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向善而为,包容共生!这场志愿助残演讲大赛燃动全国

0
分享至


李映/摄(下同)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晓慧 北京报道

历时近十个月的预赛、复赛、决赛三个阶段,全国志愿助残演讲大赛终于落下帷幕。

11月8日,由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与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首届全国志愿助残演讲比赛决赛在京举行。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社会委副主任委员谭天星,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张静之,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播音指导敬一丹出席活动。

本次大赛,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残疾人事业和志愿服务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新时代志愿服务体系的意见》精神,以“志愿助残阳光行动”为主题,聚焦《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目标任务,为志愿助残事业注入强劲精神动能。

大赛以声音为桥,以爱心为炬,奏响了新时代“志愿助残阳光行动”的动人乐章。



多轮角逐,传递志愿助残精神

志愿助残服务是残疾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社会关爱、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

“志愿助残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举办此次全国志愿助残演讲比赛,是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践行社会责任的一次重要实践,更是对志愿服务精神的一次深情礼赞。”张静之在致辞中表示,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让更多人听见助残故事里的坚守与感动。那些跨越山海的帮扶、不分昼夜的陪伴、薪火相传的善意,都值得被铭记被传颂;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让更多人看见残疾人群体的坚韧与才华。

志愿助残不是孤立的行动,而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公益组织既要做爱心的传递者,更要做社会责任的担当者,既要搭建帮扶的桥梁,更要构建包容的生态。

据记者了解,本次大赛自2月18日实施方案公布以来,便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截至3月31日,报名人数达1830人,选手中涵盖党员、团员、少先队员及民主党派人士,涉及近20个少数民族,近百家单位组织集体参与,全民助残的浓厚氛围在全国范围内持续升温。历经多轮角逐,赛事从初赛1100名选手的视频比拼中筛选出60名佼佼者,再经8月21日至23日上海诺宝中心的线下复赛,最终30名选手脱颖而出晋级决赛。

决赛现场暖意融融,社会各界观众满怀热忱汇聚一堂,共同见证这场以爱为名的盛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在30名决赛选手的讲述中愈发鲜明。他们挖掘真实助残故事,分享志愿服务中的坚守与感动,既展现了助残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与实践成果,也传递着向上向善的社会力量。

经过紧张激烈地角逐,参赛选手精彩的表现赢得现场观众一阵阵的掌声,最终,在华商律所的监督和北京市方圆公证处公证下,“金银铜榜”名花各有其主,爱心奉献组织单位也获得了主办方的嘉许。感动、感激、感恩汇聚成最动人的奋斗、奋发、奋进的主旋律,成为凝聚社会各界力量的团结进行曲。

为让更多人感受志愿助残的温暖力量,组委会为30名晋级选手精心制作宣传短视频,通过个人社交媒体矩阵与主办单位官方平台联动推广,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公众号、星云文化教育公益基金会抖音平台同步传播,让一个个助残故事走进千家万户。

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签名赠书环节,敬一丹将她的新作《走过》赠予参赛选手与残疾人作家班学员,让知识与爱心一同传递。

志愿助残,凝聚磅礴力量

比赛间隙,评委讨论评判的时段同样精彩纷呈。第五届全国残疾人作家培训班举行结业式;大厂评剧团艺术家倾情助演,带来非遗传承的经典节目,用真挚的表演展现生命的韧性与力量。舞台上下,演讲的深情、嘉许的激动、表演的热忱、残疾人作家班学员的感悟互相交织,掌声与感动共鸣,构成了一幅“残健共融、大爱同行”的生动画卷。

吕世明在讲话中深情地说,这是一场满载感动的精神盛宴,更是一次凝聚共识的公益实践。从各地选拔到全国总决赛,我们看到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参赛选手,有深耕助残一线数十年的资深志愿者,有初入公益领域的青年力量,有公共服务行业的爱心使者,有为无障碍保驾护航的公益诉讼检察官,有与残疾人朋友朝夕相伴的社区工作者,也有新生代红领巾少先队员……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着直抵人心的力量;没有华丽辞藻的修饰,却有着打动灵魂的温度。

志愿助残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融入日常的行动;志愿服务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向奔赴的成长。这场盛会是对“十四五”志愿助残最好的总结,也是面向“十五五”志愿助残的启航动员。通过演讲大赛,发掘了一批优秀的志愿榜样,传播了先进的助残理念,凝聚了更广泛的社会力量,为“十五五”志愿助残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初冬暖阳和煦,生命力量蓬勃。此次大赛的举办,终将凝聚更多向善微光,感召万千人加入志愿助残行列,让“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在华夏大地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责任编辑:周南 主编:文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华夏时报 incentive-icons
华夏时报
华夏时报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采编发布服务资质,由华夏时报社运营。
79604文章数 28300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