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机器人大讲堂&立德智库不完全统计,2025年10月,中国机器人行业共发生50起融资事件,相较于6月的56起略有回落,整体变化幅度不大。与此同时,未披露融资金额的事件占比下降至约48%,反映出市场信息透明度进一步提升,有助于市场更准确判断资金流向。
从融资规模来看,10月机器人行业融资总额预估介于35亿元-64亿元之间,整体区间较9月54亿元-78亿元有所收窄,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这一变化不仅是市场投资逻辑趋于成熟、资金配置效率提高的体现,也预示着行业可能正步入一个以质量为核心、注重夯实内在价值的发展新阶段。
从融资轮次来看,10月的融资市场显示出资本对技术成熟度和商业化进展的更高要求。西恩科技在伺服系统及芯片领域完成的数亿元Pre-A轮与Pre-A+轮融资,以及灵心巧手在灵巧手领域获得的数亿元A轮融资,是本月最具代表性的两起大额融资。这两起事件共同凸显了资本对具备规模化潜力的核心零部件厂商的重磅押注。在轮次分布上,A轮及其相关轮次依然是融资事件最为集中的阶段,表明市场对已度过初创期、产品得到初步验证并准备扩产的成长型企业信心最足。
![]()
从细分领域看,核心零部件领域共发生14起融资,成为十月最大赢家,融资深度与广度同步提升。本月,以伺服电机及系统、谐波减速器、灵巧手以及各类传感器为代表的核心部件赛道融资事件密集。这不仅体现了资本对提升机器人本体性能、降低制造成本的核心关切,更反映出投资逻辑已从“整机集成”向“底层技术突破”深化。产业资本如科沃斯战投、理想汽车等机构的积极布局,也强化了产业链的协同效应。
![]()
值得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赛道热度依旧,但投资重心出现微妙变化。尽管本月该领域融资事件数量依然可观,如穹彻智能、松延动力等,但多数融资更多地流向了为人形机器人提供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和运动控制的关键技术公司,这预示着资本在持续看好长远方向的同时,正以更务实的姿态,优先支持那些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铺平道路的底层技术。
总体而言,2025年10月的机器人行业融资市场呈现出“夯实基础、深耕场景”的显著特点。资本的目光不再仅仅追逐于前端整机的宏大叙事,而是更加深入地投向支撑整个产业发展的“硬核”根基——核心零部件与关键技术。本月,产业链中上游的技术攻坚企业成为吸金主力,同时,在工业、特种等垂直领域具备明确场景落地能力的机器人公司也持续获得资本青睐。
▍核心零部件相关
本月,核心零部件领域共计发生14起融资,融资轮次集中于A轮(10起),天使轮与B轮分别为3起与1起。值得关注的是,本月出现三起超亿元融资,与上月(0起)相比变化显著,反映出资本对关键部件企业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从细分领域观察,传统三大核心零部件(减速器、伺服电机、控制器)的融资占比相较9月有所回落,而新型核心零部件(如3D视觉、激光雷达、力矩传感器及系统集成)以及灵巧手与一体化关节领域共录得9起融资,合计占比达64%。这一结构变化,凸显资本正聚焦于人形机器人执行器模块的关键技术突破,其高精度力控与仿生结构设计能力,已成为布局下一代机器人硬件架构的核心方向
●西恩科技
10月21日,国产高端伺服驱动技术领军企业“苏州西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恩科技”)官宣连续完成Pre-A轮与Pre-A+轮合计数亿元融资。Pre-A轮融资由钟鼎资本领投,老股东经纬创投、建发新兴投资跟投;Pre-A+轮融资由国投招商领投,洪泰基金、中鑫致道资本等投资机构及上市公司绿的谐波、景业智能(旗下产业基金正景资本)跟投,老股东经纬创投持续加码。以上融资将重点投向公司高端产品的持续研发、量产能力建设及市场拓展,深化机器人产业链布局,助力中国智能机器人核心部件领域掌握全球话语权。
![]()
据悉,西恩科技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高端伺服驱动技术研发的专精特新型高科技企业。公司依托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核心技术团队,构建了“芯片+算法”全栈自研能力,致力于为四足机器狗、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及工业自动化等领域提供高效率、高精度和高可靠性的解决方案。其产品在功率密度、控制频率和兼容性方面达到国际一线水平,功率密度实现99%的效率,支持4kHz同步控制频率,并具备多协议编码器兼容能力,满足极端环境与紧凑化安装需求。
![]()
围绕自主技术,西恩科技推出了“华山一号”等系列微型伺服驱动器,实现100%器件国产化认证。产品已批量交付并服务超过100家客户,在机器人关节驱动、工业自动化等场景中形成差异化优势。随着人形机器人及自动化产业需求增长,伺服驱动作为核心部件市场空间持续扩大,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公司以本轮融资为契机,将进一步深化技术迭代,推进智能化产线建设以实现年产能10万套目标,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未来,西恩科技将持续通过“芯片+算法+场景”的垂直整合模式,突破核心技术壁垒,助力中国在全球机器人产业竞争中抢占高地。
