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桃园机场,一位白发老者在人群中高举五星红旗,口中唱着《义勇军进行曲》,声音洪亮,毫无避讳。周围是层层围堵的警察和围观群众,而高唱国歌的人正是曾叱咤风云的竹联帮大佬——张安乐。
![]()
他身份特殊,既是黑帮元老,又是统一倡导者。黑道出身,却成了两岸统一的“另类符号”。他身上的矛盾,刺穿了台湾社会的表面平静。
一个曾经在江湖打拼的人,为何不惜顶着“叛徒”骂名,也要举旗唱国歌?
江湖浮沉
张安乐出身台北贫民区,早年混迹街头,年轻时加入竹联帮,绰号“白狼”,意思是运筹帷幄、不动刀枪的军师角色。他不是那种冲锋陷阵的狠角,但讲义气、会谋划,很快就混出头。
在他代理帮务的几年里,竹联帮从几百号小弟扩张到过万人,成了台湾影响力最大的帮派。他在江湖靠“以暴制暴”立足,但骨子里又念书求知。一边混黑社会,一边考进淡江大学,这在当时的台湾社会很罕见。
![]()
这种“两面性”贯穿他一生。1984年,“江南案”爆发,台湾情报部门涉嫌在美国暗杀异议作家江南。张安乐被牵扯进去。他交出了关键录音,意图保下老大陈启礼,也算是在黑白之间做了次取舍。
结果,他遭台当局通缉,逃往美国,后又转赴大陆,开启了长达十年的狱中岁月。可这十年,并非沉沦。他在狱中读《毛泽东选集》《中国近代史》,从“混帮派”的思维,走向“民族认同”的觉醒。他后来回忆,那段时间才真正打开了眼界,开始思考什么是国家、什么是统一。
![]()
跟他类似的,还有香港的向华强,从新义安大佬转型做影视大亨,靠重组资源洗白身份。张安乐没拍电影,但他把江湖资源转进了政治领域,走上了另一条更难的路。
破局与新生
2000年后,张安乐定居大陆,成立韬略集团,专做安全帽生意。别小看这东西,他的公司一度拿下全球15%的市场份额。在一次采访中,张安乐说:“保护劳动者的头,也是保国家的根。”
这话其实有深意。他把“安全帽”当成统一的比喻,一点点做事,稳稳推进。他在大陆开工厂,带台商来投资,搞两岸青年交流,甚至组织参访三峡工程,整成半个外联部门。
![]()
他创建的“统一促进党”策略是“经济先行,文化铺路。”他知道,在台湾喊统一很难,但只要两岸钱流动起来、人走动起来,观念就有机会松动。
从2010年到2020年,大陆对台贸易顺差涨了320%。两边经济融合逐步加深的现实。张安乐的行动在一点点汇集。
有人曾评价他“用生意人的务实破解政治僵局”,这是对他那种“从下往上破局”的肯定。在岛内政党斗争日益空转的背景下,他这套“用脚丈量统一”的方法,显得格外特别。
![]()
孤勇者的黄昏
2017年,张安乐又干出一件让岛内震动的事。他带着一群支持者在台北101广场,唱起了《义勇军进行曲》,现场还高举五星红旗。这种场景在台湾是极少见的,尤其在公共场合。
绿营长期推动“去中国化”,而张安乐这样高调“认祖归宗”,无疑是正面冲击。
有人说他是挑衅,也有人觉得他是疯了。但他自己说得很清楚:“我不是在搞事,我是在表达认同。”在他眼里,这是对“祖国”的一种情感释放。
![]()
2020年,张安乐因“违反国安法”被起诉时,他当庭掏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回应。这种反讽意味十足,也是一种无声的控诉。他说:“我不是犯罪,是在唤醒历史记忆。”
他强调自己小时候在长江边玩水,那个地方是父母的故乡。他想把骨灰撒在那里。这种情感,不是政治语言能概括的。他不是在为某个政党站台,而是在为自己的文化根脉发声。
![]()
张安乐这一生,起点是江湖,终点却是旗帜。他用的是最直接、最不被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国家认同。
有人曾评价他“以非主流方式践行主流价值”。他知道自己不被主流接受,但他也不在乎接受不接受。
2024年台湾地区选举,民进党继续炒作“抗中保台”,短期内统一呼声在岛内仍难突破。但张安乐反而在短视频平台被年轻人重新挖掘。他的旗帜、歌声、誓言,都成了另类的表达方式,悄悄在网络扩散。
![]()
他曾说,死后要把骨灰撒在长江里。那是他的归属感所在,是他用一生的方式,回应“我是谁”的问题。他的方式也许不主流,但他的情感是真实的。他是在守护一种属于中华文明的延续感。
张安乐的行动,本质上,是一个人对时代的回应。他不完美,也不被所有人接受,但他用自己的方式,在历史缝隙中,留下了一个清晰的声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