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任职 21 年俄外长拉夫罗夫,缺席核议题会议遭炒作,克里姆林宫直斥不实

0
分享至

前言

11月初,国际媒体像炸了锅,盛传俄外长拉夫罗夫失宠,引来无数目光。

荷兰媒体首发,西方媒体跟风,“缺席峰会、G20换人、行程消失”被串成失势剧本,有鼻子有眼。

可这事儿呢,克里姆林宫一句“完全不实”的辟谣,直接把整个剧本给掀了,不留情面。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编辑:AJY

三大铁证定罪

那几天我刷新闻,铺天盖地的报道,都说拉夫罗夫失宠了,言之凿凿,好像下一秒就要辞职。

荷兰的《莫斯科时报》率先发难,紧接着CNN、路透社这些国际大牌纷纷下场,场面相当壮观。


他们手里的“铁证”头一条,就是拉夫罗夫没出席克里姆林宫的重要会议,这事儿动静可不小。

那场会上,普京可是提了“正考虑恢复核武器试验”,这么重磅的表态,外长居然不在,太反常了!


社交媒体瞬间炸开了锅,各种猜测满天飞,有人说他失了普京的信任,有人说俄罗斯外交要换天,气氛十分诡异。

紧接着第二个“铁证”来了,拉夫罗夫不打算率队参加今年的G20峰会,这可是个重磅炸弹。


要知道,以前的G20峰会,他几乎都是俄罗斯代表团的领队,是雷打不动的主力。

这次突然换成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奥列什金,这不就是摆明了“靠边站”的信号吗?


更让人怀疑的是第三个“证据”,俄罗斯外交部居然破天荒地,连续两个星期,没有像往常一样预告拉夫罗夫下周要去哪儿,要讲什么。

对于一个以行程密集、曝光度高著称的外长,这简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人不见了,活儿也没安排,这想不让人多想都难啊!

西方媒体就把这三件事串起来,言之凿凿说拉夫罗夫“失宠”已成定局,剧本编得相当完整。


我当时差点就信了,心里想这事儿八九不离十,毕竟无风不起浪嘛。

但转念一想,这剧本编得也太顺了,顺得有点不真实,像看电影一样,一环扣一环。

这背后是不是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手法?

我决定亲自上手,当一回侦探,把这事儿查个水落石出,毕竟眼见为实。


我开始深挖这些消息的来源,结果发现了第一个有意思的地方。

这些媒体的报道手法,高度相似。

它们都擅长抓住一些“异常”,然后用最吸引眼球的标题,把这些点串联起来,构建一个完整的叙事链条。


这种手法,就像魔术师在舞台上,用左手做一些华丽的动作吸引你的注意力,右手却在悄悄地把牌给换了。

我们看得津津有味,却没发现自己早已落入了圈套。


说白了,西方媒体这次玩的,就是一场信息版的“剧本杀”。

而我们这些读者,就是被牵着鼻子走的玩家。

它们提供线索,我们负责猜测,最后它们给出“官方答案”。

整个过程充满了参与感,但我们却离真相越来越远。


三大致命漏洞

我的调查从最直接的证据入手,也就是拉夫罗夫的“行程消失”。

我特意去翻了俄罗斯外交部官网,那可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结果呢,官网清清楚楚地记录着,拉夫罗夫上一次公开露面是10月28日,去了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出席了欧亚安全问题的国际会议。

这说明他根本没“消失”,一直在好好地履行外长职责,所谓的“行程消失”纯属子虚乌有。


我当时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不对劲,第一个“铁证”就站不住脚了。

紧接着,我去查拉夫罗夫缺席的那场克里姆林宫会议,俄罗斯商业媒体《生意人报》给出了解释。


说这次缺席是“经事先协商”的安排,和“失势”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我特意去查了下《生意人报》,它在俄罗斯本土挺有影响力,消息源常和政府部门对接,可信度比较高。

这时候我才松了口气,但疑问又来了,G20换人总该是真的吧?

毕竟这可是板上钉钉的人事调整。


克里姆林宫确实回应了,让奥列什金接替,但没解释具体原因,这就给媒体留下了炒作空间。

但我去查了奥列什金的背景,发现这人之前主要做经济和政务协调工作,近年也参与过一些涉外经济事务。

这次G20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大概率会侧重全球经济议题,派个懂经济的去带队,不是很合理吗?


如此看来,G20换人,不过是正常的工作安排,却被西方媒体硬生生解读成了“失宠”的铁证。

这操作实在是太高明了。

至于俄美峰会取消的原因,英国《金融时报》上月末就披露了。

是拉夫罗夫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通话时,俄方态度强硬,一点没妥协,才导致后续沟通推进不下去,美方干脆取消了峰会。


这恰恰证明了拉夫罗夫在坚定地执行俄罗斯的外交立场,是普京的“好同志”,怎么就成了失宠的原因呢?