●灵心巧手
10月24日,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领军企业——灵心巧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灵心巧手)正式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京国瑞管理公司和博佳资本领投,国中资本、帝奥微、紫峰资本、山证投资、江金卓越基金、弘颐基金等知名机构联合投资,老股东蚂蚁集团继续加注。作为目前全球唯一实现高自由度灵巧手千台量产的具身智能企业,此次融资将帮助灵心巧手加速量产能力升级、加快全场景技术研发与全球化布局,进一步强化在高自由度灵巧手领域的领军作用。
![]()
据了解,灵心巧手其核心产品Linker Hand系列覆盖腱绳、直驱、连杆等多种驱动方案,科研版最高达42个自由度,工业版如L30具备22个自由度、20kg负载及±0.2mm重复定位精度。产品在耐用性与成本上实现突破,最低售价仅为6666元,月订单量突破千台,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80%。同时,公司推出Open TeleDex开放式遥操作平台,支持“TripleAny”自由组合,推动具身智能数据采集与系统部署的标准化。
![]()
在核心团队方面,灵心巧手现已建立数百人的产研团队,汇聚了来自智源研究院,小米等知名企业和机构的技术骨干,服务超100家头部企业及机构,产品已被斯坦福、剑桥、清华北大等多个实验室,荣耀、中兴、美的、富士康等多个公司使用。荣获2024年中关村仿生机器人大赛灵巧手赛道第一名,入选「2025中国具身智能企业TOP10」和福布斯「Forbes Asia 100 to Watch」等权威榜单,收获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金钢科技
10月22日,磁编码器领军企业北京金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钢科技”或公司)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盈富泰克。此前,公司于上半年完成中科创星投资的Pre-A轮及顺融资本、江阴人才投资的Pre-A+轮。半年内连续完成Pre-A系列三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共计近亿元,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迭代、新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
![]()
据悉,金钢科技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最早专注于机器人领域磁编码器的企业之一。公司通过底层技术创新,推出全球首创的图案式磁编码方案,产品在尺寸、精度与可靠性方面实现突破。其磁编码器体积较国外同类产品缩小90%,具备24位分辨率与角秒级精度,同时支持中空设计,满足机器人紧凑安装与复杂工况需求。
![]()
作为人形机器人编码器市场的核心供应商,金钢科技国内市占率达80%,客户覆盖国内外头部机器人企业,并拓展至汽车、军工、医疗、半导体等领域。2025年,公司凭借“新型磁编码器的产业化应用”项目荣获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一等奖,技术实力获权威认可。
▍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相关
10月,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赛道共发生10起融资事件,其中天使轮6起,A轮3起,B轮1起,超亿元融资共两起。
与9月相比(当月共13起融资,其中5起为过亿级大额融资,占比近40%),10月该领域的投资态势更趋理性和务实。资本不再简单“重注押赛道”,而是更多流向具备关键底层技术、能够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供具身智能解决方案与运动控制的核心企业,显示出市场在持续看好长远方向的同时,投资策略更趋审慎和聚焦。
●穹彻智能
10月17日,穹彻智能近日官宣完成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阿里巴巴集团投资,多位老股东追投。本轮资金将用于加速技术产品研发、具身应用落地和行业生态拓展。公开信息显示,在本次融资之前,穹彻智能已累计完成多轮融资,总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Prosperity7 Ventures、奇绩创坛、创新工场、广发信德、上海科创基金等。
