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
前言
当福建舰加入海军、中国迈入三航母时代之际,一个名叫陈虞文的普通机关工作人员突然登上热搜,谁曾想,这位低调的上班族,在五岁那年曾四进邮局,攒下140元零花钱寄往总装备部,只为"给国家造航母"。
这段尘封二十六年的往事里,有孩子最赤诚的心愿,有军方手写回信的温暖,从懵懂孩童到见证历史的成年人,这段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暖心约定,究竟藏着怎样的故事?
种下航母梦
![]()
现在的陈虞文,在单位里就是个低调的上班族,每天按点上下班,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和身边的同事没什么不一样,但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特别痴迷军事和历史。
这得从他读书的时候说起,那时候他就不怎么跟同学去玩闹,一有空就抱着军事杂志看,不管是飞机坦克,还是军舰航母,里面的参数、型号,他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
要讲清楚他和航母的故事,还得倒回1999年,那时候的中国,还没有自己的航空母舰,说起这事,不少人心里都有点憋屈,那一年,北约的导弹“误炸 了咱们驻南联盟大使馆,新闻里放着废墟的画面,街上是举着标语抗议的人们,每个人脸上都写着愤怒和无奈。
就在这样的年份里,广西钦州的陈虞文才 5 岁,还是个刚上幼儿园的小不点,他每天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跟着爸妈一起看电视,虽然好多事都似懂非懂,但电视里那些让人揪心的画面,他都看在了眼里。
![]()
他的爸爸是个退伍军人,晚上吃完饭,就会跟他讲钦州的事,说这里以前是海防前线,法国人来犯的时候,多少人拼命抵抗,说刘永福带着黑旗军打了多少胜仗,冯子材在镇南关怎么把敌人打跑。
小虞文听不懂太复杂的道理,但他记住了国家被欺负不行、有力量才能保护自己, 没几天,他又冒出个念头,我要捐钱,给国家造航母。
四次捐款
![]()
谁也没料到,这个5岁小孩的话,不是随口说说,他翻遍了自己的小抽屉,把攒了好久的零花钱都找了出来,一毛、五毛、一块的硬币,还有几张皱巴巴的纸币,凑在一起总共140块。
之后的日子里,爸爸陪着他,跑了四趟邮局,每次去,小虞文都攥着一部分钱,到了柜台,就仰着脑袋跟工作人员说“要寄钱造航母”。
![]()
爸爸帮他填汇款单,他在旁边盯着,特意让爸爸把附言写成 “用于建造航空母舰”,每个字都要写得工工整整,这四笔钱,每一笔都寄给了同一个地方,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曹刚川部长。
大家可能会想,这么点钱,又是个小孩寄的,会不会石沉大海,可让人没想到的是,2000年的时候,陈虞文收到了一封回信,信封上的落款,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拆开一看,不是印刷的通知,是一封手写的信,字里行间都透着温度。
![]()
信里开头就说:“陈虞文小朋友,你好!你四次给总装备部曹刚川部长寄来的 140 元捐款,我们都收到了,对你支援国防建设的行动,表示感谢。”
然后又解释,按照规定,这笔钱不能收,所以随信寄回了 140 块,还附了一张总装备部的新年贺卡。信的最后,还祝他 “新春快乐,学习进步,身体健康”。
![]()
这封信,陈虞文一直好好收着,放在家里的抽屉里,偶尔拿出来看看,之后的日子,陈虞文就像普通孩子一样长大,他好好学习,考上了浙江的一所大学,选了法学专业。
在大学里,他没跟同学提过小时候捐钱造航母的事,只是依然关注着国防新闻,每次有新的军舰、飞机亮相,他都会特意找相关报道看。
![]()
而他小时候的那个“航母梦”,也在这些年里,一点点变成了现实,2012 年,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正式入列,那时候陈虞文还在大学里,他在宿舍里盯着电脑屏幕,看着“辽宁舰”的画面,激动得好一会儿说不出话。
回信

那天晚上,他没睡着,想起了小时候寄钱的事,也想起了总装备部的回信,于是他又写了一封信,寄给了部队。信里他没说自己是谁,就说看到“辽宁舰”入列特别开心,想起小时候希望国家有航母的心愿,现在终于实现了。
没过多久,他收到了部队的回信,信里鼓励他继续关注国防,好好完成学业,以后为国家多做贡献,这份时隔多年的回应,让他心里的那份联结,又深了一层。
![]()
2019 年,中国第一艘国产航空母舰“山东舰”服役的时候,陈虞文已经工作了,他在办公室里刷到新闻,跟同事说“咱们的国产航母服役了”,语气里满是骄傲。
到了 2025 年,陈虞文又多了一个特别的经历,他受邀登上了CCTV7的《兵器面面观》节目,在节目里,他第一次跟大家说起了小时候的事,怎么攒的 140 块钱,怎么跑了四趟邮局,又怎么收到了总装备部的回信。
![]()
说起看到“山东舰”下水的那一刻,他笑着说:“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就跟做梦似的,小时候哪敢想啊,咱们真的有了自己的国产航母,还这么厉害。”
镜头里的他,说起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光,那份自豪,不用多说,大家都能感受得到。
结语
![]()
现在再回头看这段故事,就像看一段跨越了 26 年的约定,一个 5 岁孩子用 140 块钱许下的心愿,被国家好好收着;而国家也用一艘艘航母,回应了这份赤诚。
从1999年的“憋屈”,到2025年的“三舰列阵”,从一个孩子的小心愿,到一个国家的大梦想,这中间的每一步,都藏着太多人的努力,也藏着太多像陈虞文这样,默默爱着这个国家的普通人的故事。
来源:鲁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