余个品牌的进博新品在上海商圈同步上市。拓展“票根经济”内涵,首次将“票根码”赋能进博会,溢出联动覆盖全市80余个商圈、公园、古镇、博物馆、艺术场馆等。
服务体验方面,为确保展客商参展观展更加便捷,今年上海落实出入境通关便利措施,进一步拓展保税展示交易范围,累计签发电子口岸签证325证次。“入境通(Easy Go)”首次接入进博会小程序,为外籍展客商提供全方位多语种服务。轨道交通“四线五站”全面提升运力,新设虹桥枢纽地下通道接驳线,累计运送约1.25万人次。新增浦东机场进博专线,展客商从浦东机场直达进博会停车场。展馆周边预约停车场累计预约停放约5.5万车次。
今年进博会的馆内服务也更加专业和温馨。进博会首次设立“蓝鲸沪企工作站”进博服务点,帮助展客商解决相关问题117件。4000余名训练有素的志愿者累计服务超60万人次。4个法律服务中心累计提供法律咨询等服务320余次。丰富餐饮供应,累计供餐约58万份,“进博美食荟”专区提供中西特色美食。馆内6个医疗站和全市37家定点医院,累计提供进博会医疗服务1600余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