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指导,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支持,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北京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协会科普工委会主办,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信息化标准化重点实验室、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农林专业委员会协办的“人工智能应用大讲堂”系列活动第三期在中国农业大学(东校区)食品学院报告厅成功举办。智汇云舟高级副总裁陈虹旭受邀参加活动,并发表主题演讲。
本次活动以“人工智能与新兴产业:共创未来”为主题,吸引了200余位高校师生、科研机构及企业代表现场参与,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2000人次,共同探讨AI技术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的前沿趋势与实践路径。
![]()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李振波为活动致辞。他以学院建院70周年为契机,指出学院正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行动计划,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现代农业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学院通过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成立农业AI研究中心、研发农业大模型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构建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完整链条,并持续探索“智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展望未来,李院长表示,学院将继续秉持开放、协同、共赢的理念,不断深化与各方的战略合作,共同构建人工智能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生态,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现代农业贡献力量。
![]()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振波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副教授文娟,在《共创未来:人工智能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的“安全基石”》的报告中,从系统性安全框架出发,深入剖析了AIGC时代人工智能与新兴产业融合过程中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她结合多项前沿研究案例,阐述了如何在内容生成日益泛化的AI环境中构建可靠的“信任围栏”,并强调必须将“安全”与“可信”贯穿技术创新的全过程,作为其发展的底层逻辑。
![]()
中国农业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系副教授 文娟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高跃,在《人工智能决策》的报告中,回顾了人类决策从经验驱动到科学数据驱动的演进历程,通过聚焦智能决策核心,分析图灵之问揭示的决策难题,阐述感知技术突破,同时结合“深蓝”、“AlphaGo”等人机大战案例,阐释了AI决策的特点与困境。高教授在报告中还介绍了脑认知决策研究成果,提出人机协同决策模式对国家战略需求的赋能价值,为理解智能决策的未来方向提供了多维度视角。
![]()
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跃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冬斌,在《具身智能的实践和探索》的报告中,系统梳理了具身智能的概念范畴、历史发展及架构、数据、训练方法、模型评估等,重点分享了团队在自动驾驶与机器人领域的实践成果。他指出,具身智能是大模型离身智能在各种实体领域的赋能应用,包括机器人、自动驾驶等。其训练方法与模型评估体系的创新,将加速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产业的智能化转型。
![]()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赵冬斌
智汇云舟高级副总裁陈虹旭,在《数字孪生与人工智能深入融合,打造时空智能的应用落地》的报告中,聚焦数字孪生与AI的深度融合,阐述了时空智能技术在产业落地中的实践路径。他结合具体应用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数字孪生构建物理世界与虚拟空间的精准映射,结合AI算法实现动态监测、智能调度与预测性维护,为智慧城市、智能制造等领域提供高效解决方案。目前已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多个联合实验室,技术成果广泛应用于城市治理、轨道交通、工业生产等30余个行业领域、近200个场景,助力全行业数字化应用升级。
![]()
智汇云舟高级副总裁 陈虹旭
活动尾声的互动答疑环节中,现场师生及企业代表围绕AI安全技术落地、具身智能伦理规范等问题,与专家展开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接触到AI与新兴产业融合的前沿动态,更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需兼顾安全与实践价值,为未来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径指引。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