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茌平区贾寨镇:培树婚俗改革新风尚 塑造乡风文明新标杆

0
分享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崔宇晴 通讯员 王昕

在贾寨镇小王庄村的街巷间,一幅幅婚俗文化墙绘成为乡村新景,从“备婚礼数”的流程梳理到“婚庆安排”的文明指引,从“反对高价彩礼”的标语到“简约婚礼场景”的图案,曾经让村民犯难的婚俗问题,如今上墙可见、一目了然。路过村民或驻足观看,或拍照留存,这一面面“会说话”的文化墙,正是贾寨镇以婚俗文化小镇为核心,推进移风易俗的生动写照,让文明婚俗在烟火气中扎根生长。


从“墙上观礼”到“集市宣讲”,婚俗新风吹入人心

“以前办喜事,光琢磨流程就愁坏了,生怕漏项失礼。现在出门看墙绘,步骤写得明明白白,心里踏实多了!”小王庄村村民贾大娘的话,道出了文化墙绘的实用价值。贾寨镇将传统婚俗精华以图文形式上墙,使订婚、会亲家、结婚等重要环节一目了然。下一步,贾寨镇计划利用闲置院落打造3个不同年代风格的婚俗主题展馆,通过老物件、装饰品等实物,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婚俗文化的变迁。这种“看得见、听得懂、学得会”的宣教方式,让婚俗改革在春风化雨中深入人心。


为扩大宣传覆盖面,贾寨镇依托“运河大集”开展“婚俗新风吹大地 文明迎亲赶大集”活动。热闹集市中,文明迎亲队带来锣鼓、秧歌展演,志愿者穿梭摊位间发放移风易俗宣传单,用“拉家常”方式讲解婚事新办好处。群众一边选商品、看演出,一边听讲解,不少人主动咨询文明迎亲预约方式,让宣传从“定点”变为“流动”,覆盖更多村民。

从“志愿迎亲”到“礼包送喜”,婚事新办更有温度

2023年起,贾寨镇联合民政部门制定《贾寨镇红白事新办倡议书》,明确“八反对、八提倡”标准,特别针对婚事提出“反对高价彩礼、恶俗婚闹,提倡简约结亲、文明高雅”。组建5支文明迎亲队,购置花轿、锣鼓、秧歌服等设备,迎亲队下设锣鼓、喜轿志愿小队,成员由青年志愿者、爱心企业婚庆人员、村两委成员组成,群众可通过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预约服务。


文明迎亲队创新“传统+现代”服务模式,传统方案融入舞狮、秧歌等元素,用花轿接送新人;现代方案设计“自行车迎亲”“徒步迎亲”,搭配专属音乐定制。今年9月,贾寨镇创新组建“贾”有喜事服务团,开展“移风易俗送喜”专项活动,为新人送上寓意深刻的“文明新风大礼包”——内含传递祝福的非遗手工剪纸、印着“文明婚俗”标语的定制水杯、围裙,让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截至目前,已开展服务40余次,发动志愿者210余人次,举办文明婚礼20余场,为50余个家庭节省成本40余万元。

从“红白理事会”到“积分激励”,机制保障长效传承

在贾寨新村后村新郎张桂刚的婚礼上,红白理事会全程跟进,确保婚礼既热闹又文明,赢得了村民认可。贾寨镇在各新村建立“新村-网格支部”两级红白理事会,由村两委成员、老党员、乡贤担任成员,负责婚丧事宜指导、监督与服务,做到“群众有需求,理事会主动对接”。


为提高参与积极性,贾寨镇建立“承诺-监督-激励”机制,村民办婚事前需提交《移风易俗承诺书》,承诺遵守新办标准,理事会全程监督落实,对主动简办、参与文明迎亲的家庭,给予积分奖励,可在“积分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同时,将移风易俗与“道德模范”“文明家庭”评选及党员积分量化挂钩,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今年以来,全镇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85份,简办丧事12场,有效破除了“讲排场、挣面子”等不良风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齐鲁壹点 incentive-icons
齐鲁壹点
找记者,上壹点!
590911文章数 8241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