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已开始成规模批量出售房产。近期,多家银行尤其是各大城市的农信银行,正持续挂牌出售房产标的。
2024年8月以来,广东农信系统挂牌出售的房产标的达12386个;
2024年11月以来,四川农信系统出售的房产标的数量超2.4万个;
辽宁农信系统挂牌直售的房产标的超1.1万个,贵州农信系统有9539个。
仿佛一夜之间,各大城市的农信系统纷纷开启房产直售模式,这些房产无需经过中介,可直接办理过户。需要明确的是,这些房产并非银行此前为炒房囤积,而是业主抵押给银行的资产。
![]()
如今业主无力还贷出现违约,这些房产便成为银行的不良资产。银行剥离产权后,将其转化为产权手续清晰的房产再行出售,本质上就是断供房处置。
银行未选择法拍而是收回产权直接出售,这一现象足以说明当前断供房数量正持续增多,否则银行不会急于推出直售模式。
此前,银行面对断供房多采用正常法拍流程,但法拍房存在明显短板:回款速度慢、出售难度大。对购房者而言,购买法拍房不能仅图价格便宜,还需担忧产权纠纷、租赁纠纷等一系列问题。
加之当前法拍房数量较多,市场竞争压力较大。相比之下,银行直售房产产权更清晰,且售价通常低于市场价20%-30%,回款效率更高。
银行急于处置这些不良资产,核心原因是住房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国有六大行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全部上升。
![]()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的个人住房不良贷款率,较2024年末分别增加0.13、0.04、0.13、0.17、0.13及0.09个百分点。
这还仅为国有六大行的情况,众多农信银行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增长更为显著。例如,贵州银行上半年整体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上升0.12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上升0.7个百分点至1.75%。
青农银行虽然整体不良贷款率呈下行趋势,但房地产业不良贷款率较去年末提升14.15个百分点,达到21.32%。因此,银行当前处置不良资产的动力极强。
从另一角度看,这一局面的出现,根源在于近年来房地产行业持续下行。许多城市的房价较高峰时期下跌30%-40%已成常态,下跌50%-60%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此前还有相关热搜显示,如今不少人卖房需要贴钱才能成交,因为房子已沦为负资产。当前售价远低于当初的贷款金额,业主需先还清高额贷款才能卖房,若差价过大,多数人难以承担。
同时,业主无力支付月供,便会产生断供现象。有人认为这是房价下跌的危害,主张不能再让房价下跌,但事实恰恰相反。
![]()
这并非房价下跌本身的问题,而是过去炒房过热、房价泡沫过大导致的必然结果。房地产的本质是债务,且这些债务需持续转移,由居民端加杠杆承接。
但居民收入增长速度与房价上涨速度并不成正比,泡沫必然会破裂。因此,问题不在于房价下跌,而在于此前房价上涨过高。
当下购房者必须衡量自身债务承受能力,收入未必能持续增长,未来也并非所有城市的房价都能保持上涨态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