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作者:萌神机动队
观察冯玉祥、西北军这段历史时,笔者不止一次感到,历史是由无数偶然因素堆叠而成。
1930年冯玉祥率所部二十多万大军进驻甘宁青绥诸省,那时西北形势,基本在冯氏掌握之下,然而转眼数年间,竟至大小数路军阀蜂拥而起,尤其二马割据称霸,给西北诸省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
这一切,竟只起源于一个并不是很必要的军事行动。
一、冯玉祥掌控西北
西北诸马,因河西之战给世人留下穷凶极恶、势力雄强的印象,其实诸马在清末民初甚至中原大战之前,都只是一隅之镇将,并没有发展成军阀的机会。
![]()
1924年冯玉祥被奉系势力压迫退出河北,就任西北边防督办,紧接着甘肃督办陆洪涛被手下人逼迫交权,且身患瘫痪无法继续理事,冯玉祥遂兼任甘肃督军。
那时甘肃省范围极大,包括现在的甘肃、青海(一部分)、宁夏以及内蒙古一部分。西北诸马虽然各有势力,但在甘肃省内诸路实力派中,只能勉强立起门户,远未到称霸的地步。
甘肃的势力,此前大致分为八个镇:
宁海镇守使马麒(马步芳之父),地盘约相当于现在后来的青海省。
宁夏镇守使马鸿宾,包括后来的宁夏及内蒙古西部一部分。
甘州镇守使马麟(马麒之弟),今张掖一带。
凉州镇守使马廷勷,今武威一带。
肃州镇守使吴桐仁,今酒泉一带。
河州镇守使裴建准,今甘肃临夏一带。这里是西北诸马的老家。北洋政府刻意安排了一个汉族镇将,意在控制诸马,不过显然没有什么作用。
陇南镇守使孔繁锦,今天水一带,是张兆钾的同盟。
陇东镇守使张兆钾,今平凉一带。
1925年10月,冯玉祥派其大将刘郁芬率第二师一万余人进入甘肃,强行兼并甘肃的甘军第一师,统一管辖甘肃军政。
当时甘肃较有力量的军阀部队,是间接听命于直系军阀但基本独自为政的陇东镇守使张兆钾。张氏受吴佩孚挑唆,乘冯玉祥本部兵马在南口失利时,联合陇南的孔繁锦率兵向西进攻,企图消灭刘郁芬。刘郁芬调集西北军各部拼死抵挡,反而将张兆钾孔繁锦击溃逐出甘肃。
当时马鸿逵所部才一旅之众,受刘郁芬指挥,一度从固原出兵协助作战。
1926年9月,冯玉祥从苏联回国在五原誓师,重新聚集西北军各部,并在李大钊的建议下,制定了“固甘援陕、联晋图豫”的战略方针,将甘肃作为大后方、大本营,实际占据了甘、陕一带,复又进图河南。
1928年,冯玉祥五虎将之一孙连仲率大军进入甘肃。同年9月,国民政府议定析甘肃省,分置甘肃、青海、宁夏三省,孙连仲又率军进入青海。甘肃省由冯玉祥另一大将刘郁芬主持。
刘郁芬、孙连仲都很有手段,掌握甘宁青诸省后,不断扩大部队,死死地压住西北诸马,若是冯玉祥把大本营移驻兰州,进行有效地治理,以他手下数十万大军的实力,西北诸马根本没有崛起的空间,顶多是盘踞偏远边徼之地的部落小霸。
孙连仲进入青海后,积极地与马麒、马麟两兄弟搞好关系,请他们出任省府委员。孙连仲还非常注重入乡随俗,妥善地调处矛盾。麒麟兄弟明面上不好说什么,但又不甘心冯系势力一点点深入青海,于是暗中唆使马子乾起兵讨伐孙连仲。
马子乾是马麟家族成员,当时掌握着青马两个主力旅其中一个。孙连仲手握三个旅的兵力,打马子乾不在话下。孙连仲下令,必须活捉马子乾而不能打死。开战半个月,马旅果然被打败,马子乾也被活捉。但孙部士兵们痛恨马子乾,抓到就当场杀了。孙连仲气的大骂顿,而且亲自给马子乾扶灵,葬于西宁郊外,算是暂时安抚住了马麒兄弟。
若按孙连仲的想法,青海新设之省,其地较为陌生,且麒麟兄弟盘踞多年,实力越过于马鸿宾,必须好好经营,逐步消化马氏势力。他接连开办各种干部培训学校,修筑公路,极力把控制范围向西向南拓展。这也正是麒麟兄弟最害怕的。
![]()
但冯玉祥心不在西北,时时不忘东进中原与义弟蒋介石争夺天下,而只把甘宁青作为出兵出粮的后方基地,这一战略定位上的失误,注定了孙、刘二人无法真正把根扎到西北。
