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11月10日电 创新工场与研发中心星罗棋布,智能装备、信息安全等产业集群蓬勃兴起,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北上枢纽的合川,创新活力奔涌,勾勒着产城融合、惠民安商的幸福图景。
近日,在重庆金融监管局的组织下,重庆市银行业协会、重庆市保险行业协会携手多家在渝主流媒体走进合川,实地感受金融机构助力合川产业升级与民生保障协同共进、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链式赋能
助力科创企业集群发展
秋日的合川工业园区内,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
重庆金同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同成科技”)的自动化生产线上,新型轻量化汽车塑料配件正以每分钟12件的速度下线,这些产品将直接发往赛力斯、长安等头部新能源车企。
“多亏银行三天内放款的500万元信用贷款,让我们抢在主机厂新品上市前完成了模具开发。”公司负责人指着车间内新投产的智能注塑机感慨道。
![]()
银行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向诗佳摄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背景下,汽车塑料配件行业呈现“技术为王、配套为基”的竞争格局。金同成科技作为典型科创企业,成立初期面临“三重困境”:轻资产运营导致融资渠道狭窄,研发投入大形成资金缺口,进入主机厂供应链体系门槛高。
“2021年,企业因研发新型结构件遭遇资金短缺。”工商银行重庆合川支行副行长覃卫星提及,了解情况后,基于其纳税及开票数据,该行创新推出200万元循环授信流动资金贷款,利率优惠1个百分点,保障技术研发连续性。
“银行不仅给钱,更给‘智’。”企业财务总监回忆,2024年冲击“专精特新”资质期间,工商银行重庆合川支行组建专业团队协助梳理知识产权台账,最终以500万元信用授信助力产能升级。
如今,金同成科技已拥有9项专利,进入3家头部车企供应链,2024年营收突破7000万元,较合作初期增长3倍。
在合川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版图中,金融支持正从“输血”转向“造血”。
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的转型故事颇具代表性:这家传统发动机缸盖制造商,2023年向新能源领域转型时遭遇流动资金短缺。
中国银行重庆合川支行组建专班走访,核定750万元授信总量,精准解决资金难题。近期,基于其120项专利、14条商标信息及瞪羚企业资质,将授信总量从750万元提升至1000万元,并给予LPR基准利率下浮优惠,助力企业稳健发展。
2024年,重庆红亿机械有限公司产值同比增长80%,为赛力斯等提供新能源混动配件,带动就业人数从200余人。
“金融支持不是简单的贷款投放,而是要构建产业-创新-金融融合发展生态。”建设银行重庆合川支行行长杨凌介绍,重庆安瑞光电有限公司作为三安光电集团旗下重庆生产基地,是渝西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的核心企业。
针对重庆安瑞光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瑞光电”)产业链特征,建设银行重庆合川支行运用“渝链通”科创评价数字工具,为企业精准授信5000万元,并通过“流贷+银承+供应链”三重赋能,运用核心企业信用传导,使链属企业融资成本下降20%。
目前,安瑞光电作为渝西地区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核心企业,其生产的LED车灯占据西南市场35%份额。在集团层面,建设银行与三安光电建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累计提供综合金融服务超35亿元,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协同共进。
三家科技企业的发展,是合川区金融机构服务实体经济的缩影。通过陪伴企业成长,金融机构形成了汽车零部件行业“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全周期金融服务方案。
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川监管分局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辖区金融机构支持科技型企业贷款发放1735笔、金额76.25亿元,贷款余额113.65亿元。