据机器人大讲堂了解,穹彻智能成立于2023年底,由非夕科技战略孵化。自成立以来,穹彻智能一直专注于具身智能大模型及相关基础工具与平台研发。目前,穹彻智能正致力于打通从数据到部署的全链路,贯穿从数据采集、模型预训练到后训练的完整技术链条,加速“具身大脑”在多场景中的规模化落地。
![]()
在核心团队方面,穹彻智能由具身智能领域知名学者卢策吾教授领衔。卢策吾在回国前曾于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回国后,他加入上海交通大学担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在学术领域取得多项荣誉,包括成为具身智能领域唯一的科学探索奖获得者,并多次获得ICRA、IROS等机器人领域顶级会议的最佳论文奖。此外,卢策吾主导开发的AnyGrasp抓取算法及穹彻具身智能大脑产品,已在多项技术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商业化应用。
![]()
在技术路径上,穹彻智能以“基于力的具身智能大脑”为核心,突破传统轨迹控制框架,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与力觉数据,构建覆盖感知、认知、规划与执行的全链路自主决策体系。面对行业中的数据与模型效率难题,公司近期推出无本体数据采集、通用端到端模型及人机协作部署系统等创新方案,为具身智能的实用化奠定基础。
●五八智能
10月27日,五八智能宣布完成约5亿元首轮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国新基金、浙江产投联合领投,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浙江城西科创制造业母基金、浙江省科创母基金(三期)、国舜德茂基金、申万长虹基金等机构联合跟投。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中试基地建设、突破具身机器人核心关键技术、拓展大安全和大工业应用场景三大方向。
![]()
五八智能成立于2022年,是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旗下公司,仿生机器人领域的央企代表。作为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核心具身智能企业,五八智能自2022年成立以来就肩负着推动国家具身智能科技产业化的使命,重点布局人形机器人、行业级四足机器人、机器人智能等业务,在多个细分领域已完成超亿元批量交付和出口,已成为大安全领域应用端领先品牌。
今年九三阅兵中,五八智能研发的Q20A四足机器人以“机器狼”形态亮相陆上无人作战方队,引发行业关注。公司还是国内首家斩获行业级足式机器人单笔大额订单的企业,并入选公安部、工信部等重点场景技术支持单位,在公共安全与工业制造领域形成显著影响力。
![]()
依托央企资源与技术积累,五八智能在智能控制、交互与操作等关键技术上实现突破,成为国内代表性的四足机器人平台研发商。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化国家战略与市场需求结合,推动具身智能科技在高端制造与安全应急领域的规模化应用。
●松延动力
10月26日,人形机器人研发商「松延动力」近日对外官宣成功完成近3亿元Pre-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方广资本领投,祥峰投资、中车转型升级基金、聚合资本、东方嘉富、央视融媒体基金、嘉道资本、宽桥恒松等一众知名机构跟投。
据了解,松延动力成立于2023年9月,是一家专注于通用人形机器人、仿生系统及具身智能操作的科技企业,致力于让机器人走进千家万户,打造能为家庭和人们干活的机器人。核心团队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等知名院校,创始人姜哲源为清华大学博士,公司在成立初期即实现双足机器人N1的复杂地形行走,并迅速推出多款创新产品。
![]()
松延动力的机器人产品矩阵主要包括双足人形机器人N系列、Dora系列以及仿生机器人头部产品。2025年初,其发布的运动型机器人N2凭借后空翻、3.5m/s疾速奔跑等高动态能力赢得市场瞩目,累计订单突破2000台,展现出强劲的技术口碑。
10月22日,公司再度迈向里程碑,正式预告将推出全球首款定价低于万元的高性能人形机器人——Bumi小布米。该产品以9998元的颠覆性售价,彻底打破人形机器人长期高企的价格壁垒,使其从实验室科研设备下沉为消费级科技产品。凭借紧凑结构与亲民定位,Bumi小布米进一步模糊了人形机器人与消费电子产品的边界,标志着这一品类正从展示概念走向大众日常,让普通家庭也有机会拥抱前沿科技。
![]()
与此同时,松延动力以高性价比与极致性能为策略,积极拓展高校合作与产业生态。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场景创新,公司致力于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家庭、服务等领域的普及与应用,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发展注入新动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