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没想到,内存的涨幅已经超过了黄金,现在华强北甚至用“一天一个价”来形容。你敢想吗?一根16GB的内存条要191元,和年初比涨了700%。这导致一个后果:手机和电脑的价格都在上涨,甚至有人说,现在囤内存条和硬盘,不就相当于当年囤茅台吗?
有传闻,在深圳有人凑了上亿元在市场上囤了大量机械硬盘,就赌价格还会继续涨。那现在冲进去赌一把,能不能“三代还宗”?
我们先来看内存,为什么突然“坐火箭”?其实没什么神秘的,这个行业跟养猪一样,三四年一个轮回:涨价的时候,大家疯狂生产;产能过剩了,那就降价;降价亏得受不了了,就减产;减产又导致供不应求,然后又涨价。这是小学生都能看懂的道理。
上轮周期的低谷在2023年,各大厂商纷纷减产,直到今年年初才卖光了大部分库存。本来也不至于涨得这么猛,但今年是AI大爆发啊!这么说吧,训练一个顶级AI大模型,需要处理的文字、图片、视频的数据量,相当于把人类历史上的所有数据加起来,再翻几百倍。那内存相当于什么呢?
就像你做饭,食材不能堆在仓库,得放在厨房台面上才好操作。内存就是AI的“厨房台面”,台面越大,就能同时处理的食材越多,AI才跑得越快。
简单说,以前内存的主要客户是电脑、手机,现在来了个超级大客户——AI,胃口还特别大。但AI的内存跟手机、电脑的不是一种:AI的叫高宽带内存,好比满汉全席;其他民用产品的内存,好比家常小炒。那你说做哪个赚钱?所以像三星、美光、海力士这三家做内存的巨头,把“大厨”都派去做“满汉全席”,只留两个“小工”做“家常菜”,但来吃“家常菜”的人又没减少,价格能不涨吗?
那现在去囤内存条跟固态硬盘,不就跟囤黄金一样吗?天真!首先,没地方存。你要存很多吧?得找个干燥、通风、防静电的地方,不然一旦受潮就报废了。就算你能储存,也可能卖不出去。内存这玩意儿更新太快了,像现在的DDR5,可能过两年就过时了;而且万一厂家扩大产能,都没等你反应过来,就砸手里了。这种涨价不可能一直持续。
现在做内存的三家巨头公司都是国外的,占了全球80%的份额,我们只能喝点汤,处在第四梯队。但以长江存储、长鑫存储为代表的厂商,面对供不应求的市场,当下正是一个转机。目前在内存速率和厚薄度上,我们已经可以追上三家巨头的水平,产能预计在明年也能追上来,实现15%的市场份额。
所以这一轮内存涨价,对于投机者未必是好机会,但对于中国的内存崛起,却是个好的机遇。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