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杏坛迎客至,教育同心话发展。11月6日,成都高新区锦城小学迎来了一批远道而来的教育同仁——北京滕亚杰名校长工作室团队。这支由北京市特级校长滕亚杰女士带领的专家团队,汇聚了东城、顺义、通州三区的特级校长与骨干教师,专程赴锦城小学开展深度互访交流。来访团队以探访为径,领略校园文化的深厚底蕴与课程创新的生动实践;以研讨为媒,激荡美育探索的深层思考与特色办学的前瞻理念,携手描绘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深度探访:空间之中见教育
在锦城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李雪梅的陪同下,校长团步入了这座充满美学设计的校园,开启了校园的深度探访之旅。从展望未来的锦悦未来广场、融通中外的国际理解走廊、活力飞扬的空中操场,到静思明辨的悦思厅,再到“手工青铜”“行走的青铜”“智能青铜”等特色展区,每一处空间都被赋予了独特的教育使命,共同构筑起一个立体的育人场域。校长团细致考察了环境与教学的有机融合,对学生展现出的综合素养以及校园环境中流淌的文化内涵,给予了充分肯定与赞赏。
![]()
![]()
![]()
深度对话:交流之中谋发展
随后的座谈会上,双方围绕美育实践、课程建设与特色办学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李雪梅以《美育,为未来小公民赋能》为题,系统阐释了学校的美育理念与学校小公民课程实践体系,指出当代美育不仅要培养审美能力,更要塑造未来公民必备的文化自信、创新思维与综合素养。学校通过构建“基础+拓展+综合”三级课程群,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让学生在美育实践中获得全面成长。
![]()
![]()
精准引领:指导之中破迷思
在指导交流环节,与会校长围绕“如何善用独特教育资源构建学校特色”展开深入探讨。工作室领衔人滕亚杰对学校创造性转化青铜文化等地域特色资源的实践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这种“让文物活起来”的教育探索,不仅激活了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更开创了特色办学的新路径。
![]()
滕亚杰进一步强调,美育不仅要传承文化基因,更要为“小公民课程”体系注入灵魂,通过跨学科融合教育促进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使美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文化认同与创新素养的重要载体,赋能未来小公民的全面发展。
![]()
与会同仁一致认为,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将其转化为独特的校本课程与育人空间,是避免办学同质化、实现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种立足地方、面向未来的特色化办学思路,为各校探索适合自身的优质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启示。
![]()
![]()
亲切交流:笔墨之间寄期许
活动步入尾声,在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滕亚杰将北京府学胡同小学的文创礼物赠予锦城小学,并欣然提笔,写下“共创教育理想国”的寄语,笔墨间流淌着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深深赞许与殷切期盼。
![]()
![]()
笔落意犹在,合影情更长。双方代表随后在悦思厅前亲切合影。镜头下定格的是教育同仁并肩而立的身影,绽放的是交流收获的会心笑容,凝聚的是京川两地教育人的深厚情谊。
![]()
交流有时,育人无界。真正的教育,既需立足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更要面向未来开拓创新。锦城小学将继续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青铜古韵与现代教育的交融中,让文化自信植根童心,让美育力量赋能成长。学校愿与北京教育同仁一道,以此次交流为起点,持续深化合作、共享智慧,共同奔赴“共创教育理想国”的星辰大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教育的滋养下,绽放独特光芒,成就生命精彩。(黄小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