冯玉祥所部势力之所以屡出叛将,势力集结的快崩溃的也快,原因只能归结到冯玉祥本人的文化底蕴较浅,又不善于按现代军事理念治军,更不会治理地方,徒以兵多将广为目标,以一人治全军为能事,其本质与北洋旧军阀并无大的区别,比之阎、桂、蒋系,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二、诸马崛起
先说马鸿逵。
马鸿逵是马千龄一系,马千龄四子:福财、福䘵、福寿、福祥,马鸿逵是福祥之子。马福祥在北洋时代做到绥远都统,向北洋政府推荐其三哥之子马鸿宾担任宁夏镇守使,其子马鸿逵担任第五混成旅旅长。
西北军入宁夏后,马福祥慑于冯玉祥的强大实力,向冯氏摇尾请降,马鸿逵所部调入西北军扩编为一个师,听候冯系大将刘郁芬的调遣。
马福祥在清末和北洋为官多年,因其势力不大(相对青马来说),养成了抱大腿的习惯。马福祥把部队全交给冯玉祥,自己却跑到南京去拜见蒋介石,对蒋大事吹捧,说什么“统一中国,舍介公其谁”,蒋介石恩命他为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
马福祥靠着这些名号,奔走于西北诸马和阎、桂、冯等军阀其间,到处劝和,人称其为“和事佬”。蒋介石又继续委他以高官厚䘵,先后任命他为青岛特别市市长和安徽省主席。
但蒋介石一边用他的名号,一边又暗地里挖他的墙角,任命马鸿宾为新设立的宁夏省主席,而在外带兵的马鸿逵却一无所获,表面上是酬答马福祥父子叔侄的功劳,实际上是进行分化,好牢牢控制住这匹“滑马”,不让他借机开溜返回宁夏当土霸王。
1930年中原大战,冯玉祥打不过蒋介石,遂调青海孙连仲、甘肃刘郁芬两部绝大多数兵力东下,号称胜则到江南组织政府,败则不惜同归于尽。只留少数兵力镇守兰州等地,被诸马乘势而起,占据各地。
马福祥、马鸿逵父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回去却回不成。马鸿逵所部脱离冯玉祥,被蒋介石扩充为第十五路军,辖两个师,部队驻扎在安徽,期间还随国民党中央军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
马鸿逵为人极度贪婪、极度抠门,第四次打鄂豫皖苏军,国民党军优势比较大。马鸿逵便借机大发战争财,他命令部队在战斗中一定要保存实力,绝不能给中央军当炮灰。一旦占领某地,便极其凶残、贪婪地执行三光政策。
马鸿逵凡是行军作战一律不带给养,统统就地掠夺,他的部队所到之处大小牲畜一律带走吃光,当时鄂豫皖正值水稻收割之时,马军连一粒米都不留下。蒋介石虽给马鸿逵拨了10万元军饷,但马鸿逵也不舍得用,只花了一点点钱,用每袋8角钱的极低价格,买了一批1916年袁大头在蚌埠屯积的一批军粮面粉。这批面粉存了十六年之久,全都发黑生虫,食之无法下咽。对自家士兵抠成这样,马鸿逵抠的确实太过分了。
![]()
马鸿逵占领信阳一带后,把持住平汉路截断交通,公然抢掠地方,向过路商旅逼索财产,弄得人烟辐辏、交通繁忙的平汉线居然断了行人商旅,几十里不闻鸡鸣。
马鸿逵残酷、贪婪、下作、无耻超出了底线,连同行的其他国军将领都看不下去。
蒋介石明令申斥马鸿逵剿匪不力,命令中路军副司令刘峙率军将马鸿逵包围起来,双方即将开战。马福祥于重病之中亲到汉口向老蒋求情。正好这时马鸿宾在甘肃当省主席,被冯玉祥旧将雷中田武力扣押,甘宁大乱,马鸿逵自请回乡处理兵变。
此时马福祥病势沉重很快一命呜呼。马鸿逵以热丧之身泣血哀告,蒋介石本也有意派中央军伸入西北,苦于抽不出兵力,于是顺坡下驴,发表马鸿逵为宁夏省主席,并令其把麾下两个师留下一个在豫南镇守,继续围剿红军(红四方面军撤离后,吴焕先重建的红25军仍在坚持战斗)。待其到达宁夏,把马鸿宾手下的一个师交给他。
马鸿逵狡猾无比,哪里会上这种当。他把手下的老弱病残三四千人拼凑起来,充当一个师的番号,另把主力分编为3个旅,于1932年年底乘坐火力北上包头。又从包头步行转向宁夏,终于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乡。
那么马鸿宾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