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刚刚修复好“近视”问题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将其镜头对准了距离我们地球大约6500光年的巨蛇座,具体来说是鹰状星云的心脏地带。
![]()
当照片传回地球,整个天文学界乃至全世界都为之震撼,我们所看到的,是三根如同史前巨兽“象鼻”一样的柱子,从一片弥漫的气体中拔地而起,庄严地耸立在无垠的宇宙空间中,它们不是固态的“柱子”,事实上它们均是由极其寒冷、浓厚的星际气体以及微小的尘埃颗粒所构成的巨大云团。
![]()
其中最长的一根,从底部到“指尖”长度可达5光年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光从我们太阳的邻居比邻星出发,抵达地球也才需要4.2年,这意味着这根“柱子”的长度,比我们与最近恒星的距离还要长。
![]()
从地球上看,创生之柱只是鹰状星云内部一个非常小的、正在经历剧烈活动的区域,由于其形状异常独特,且构图完美,它迅速“出圈”,成为了天文的象征,不管是天文学的资深研究者,还是从未接触过天文的普通人,他们的目光都会被这幅“创生之柱”的图像给深深地吸引住,常年被评为“哈勃十大经典照片”之首。
![]()
这三根巨大的柱子,就宛如一个“恒星的制造厂”,一个正在孵化数不胜数新生恒星的宇宙“育儿所”,从这幅由哈勃拍摄、后经科学渲染的图像里,我们能“读”出它的化学成分:绿色的是氢元素与氮元素,蓝色的是氧元素,而红色的则是硫元素。
![]()
假如你能缩小到原子尺度,置身于这些柱子的内部,你将迷失在比地球上最浓的雾气还要浓密亿万倍的分子云中,在这里你将目睹到成百上千颗“婴儿恒星”的诞生过程。
在这些浓厚的分子云元素中,某些区域的密度会稍高一点,引力的作用使得这些“结块”开始“扎堆地聚集起来”,它们就像宇宙中的“吸尘器”,不断地将周围的气体和尘埃吸附到自己身上,质量越来越大,引力也越来越强,形成了一个正向循环。
![]()
当这个“结块”的核心质量足够大,其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会飙升到数百万摄氏度,在某个临界点,核心会被点燃,氢原子的核聚变开始了,一颗全新的恒星就此诞生,开始向外发光发热,太阳在46亿年前,也是在与此相似的场景中形成的。
在鹰状星云中,有一批更早诞生的、极其炽热、巨大的蓝色O型和B型恒星,这些“恒星巨兽”正释放着毁灭性的紫外线辐射和强劲的“星风”。
![]()
是这场“辐射风暴”在猛烈地“吹拂”和“蒸发”周围的星云,而这三根“柱子”,正是星云中密度最高、最顽固的部分。它们像激流中的巨石,暂时抵挡住了侵蚀,并在它们的“阴影”中,为那些新生的“婴儿恒星”提供了最后的庇护所。
2022年10月。由NASA、欧洲空间局(ESA)以及加拿大航天局(CSA)联合研制的、有史以来性能最强悍、造价最高昂的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将它那金色的巨眼对准了这里。
![]()
在韦伯的视野里,哈勃照片中那些厚重、不透明的柱子,变得如同幽灵的触手一般,呈现出半透明的、烟雾缭绕的质感,而真正的“主角”,是那些隐藏在柱子内部的、正在发育中的年轻恒星。它们在哈勃的图像中完全不可见,但在韦伯的红外镜头下,它们如同燃烧的余烬,以鲜艳的红色“点亮”了柱子的内部和顶端。
![]()
早在韦伯之前,斯皮策空间望远镜就已经对这片区域进行了观测,斯皮策观测的是波长更长的“远红外”,它更擅长捕捉“热量”,斯皮策的观测证据表明,在“创生之柱”的前方,有一片极其炙热的、正在翻滚的尘埃冲击波。
![]()
这颗大质量恒星,在它生命的尽头发生了剧烈的爆炸,这场爆炸释放了难以想象的能量,其冲击波正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度,席卷整个鹰状星云,根据斯皮策望远镜的数据推算,这场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应该早在6000年前,就已经抵达了“创生之柱”所在的位置,并将它们彻底摧毁了。
![]()
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那宏伟且震撼的“创生之柱”造型,实际上早就已经不复存在了,这个事实之所以成立,是因为“光速”是有限的,“创生之柱”距离我们地球有6500光年,那场发生在6000年前的“毁灭事件”,它所发出的“光”,在宇宙中才刚刚旅行了6000年,距离地球还差至少500年的路程。
![]()
我们现在用哈勃和韦伯所拍摄到的,是“创生之柱”在6500年前的样子,那时它还完好无损,还在努力地制造恒星。
![]()
大约在500年后,如果人类文明还在延续,我们的后代天文学家将会观测到一场“新”的超新星在鹰状星云中亮起,在那之后不久,他们将亲眼目睹这三根巨柱,在我们眼前,被冲击波一点点地瓦解、吹散,最终消失在宇宙的黑暗中。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