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侯亚飞/文图
![]()
11月6日,南阳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场监管局专场举行,全面介绍“十四五”期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取得的显著成效。
五年来,南阳市市场监管系统深入贯彻国家、省、市决策部署,以“六个聚焦”推动各项工作落实,统筹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有力支撑南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焦深化改革,营商环境更加优化。全面完成“证照分离”改革,落实10项“高效办成一件事”,企业开办网办率达到90%以上,平均开办时间压缩至4小时以内。推广“一照多址”“容缺承诺办”“公益清算注销”等举措、电子营业执照、电子印章和“企业码”跨行业、跨领域应用。创新“AI+智能审批”模式,设置“智慧审批自助小屋”5个、智慧审批一体机26台,上线“宛市监掌上查”系统,打造“1.5公里办事圈”。自2021年以来,全市实有经营主体数量由65.97万户增长到106.54万户,位居全省第二位。2025年全省首轮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南阳市位居地市最优水平。
聚焦公平竞争,市场秩序更加规范。为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南阳市成立公平竞争审查事务中心,牵头签订豫南四市公平竞争审查跨区域合作协议。通过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反垄断线索排查,依法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同时,加强平台经济、民生及公用事业监管,引导平台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肃查处价格欺诈、不按规定明码标价等行为,并加大医疗、药品、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广告监管力度。“十四五”期间,共清理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审查标准的政策措施166件,查处各类不正当竞争案件154起。
聚焦质量引领,创新动能更加强劲。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不断夯实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基础设施。开展国家级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区域试点,建成河南省艾及艾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9家企业获首批“美豫名品”授权,全省质量考核连续三年获评A等次。开展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提升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转化能力。截至目前,全市有效专利总量已达3.4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突破15.5万件,居全省第三。拥有“南阳艾”“西峡香菇”等地理标志产品23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2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规模突破8亿元。
聚焦四大安全,民生防线更加牢固。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强化源头治理和风险管控,全省食品安全考核连续两年获A等次。加强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的安全监管,强化源头治理,健全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业产品,实施重点监管和监督抽检。完善特种设备安全责任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提升应急处理能力。“十四五”期间,全市“四大安全”形势保持稳定,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聚焦消费维权,市场信心更加提振。畅通和优化12315投诉举报渠道,建立完善“接诉即办”工作机制,加强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发布消费提示警示,提升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开展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探索异地、异店无理由退货,提升线下无理由退货的覆盖面和兑现率。开展“放心消费在中原”、放心消费承诺等系列活动,推动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十四五”期间,共受理消费者诉求67.99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4211.66万元;线下无理由退货企业超1600家,累计退货10.14万件、896 万余元。
聚焦队伍建设,监管能力更加高效。坚持以党建高质量引领市场监管高质量发展,开展市场监管领域行风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加大培训教育和监督力度,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落实包容审慎监管,建立“观察期”制度,推动廉洁政府、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深入融合。开发“一体化智慧监管平台信用标注系统”,完善企业信息公示和信用修复制度。健全以“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为基本手段、以重点监管为补充、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干扰,提高市场监管效率。
下一步,南阳市市场监管系统将进一步深化改革、强化监管、优化服务、守住底线,努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现高效能治理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南阳建设现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贡献市场监管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