最关键的一点是,拉夫罗夫执掌俄罗斯外交部已经21年了,放眼全球外交界,能任职这么久的外长寥寥无几。


他可是普京的亲密政治盟友,深度参与了俄罗斯各项重大外交决策。

从应对北约东扩到处理叙利亚问题,从推动俄中关系发展到应对西方制裁,都有他的身影。

这样的核心人物,怎么可能因为一次会议取消、一次活动缺席就被轻易“边缘化”?

这根本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普京的用人风格。


真相大白后,我才明白,西方媒体的这套手法,可以总结为“信息战三步法”。

第一步,抓取一个真实的、但可能被误读的事件,比如缺席会议。

第二步,用细节填充,串联更多“证据”,比如G20换人。

第三步,给出一个颠覆性的结论,比如“失宠”,并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一个以假乱真的故事就诞生了,而我们,就是被这套拳法打蒙的观众。


不是意外,而是战争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案例,前国防部长绍伊古的调动。

当初他从国防部长的位子上被调离,外界第一反应不也是“明升暗降”、“杯酒释兵权”吗?

各种解读,各种猜测,热闹非凡。

可结果,人家转头就被安排到了联邦安全会议秘书这个更核心的决策圈层。

级别不降反升,体面又安稳,所有唱衰的声音都自己打脸了。


绍伊古的案例,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普京在人事调整上的逻辑。

那就是“重新安置”和“优化组合”。

他很少会用简单粗暴的“清洗”方式,而是更倾向于根据战略需要,把核心人物放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


这个规律,同样适用于拉夫罗夫。

即便他真的面临调整,大概率也会遵循类似的逻辑,他的经验和人脉是俄罗斯的宝贵财富。

在当前复杂的地缘格局下,无人能轻易替代。


所以,这次的“失宠”传闻,根本不是什么意外,而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争。

西方媒体之所以热衷于炒作这类话题,本质上是想通过舆论影响俄罗斯的外交决策。

或者制造俄罗斯内部不和的假象,这是一种典型的“混合战争”策略。

他们想在信息层面瓦解对手的团结,干扰对手的节奏。

这种手段在当今的国际博弈中,越来越常见。


说到底,这场战争的核心,是争夺“叙事权”或者说“定义真相的权力”。

西方想定义“拉夫罗夫失宠了”,俄罗斯就要定义“这事儿纯属瞎掰”。

谁的叙事能被更多人接受,谁就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占据上风。

这比真刀真枪的战场更残酷,因为它直接作用于人心,影响着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我特意去对比了一下中美官方在回应不实报道时的语言风格,发现也很有意思。

美方通常更愿意长篇大论,摆事实讲道理,试图用信息量来压倒对方。

而俄方,尤其是克里姆林宫,更喜欢用最简洁的语言。

比如“完全不实”,直接给出终极结论,不带任何情绪,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

这种风格上的差异,背后其实是不同的文化和战略思维在起作用。


夺回你的信息主权

通过这次求证,我后背发凉,但也豁然开朗。

我们正处在一个信息泛滥的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但也人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

想不被带节奏,夺回自己的“信息主权”,其实有方法可循。

我总结了一套“求证三部曲”,简单又实用,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步,一手查官方。

面对任何爆炸性新闻,尤其是涉及国际政治、重大社会事件的。

第一时间要去相关方的官方网站查证。


第二步,二手看历史。

如果官方没回应,或者回应很简短,那就去看历史。

查查这个发布消息的媒体,过往的报道是否客观?

有没有造谣的前科?查查新闻里提到的人物,过去在类似事件中是怎么表现的?


第三步,三手动脑子。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

当前两步的信息都收集得差不多了,就要开动脑筋,进行逻辑分析。

这件事符合常理吗?各方各执一词,谁的动机更强?有没有被刻意隐瞒的第三方视角?

要学会跳出别人给你设定的叙事框架,从一个更高的维度去审视整件事。


未来的信息战只会愈演愈烈,手段也会越来越高明。

比如深度伪造技术的出现,会让“眼见为实”都成为奢望。

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建立起自己的信息防火墙,这套防火墙的核心,就是“求证三部曲”。

它不能保证你永远不被骗,但能大大降低你被骗的概率。


说到底,夺回信息主权,就是夺回我们认知世界的能力和权利。

我们不应该被动地接受别人喂给我们的“真相”,而应该主动去探索、去求证、去思考。

这个过程,既是在保护自己,也是在捍卫一个更清朗、更真实的信息环境。

这才是我们在这个时代,最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


结语

说实话,这次求证让我后背发凉。

原来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别人精心编好的剧本,我们的情绪也只是在别人的掌控之中。

未来的信息战只会更猛。唯一的破局之道,就是建起自己的信息防火墙,夺回认知主权。

你在信息战中走过哪些弯路?欢迎分享你的“打假”经历,让我们一起变得更清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心疼!李盈莹泪洒赛场,天津女排艰难取首胜,伤病影响太大

心疼!李盈莹泪洒赛场,天津女排艰难取首胜,伤病影响太大

跑者排球视角
2025-11-10 22:21:10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LV总裁吴越现身上海!马上70岁,戴着钻戒名表身材苗条像四五十岁

