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从怕说话到开沙龙,杭州这位妈妈如何在扶鹰绽放班撕掉“不会表达”的标签?
周末上午的杭州某小区活动室里,刘媛媛(化名)正忙着摆放果盘。再过半小时,她组织的“亲子沟通沙龙”就要开始了,邻居们已经陆陆续续进来打招呼,有人笑着说 “媛媛,今天还得向你学学怎么跟我家那叛逆小子说话”。
谁能想到,现在被大家当做“育儿专家”、“沟通老师”的她,曾经是最不会、也最不敢“讲话”的人。
![]()
两次失语经历:光鲜外表下的“表达恐惧”
“外人总夸我会打扮、活得体面,可只有我知道,这份体面是‘撑’出来的 —— 一到要说话的场合,我就慌得像‘没根的草’。”
刘媛媛至今记得两段让她“尴尬到想逃”的经历。
第一段发生在高二,那时她是学校里的“名人”:常年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习惯了拿着稿子念规则、读通知,总觉得自己“在台上很有经验”。所以当学校举办演讲比赛时,她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心里满是“自己肯定能发光发热”的期待。可真站上台,看着台下密密麻麻的目光,她突然慌了 —— 稿子上的句子变得陌生,想好的感悟说不出口,只能磕磕绊绊地拼凑词语。下台时,她无意间听到同学议论“还不如XX讲得好”,而那个“XX”,正是她以前最看不起的同学。“那天我是低着头、灰溜溜地走回座位的,感觉自己像个笑话。” 从那以后,她给自己贴上了“我不会演讲”的标签,大学时所有演讲活动,哪怕老师推荐,她也一口拒绝:“我怕再经历一次那种‘暗淡无光’的时刻。”
第二段经历更让她难忘。结婚后,老公在银行带了个小团队,手下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有次老公生日,团队里的年轻人悄悄办了场生日会,还特意把她请了过去。一进门,大家就围着她夸“嫂子好漂亮”,她笑着回应,心里却有点发慌 —— 果然,没一会儿就有人起哄“嫂子站起来说两句呗”。她僵在椅子上,想摆手说“我不会说”,可看着老公期待的眼神,又觉得“领导夫人不能扫大家的兴”,只能硬着头皮站起来。端着酒杯,她脑子里一片空白,“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可能就是东拉西扯了几句‘谢谢大家’‘祝老公生日快乐’”。坐下后,她明显感觉到气氛有点冷,“他们看我的眼神里,最开始的那些‘欣赏’一扫而空,我的表现,差到让大家都感到了尴尬”。那之后,她更怕在人多的地方开口了。
开口就露怯?一句意外肯定点亮改变契机
接触扶鹰后,在一次学习对练中,刘媛媛跟搭档聊起自己的困扰:“我觉得我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说话,口才太差了,一到人多的地方就紧张。” 让她没想到的是,搭档立刻摇头:“没有啊!我觉得你口才很好,刚才跟我聊家里的事,条理特别清楚,也很真诚,怎么会觉得自己不会说话呢?”
就是这句简单的肯定,像一束光捅破了她心里的“自我否定”。“原来在别人眼里,我不是‘不会说话’的?” 那天晚上,她翻来覆去睡不着,脑子里反复想着搭档的话,也第一次动了“我要改变”的念头。
得知扶鹰王金海智慧父母绽放班专注于“突破表达、提升自我”,她毫不犹豫报了名。在60天的打卡学习中,她从最基础的“镜子练习”开始:对着镜子练自我介绍,哪怕脸红到耳根也坚持说完;小组分享时,从最初攥着笔记念,到慢慢脱稿讲述自己的故事。“老师说‘真诚比完美更重要’,这句话让我放下了‘怕说错’的负担。”
为了巩固学习成果,她还主动“创造练习机会”—— 在小区办起了沙龙。怕邻居们“不愿意来听”,她自掏腰包备了三四千块钱的餐点,买了水果、点心、饮料,像办“豪华派对”一样邀请大家:“就想着用美食‘骗’他们来,哪怕只有几个人听我分享,也是一种锻炼。”
第一次办沙龙那天,她提前半小时到场地,紧张地踱来踱去,可当看到邻居们笑着走进来,她突然不紧张了。那一次,她跟大家聊“怎么跟青春期孩子沟通”,分享自己以前“用指令式语气跟孩子说话,导致孩子跟自己疏远”的经历,也聊在扶鹰学到的“先听孩子说,再跟孩子聊”的方法。没想到,分享结束后,有邻居拉着她的手说:“你说的太实在了,我家孩子也这样,以后得多跟你学学!”
收获不仅在表达上:高能量的自己离幸福更近了
“以前总觉得‘不会说话’只是小事,直到突破表达恐惧后才发现,这背后藏着对自我价值的否定。” 刘媛媛表示,在绽放班学到的不仅是表达技巧,更重要的是心态的转变。课程中提到 “美国对年轻人的调查显示,当众演讲是仅次于死亡的恐惧”,此前她觉得夸张,直到自己从这份恐惧中走出后才明白:直面恐惧带来的不仅是“会说话”,更是整个人能量值的提升。
这种改变也延伸到家庭生活中。“以前遇到夫妻矛盾、婆媳问题,总急着找‘解决方法’,可越急越乱;现在自己状态稳了,跟老公说话不再带着抱怨,跟婆婆聊天多了耐心,很多矛盾没刻意解决就化解了。”
同学聚会时,多年未见的朋友感慨:“你怎么越活越年轻、越有精神?跟以前比更漂亮了!”“如果当初没去绽放班,我现在的生活会是怎样的?可能陷在负能量的圈子里和别人聊着东家长西家短,可能还在规划‘退休后跳广场舞’的普通人的生活,永远不知道自己还能有这样的改变。” 刘媛媛笑着说。这场始于“想学会说话”的学习,最终成了她重塑人生的契机,也为更多渴望改变的父母提供了参考:突破自我,永远不晚。
刘媛媛的故事,只是绽放班千万学员的一个缩影,不少学员都像她一样,带着“自我怀疑”而来,带着“自信从容”离开。他们的蜕变故事,不仅展现了中年群体的成长渴望,更折射出父母成长类课程对个人与家庭的深层价值。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