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细分龙头+原材料大涨,该公司仍有冲劲!

分享至



编辑|蓝猫

投顾支持 | 于晓明

执业证书编号:A0680622030012

11月10日化工行业集体走强,消息面上,Wind市场监测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1月7日,六氟磷酸锂价格从6.1万元/吨迅速拉升至12.15万元/吨,创下近期新高。中信证券近期研报表示,化工板块目前主要围绕三大主线进行交易:一是储能需求带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上游锂电等材料供需格局有望重塑;二是化工“反内卷”持续加码,多行业发起行业自律,化工品价格有望底部回暖;三是化工品行业自身高景气,主营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长。今天带来一只化工行业细分龙头,一起看看背后的起爆逻辑。

投资亮点:

1、近5个月上涨78%。

2、此前公司发布2025年三季报。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5.42亿元,同比增长4.77%;实现归母净利润8.69亿元,同比增长16.53%。

3、公司是一家集PTA、聚酯、涤纶纺丝、加弹、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大型股份制上市企业。

4、公司构建了“PTA—聚酯—纺丝—加弹”全产业链一体化格局,具有规模效应与成本控制优势。同时,新凤鸣依托国家级研发平台,通过行业唯一的“凤平台”工业互联网系统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化工行业产业链解析

化工行业产业链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化工制品及下游应用领域三大环节,各环节紧密联动形成完整产业生态。上游主要为石油、天然气、煤炭、矿石等基础原料,通过开采与初步加工为中游提供石脑油、甲醇、乙烯等核心中间体,此环节受国际能源价格与资源禀赋影响显著;中游是产业链的核心转化层,将中间体经裂解、聚合、合成等工艺生产出塑料、橡胶、化纤、涂料、化肥等基础及精细化工产品,技术水平与生产规模决定行业竞争力;下游则广泛渗透至房地产、汽车、电子、纺织、农业、医药等终端领域,产品需求与宏观经济及各细分市场景气度高度相关。整体来看,产业链呈现“上游资源依赖、中游技术密集、下游需求导向”的特点,各环节的成本传导与供需变化共同推动行业动态发展。

化工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绿色低碳方面,循环经济模式加速落地,如上海化工区通过“吃干榨净”模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与物料管廊互供,大幅降低能耗与排放;同时生物基材料、可降解塑料等环保产品占比持续提升。高端化转型成为核心驱动力,以璞烯晶超高纯高分子量聚乙烯项目为代表,国内企业突破催化剂、聚合工艺等技术壁垒,在锂电隔膜、半导体滤材等关键材料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填补产业链短板。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重塑生产模式,AI优化工艺参数、物联网实现设备技术广泛应用,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一致性。此外,产业向化工园区集聚趋势明显,通过完善产业链配套与共享基础设施,降低运营成本,增强整体竞争力,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向创新驱动、绿色高效转变。

化工板块重点关注三大主线

2025年化工行业仍处于周期下行后的磨底阶段,整体业绩呈现"同比下滑但环比边际改善"的特征。前三季度化工行业整体实现营业收入4.8万亿元,同比下滑5%;归母净利润1497亿元,同比下滑3%。其中Q3单季度表现尤为关键:实现营业收入1.63万亿元,同比下滑4.9%,环比提升2.7%;归母净利润481亿元,同比大幅提高27.4%,环比仅下滑0.6%,显示下游需求修复已开始对行业产生正向拉动,但整体复苏力度仍显温和。

当前化工板块投资逻辑围绕"周期磨底弹性+成长赛道红利"展开,重点推荐三大主线:

主线一:周期磨底中的弹性品种

关注具备涨价能力及低估值优势的板块,重点包括:抗风险属性较强的农化(农药、钾肥)、添加剂板块;供需格局有望改善的反内卷品种(有机硅、涤纶长丝、己内酰胺)。此类板块短期受益于产品价格修复,长期具备估值切换空间。

主线二:新能源及科技驱动的成长赛道

AI、人形机器人、固态电池等产业技术突破催生上游材料需求,重点推荐:储能锂电材料(六氟磷酸锂、磷酸铁锂)、AI材料、人形机器人核心材料、生物能源(UCO-HVO-SAF产业链,受益于《碳达峰碳中和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政策推动)。

主线三:高景气延续的细分龙头

聚焦供需格局稳定、政策红利持续的板块,如氟化工、玻纤、制冷剂等,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壁垒和规模优势,有望持续享受行业高景气红利。

公司创办于2000年,现已发展成为集聚酯、涤纶纺丝、加弹、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大型股份制企业,下设中欣化纤、中驰化纤、中辰化纤、进出口公司等多家子公司,拥有省级技术研究院——浙江新凤鸣化纤研究院、院士工作站等科研机构。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