保险创新
筑牢民生与安全防线
在老龄化加速、乡村振兴双重背景下,合川区以商业保险为支点,以风险减量为路径,构建起“银龄保障+乡村安全”的双轮驱动模式,为民生福祉与区域发展注入金融动能。
合川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比达27.1%,传统养老保障体系对意外风险的覆盖存在明显短板。
2025年4月,铜溪镇皂角村92岁的王受珍因意外摔伤住院,面对高额医疗费用一筹莫展。幸运的是,其参保的中国人寿老年人意外险迅速启动理赔,不到一天时间即赔付5000余元,成为“一天内赔付”的典型案例。
中国人寿寿险重庆市合川区支公司副总经理杨丛瑞介绍,该公司创新推出的老年人意外险项目,保费50元,将投保年龄放宽至50岁及以上且不设上限,意外医疗保额提升至6000元,并针对老年人骨折高发问题增设专项责任。
同时,该项目通过“线上+线下”立体化服务网络实现精准触达:依托村(社区)办公室卫生室设立便民服务点,通过中国人寿寿险APP实现自助理赔,针对留守老人开展“一对一”上门服务。通过老年人意外保险项目的推广,有效缓解了“因意外致贫”问题。
截至2025年9月底,该项目已承保超2.5万人,提供风险保障15.8亿元,覆盖合川区乡镇全域,最高参保年龄达百岁。“通过‘低保费、广覆盖、高保障’的设计,让保险真正成为老年人生活的‘安全垫’。”杨丛瑞说。
当银龄保障网越织越密时,另一张乡村平安路网也在悄然延伸。
合川区幅员辽阔,农村公路占比高,机动车保有量超45万辆。2025年1 - 9月,平安产险合川支公司处理车险报案4597笔,其中人伤案件占比达29.7%,农村公路事故隐患突出。
“我们不能只做‘赔付者’,更要当‘预防者’。”平安财险合川支公司总经理王啸称。在《农村公路条例》指引下,2025年该公司启动“红绿灯”道路安全风险减量公益行动,以“硬件升级 + 宣教引导”双管齐下,系统性降低事故率。
硬件升级方面,行动基于车险理赔大数据绘制“事故热力图”,在合川区投入4.2万元改造小正路口、官钱路等11个点位红绿灯、爆闪灯、减速带、防护栏等设施。
改造后,小正路口、官钱路涉人伤事故“零发生”,全区整体事故量同比下降50%,合川辖区4个路段改造后涉人事故量也同比下降50%。
该项目还创新采用“保险 + 科技 + 服务”模式: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道路风险,建立高风险点位数据库;联合交管部门开发驾驶员安全培训课程,覆盖超3万名农村驾驶员;建立“事前预防-事中干预-事后补偿”的全流程管理体系。
目前,该项目已形成可复制模式,截至2025年10月,平安产险重庆分公司已与重庆14个区县对接,锁定116个高风险点位,首批投入73万元升级道路设施,后续将覆盖更多区域,形成“政府主导、保险助力、群众参与”的乡村道路治理新范式。
共建共治
打造协同共治新格局
“真是太方便了!”在白鹿山社区“红金渝”金融网格驿站办好第三代社保卡金融功能激活的王阿姨,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
为打通服务居民的“最后一公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合川分行主动将服务窗口前移,组成专业服务小组深入白鹿山社区金融网格驿站,为居民提供社保卡“一站式”便民服务。
![]()
白鹿山社区金融网格驿站。向诗佳摄
白鹿山社区金融网格驿站是当地构建“政银协同、社区共振、群众同治”金融服务新格局的缩影。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合川监管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富运介绍,该分局以其驻地所在的合川区南津街街道作为试点首选地,先行签订共建协议,后逐步拓展至铜梁、潼南等区,并由区委组织部、社会工作部、区金融办等单位指导,依照“属地就近就便原则”,为5个镇街21个村社选派金融网格员966名,试点社区金融网格员覆盖率达100%。
依托金融网格驿站,银行保险机构积极融入社区开展各类活动。比如:重庆农商行合川分行针对老年人聚集场所,开展反诈宣传10余次;农行重庆合川支行还通过社区公示栏扩大金融网格员影响力。
在金融服务直达市场主体方面,2024年5月以来,辖区银行通过“普惠金融宣传月”“千企万户大走访”等活动,试点区域开展1000余次宣传活动,走访市场主体4000余个,发放贷款近4亿元。
在防非打非和金融纠纷化解方面,银行保险机构联合社区防范和打击非法金融活动,2024年5月以来识别诈骗事件90件次,挽损509.48万元;推动110件次金融纠纷在网格内就地化解,涉及金额1090.25万元。
如今,合川在金融助力下,产业升级蹄疾步稳,民生保障坚实有力,协同共治成效斐然。从科创企业的茁壮成长,到民生保险的贴心守护,金融活水正源源不断滋养着这片创新热土。(胡虹、向诗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