乐悠悠娱乐
2025-11-07 11:00:50
全运女篮排名出炉!四川广东江苏第1!11月11日19点30,CCTV5直播

全运女篮排名出炉!四川广东江苏第1!11月11日19点30,CCTV5直播

老吴说体育
2025-11-11 00:22:45
马蓉离开王宝强9年后更美了,走机场不忘秀玉女腿,越活越像明星

马蓉离开王宝强9年后更美了,走机场不忘秀玉女腿,越活越像明星

小小李娱
2025-11-04 09:09:02
昔日铁人,杰伦-格林在火箭出勤率高达93.6%,在太阳已两度受伤

昔日铁人,杰伦-格林在火箭出勤率高达93.6%,在太阳已两度受伤

懂球帝
2025-11-10 09:14:37
存安全隐患的隐藏式门把手,应该召回升级吗?

存安全隐患的隐藏式门把手,应该召回升级吗?

刘远举
2025-11-10 08:10:04
这也太主动了吧!44岁副主任医师曾琦,半年内出差15次陪伴祖医生

这也太主动了吧!44岁副主任医师曾琦,半年内出差15次陪伴祖医生

诗意世界
2025-11-09 11:13:21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只要我不是被遗弃的,深圳多套房已为父母兄弟姐妹准备好”,7岁被卖的40岁女子寻亲,还拿出一套房悬赏寻线索

极目新闻
2025-11-10 16:31:30
全运会开幕式落幕:四大惊喜、三大感动、两大遗憾,刘德华赢麻了

全运会开幕式落幕:四大惊喜、三大感动、两大遗憾,刘德华赢麻了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0 17:12:25
青岛抢签,谢晖加入?正式官宣,45岁名帅上任,38岁前国脚任助教

青岛抢签,谢晖加入?正式官宣,45岁名帅上任,38岁前国脚任助教

体育有点水
2025-11-10 14:35:55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乌军投降了,红军城大鱼落网,俄凌晨击落6架敌机,基辅封锁消息

墨羽怪谈
2025-11-04 11:09:05
脑洞大开!让每个省都临海!

脑洞大开!让每个省都临海!

犀利辣椒
2025-10-18 06:23:19
这一次,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原来早已经上了另一条大道!

这一次,54岁不婚不育的杨钰莹,原来早已经上了另一条大道!

青史楼兰
2025-11-10 17:43:34
成都之旅结束后马筱梅和汪去上海了,箖箖和玥儿被筱梅妈带回湾湾

成都之旅结束后马筱梅和汪去上海了,箖箖和玥儿被筱梅妈带回湾湾

小娱乐悠悠
2025-11-10 10:12:29
广东现超大地铁卡能当扇子用,网友:“再也不怕丢卡了!”官方确认功能正常

广东现超大地铁卡能当扇子用,网友:“再也不怕丢卡了!”官方确认功能正常

极目新闻
2025-11-10 15:28:48
山东一个小村才2400人,却建了589座别墅,人均收入8万!

山东一个小村才2400人,却建了589座别墅,人均收入8万!

天气观察站
2025-11-10 12:13:39
上海高校“丢表退学”事件后续:受害者4天被退学,小偷继续上课

上海高校“丢表退学”事件后续:受害者4天被退学,小偷继续上课

半糖甜而不腻
2025-11-10 11:46:34
“斩首说”引爆日本!高市早苗武力干台狂言,会把日本拖入多深?

“斩首说”引爆日本!高市早苗武力干台狂言,会把日本拖入多深?

豆腐脑观察局
2025-11-11 01:15:03
妻子出轨被抓,丈夫趁机提出特殊要求,妻子求饶:办不到

妻子出轨被抓,丈夫趁机提出特殊要求,妻子求饶:办不到

兰姐说故事
2024-11-02 04:30:02
执意从800万片酬“砍掉”300万!魏晨的清醒,让多少顶流汗颜?

执意从800万片酬“砍掉”300万!魏晨的清醒,让多少顶流汗颜?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10 12:56:33
2025-11-11 04:55:00
星辰夜语
星辰夜语
在星空中寻找灵感,在夜晚低语故事,让星辰作伴,夜风为媒,分享那些触动灵魂的故事和感悟。
2165文章数 22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头条要闻

德军司令:柏林已做好与莫斯科开战的准备

体育要闻

重返诺坎普!梅西:希望有一天能回来

娱乐要闻

51岁周迅的现状 给中年女性提了个醒?

财经要闻

北大医药董事长被抓 巨额资金去向不明

科技要闻

荷兰“玩脱”后,大众本田终于拿到芯片了

汽车要闻

智能又务实 奇瑞瑞虎9X不只有性价比

态度原创

旅游
时尚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旅游要闻

19 个名字藏六朝风云!南京玄武湖:藏着中国最鲜活的千年时光!

女人过了40岁穿衣别老气横秋,看看这些日系穿搭,得体又显瘦

本地新闻

这届干饭人,已经把博物馆吃成了食堂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美媒承认:乌重镇即将被攻克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