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文心 编|刘双霞
近日,滴普科技正式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成为港股市场“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第一股”。其上市首日股价飙涨超111%,截至11月7日,以每股69.600港元收盘。公开发售获7569.83倍超额认购,成为今年港股主板IPO“超购王”,市场对企业级AI赛道强烈看好。
作为第五家18C特专科技公司,滴普科技填补了港股该细分赛道的空白。在其光鲜的资本市场首秀背后,这家成立七年的AI企业展现了一条高增长与高亏损并存的独特发展路径。
1.股价暴涨背后
滴普科技上市首日表现堪称惊艳。10月28日,滴普科技开盘价报56.5港元,较发行价26.66港元暴涨111.93%,公司总市值随之攀升至184.5亿港元。股价盘中一度飙升至59.6港元,涨幅超过123%。
市场认购热情空前高涨,滴普科技公开发售阶段获得了7569.83倍的超额认购,合计共23.9万人参与认购,冻结资金2721亿港元,荣登港交所主板史上超购第一名。
然而,在这番资本狂欢背后,滴普科技的财务基本面却呈现另一番景象。
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收从1.00亿元增长至2.43亿元,三年复合增长率达55.5%;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增118.4%至1.32亿元。但同期公司年内亏损分别高达6.55亿元、5.03亿元和12.55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达24亿元。
对于2024年的大额亏损,滴普科技解释与股份支付开支和附有优先权的股份公允价值变动等因素有关。但即便剔除这些因素,公司的经营亏损依然可观。
更令人担忧的是公司的现金流状况。截至2024年末,滴普科技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仅剩2.08亿元,同时面临着高达40.99亿元的流动负债总额,净负债达36.76亿元。对于一家依赖研发和营销推动增长的人工智能企业而言,这样的现金流状况可能难以支撑其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持续保持优势。
2.商业模式创新与盈利困局
滴普科技构建了以“FastData+FastAGI”为核心的双引擎驱动模式。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专注于数据治理,基于公司自有的FastData Foil数据融合平台,能够将企业客户的多模态数据实现标准化统一治理。
而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则基于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为各行各业的企业客户提供多场景的Agentic人工智能应用。
2025年上半年,FastAGI业务线收入达7307万元,同比增长191.04%,占总营收比重升至55.3%,首次超过FastData解决方案,成为公司新的增长引擎。这一收入结构变化标志着滴普科技已成功从数据服务商向AI应用提供商转型。
这种转型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盈利困局。
尽管公司毛利率从2022年的29.4%持续跃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55.0%,但经调整净亏损率仍达39.5%。 FastAGI解决方案虽然增长迅速,但当前规模仍然较小,难以承担盈利结构的重任。
而传统的FastData解决方案,尽管收入占比较高,但依赖高度定制化、项目周期长,整体盈利能力有限。
这种“产品+服务”的重度定制化模式,虽然更符合中国企业的需求特点,却也导致项目交付成本高企。2022-2024年,滴普科技现场部署成本在销售成本中的占比分别为60.3%、50.6%、43.0%,尽管呈现下降趋势,但仍占据相当大比重。
3.黄金赛道下的生存考验
尽管坐拥高速增长的蓝海市场,滴普科技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沙利文报告显示,中国企业级大模型AI应用解决方案市场规模预计从2024年的58亿元增长至2029年的52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5.5%。滴普科技在这一市场中排名第五,市场份额为4.2%。
然而,市场竞争正在加剧。对比Top4公司(据招股书信息推断依次为百度、科大讯飞、阿里巴巴、商汤)市占率为11%、9.7%、7.3%、6.9%。
在专业层,商汤、旷视、第四范式等在计算机视觉、决策AI等领域深耕多年的技术积累和品牌认知,形成强大竞争壁垒。
底层则面临金蝶、用友等传统SaaS厂商正加速嵌入AI能力,它们具备滴普科技所没有的客户基础和业务理解。
盈利难题是滴普科技必须跨越的另一道门槛。随着营收规模扩大,公司经调整净亏损率已从2022年的222.9%大幅减至2024年的39.7%,2025年上半年为39.5%,但要实现盈亏平衡,仍需持续优化成本结构并提升运营效率。
2022-2024年,滴普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9420万元、8230万元和8140万元,研发费用率从2022年的93.7%下降至2024年的33.5%。如何在保持技术领先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研发投入的效率,将是公司面临的重要课题。
此外,公司内部管理的不稳定也为运营效率蒙上了阴影。2022年,有媒体报道称公司存在外包、裁员、管理混乱等问题。尽管这些说法未经官方回应,但天眼查显示,滴普科技相关联的成员企业中,已有7家被注销。同时,招股书披露的研发人员数量与公司参保员工人数之间的巨大差异,也引发了外界对其用工合规性的质疑。
滴普科技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的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该公司2024年缴纳社保的人数为0。
然而,根据滴普科技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说明书,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的员工总数约为323人,其中研发团队有143人。
对于社保缴纳人数为0的疑问,滴普科技在招股书中可能将其归因于子公司负责为员工缴纳社保。有分析指出,截至2024年末,滴普科技分支机构的参保人数为26人。如果这一情况属实,那么母公司层面社保缴纳人数为0有其解释,但仍有大量员工(接近300人)的社保缴纳情况未得到明确说明,这确实是外界关注其用工合规性的焦点。
随着上市资本的注入,滴普科技能否凭借其“全栈技术闭环+商业化实证”的双重优势,从中国企业级AI领军者成长为全球行业标杆,取决于它能否有效应对高亏损、激烈竞争与盈利路径不明的三重挑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